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课堂教学实录2» 正文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课堂教学实录2

[02-26 16:09:32]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高一语文必修二   阅读:68688

概要:师 为什么说一幅多哥的风景画就说明有种邪恶的东西呢?生 课文下面的注释说多哥“位于非洲西部,1884年沦为德国殖民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法出兵占领多哥。战后,国际联盟正式承认英、法的‘委任’统治权。希特勒企图恢复德国的殖民地,故在当时学校中挂多哥的风景画,对学生进行殖民主义宣传”。师 很好。看来,我们阅读文章,别忘了联系注释。有时一个小小的注释,就能使我们拨云见日,豁然开朗。还有吗?生 我想在他所说的基础上再补充一个地方。“而且可以肯定,一时心血来潮在香蕉上写上‘多哥万岁!’的不会就是我一个。”这就说明,殖民主义宣传毒害了一大批年轻学生。【多媒体课件显示德式学校校舍图。】师 补充得好。通过大家刚才的发言,我们对文章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有了一个较准确的把握。下面,我们来了解这篇文章的情节。所谓情节,是指小说中用于表现人物性格发展变化的事情,它既是生活片断的有机剪辑,又是小说中矛盾冲突发生、展开、发展的过程。引人入深的情节和尖锐紧张的矛盾冲突最能凸现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而人物性格的变化发展往往又是在情节的推进中逐步完成的,所以把握情节能为人物形象的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课堂教学实录2,标签:高一语文必修二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师 为什么说一幅多哥的风景画就说明有种邪恶的东西呢?

生 课文下面的注释说多哥“位于非洲西部,1884年沦为德国殖民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法出兵占领多哥。战后,国际联盟正式承认英、法的‘委任’统治权。希特勒企图恢复德国的殖民地,故在当时学校中挂多哥的风景画,对学生进行殖民主义宣传”。

师 很好。看来,我们阅读文章,别忘了联系注释。有时一个小小的注释,就能使我们拨云见日,豁然开朗。还有吗?

生 我想在他所说的基础上再补充一个地方。“而且可以肯定,一时心血来潮在香蕉上写上‘多哥万岁!’的不会就是我一个。”这就说明,殖民主义宣传毒害了一大批年轻学生。

【多媒体课件显示德式学校校舍图。】

师 补充得好。通过大家刚才的发言,我们对文章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有了一个较准确的把握。下面,我们来了解这篇文章的情节。所谓情节,是指小说中用于表现人物性格发展变化的事情,它既是生活片断的有机剪辑,又是小说中矛盾冲突发生、展开、发展的过程。引人入深的情节和尖锐紧张的矛盾冲突最能凸现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而人物性格的变化发展往往又是在情节的推进中逐步完成的,所以把握情节能为人物形象的分析提供依据。那这篇文章故事情节的开端是什么?

生 开端是“我”负伤到了伤兵医院后,被抬进美术教室。

师 那故事情节的发展呢?

生 “我”怀疑伤兵医院是三个月前自己就读的学校改建的。

师 那么,结局就是——

生 “我”终于认出手术室就是自己读书的教室。

师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如何表达?

生 就是一个德国伤兵,当然也是一个学生,始终想知道自己究竟在什么地方。

师 你一下子就抓住了情节最为核心的内容。这篇文章的情节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悬念丛生。你能结合文章说说吗?

生 文章一开始提到“死人”,而我属于“其他人”,那“其他人”是什么人?

生 “没等担架拐上第二道楼梯,我就看见了小型阵亡将士纪念碑。碑顶有个很大的金色铁十字架和月桂花环石雕。”为什么在一个布置了很多文化名人的地方却有纪念碑呢?

生 大香蕉“左边一串,右边一串,在右边那串中间一只香蕉上,我看见涂了些什么玩艺儿,莫非这是我自己干的……”为什么有这种想法?到底是不是“我”干的?

生 文章多处写到“我”发烧,身体疼痛,医生给我打针,就令人不由思考:“我”到底哪儿受伤了?到底严重到什么程度呢?

生 这间“手术室”是不是以前的教室?“我”到底受的什么伤?这儿到底是不是“我”的母校?

生 传播人类文明的美术学校怎么成了充满血腥的伤兵医院?

生 一个年纪轻轻的学生怎么会作为伤兵进了“简易外科手术室”?

师 真是悬念丛生啊。悬念在小说的结尾落实,真相大白了,真是命运的捉弄酿成的悲剧,而这种悲剧又不止是一个人的,而是整个社会的。悬念最终产生了强烈的震撼,作品的主题也在这里得到最全面的昭示。好,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人物。

【多媒体课件显示青年伤兵图。】

小说主要是通过鲜明而独特的人物形象来打动读者、感染读者的。作家运用各种艺术手法,进行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细节等描写,这一切都是为了刻画、塑造鲜明而独特的人物形象。在本文中,“我”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下面,大家讨论一下,注意要有理有据。

师 经过一番交流,同学们肯定对“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了,来,说说。

生 “炮声均匀而有节奏。我在想:多出色的炮队啊!”“我的上帝,多么令人宽慰,令人惬意的炮声,深沉而又粗犷,如同柔和而近于优雅的管风琴声。它无论如何也是高雅的。我觉得大炮即使在轰鸣时,也是高雅的。炮声听起来也是那么高雅,确实是图画书里打仗的模样。”刚才我读的这些,就说明“我”不是憎恶战争,而是在欣赏战争,在为战争唱赞歌,说明“我”中毒太深。

生 他也很愚蠢,分不清善恶。你看,他说什么——“假如再有一座阵亡将士纪念碑落成,碑顶竖着更大的金色铁十字,并装饰着更大的月桂花环石雕,那么又该有多少人的名字要刻上去啊!”他甚至想:“在校史上,我的名字后面将写着:‘由学校上战场,为……而阵亡。’”

师 为什么而阵亡呢?

生 为德国,或为希特勒。

师 那为什么不直接写出来呢?

生 我想,是作者故意省的。一个学生被害成这样,是对法西斯的痛斥和批判。

师 对。哪位同学还看出“我”的什么性格?

生 “我百无聊赖地度过这些时光,没有一次我能把花瓶画得像样,能把字描好。”这说明“我”不满于学校单调的学习生活,有点浑浑噩噩的。

生 我觉得他有点玩世不恭。这不难从他的心理活动描写中看出来。另外,他是一位刚离开学校三个月的学生,平时已经开始吸烟了,其他一些举止能看出他好像不是个学生。

生 我觉得他很糊涂,糊里糊涂地上了前线,糊里糊涂地受重伤回来,为何打仗?不知道。生命的价值是什么?不知道。

师 举个例子说明一下。

生 刚才已经举过的就不再说了。有个细节,我注意到了。本多夫有三所文科中学:腓特烈大帝中学、阿尔贝图斯中学、阿道夫•希特勒中学。“我”很推崇的是第三所,可以看出“我”很崇拜希特勒,不正说明我不辨清浊善恶吗?

师 文中说在香蕉上写上“多哥万岁!”的不会就是“我”一个。那说明,“我”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我们可不可以这样说:“我”比较准确地概括了纳粹德国时期青少年真实的思想状况呢?(众生纷纷点头。)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呢?有这么一句话几乎是被所有统治者尊崇的至理名言:“正如长满眼睛的身体是畸形的,国家亦如此,如果它的臣民都是智者,他们将不再是顺民,傲慢与自负将大行其道。”他们需要什么?他们需要顺民,镇压刁民,并且大力实施愚民政策。孙子早就说过:“攻心为上。”而思想统治则远远胜于制度统治与军事统治,希特勒歪曲尼采思想并利用其思想实行独裁统治和武装侵略。真正的灾难就是思想统治!引导思想崇拜的人,等同恶魔,一旦崇拜者与被崇拜者因为崇拜而迷失方向,必将引发难以预见的、持久的灾难,希特勒和法西斯就是这样的恶魔!

【多媒体课件显示希特勒嚣张丑态图。】

师 文中的“我”很年轻,社会阅历不足,本该认真学习,而浑然不知地去打仗,受了那么重的伤,依然是浑然不知。不能不说这是一个悲剧人物。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高一语文必修二高一语文必修二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高一语文必修二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课堂教学实录2》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