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指南录后序》教案4» 正文

《指南录后序》教案4

[10-21 00:23:16]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高中语文必修三   阅读:68477

概要:1、熟读第四段 2、笔译第一段五、课后小记 第二课时一、教读第四段 (一) 朗读(二) 练习1、 解释下列词句A几彷徨死 B竟使遇哨C所陵迫死 D邂逅E层见错出2、 翻译A痛定思痛,痛何如哉(三) 给这一段分层······不知其几矣/付之度外矣 /······(四) 这一段采用哪些表达方式?叙什么事,抒什么情? 以抒情为主,表明爱国、忧国心志 (五)作者写了多少个死,写这么多死的作用是什么?二、美读练习1、 十八个排比句的感情基调:抒情,为国捐躯、万死不辞的情怀。2、 停顿:分号的停顿较长3、 各句中的重音:诋、骂、争、备不测、物色、彷徨等词4、 两个“呜呼”,三个“矣”所表现的语气(讨论)第一个呜呼: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感情第二个呜呼:山河破碎、国事难为的悲痛第一个矣:处于统领句末,提示下文,重读第二个:总结上文,轻读第三个:处在文意转折之前,宜急收。五、 讨论1、

《指南录后序》教案4,标签: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1、熟读第四段

    2、笔译第一段

五、课后小记

 

第二课时

一、教读第四段       

(一)     朗读

(二)     练习

1、  解释下列词句

A几彷徨死                            B竟使遇哨

C所陵迫死                            D邂逅

E层见错出

2、  翻译

A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三)     给这一段分层

······不知其几矣/付之度外矣 /······

(四)     这一段采用哪些表达方式?叙什么事,抒什么情?

     以抒情为主,表明爱国、忧国心志   

(五)作者写了多少个死,写这么多死的作用是什么?

二、美读练习

1、  十八个排比句的感情基调:抒情,为国捐躯、万死不辞的情怀。

2、  停顿:分号的停顿较长

3、  各句中的重音:诋、骂、争、备不测、物色、彷徨等词

4、  两个“呜呼”,三个“矣”所表现的语气(讨论)

第一个呜呼: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感情

第二个呜呼:山河破碎、国事难为的悲痛

第一个矣:处于统领句末,提示下文,重读

第二个:总结上文,轻读

第三个:处在文意转折之前,宜急收。

五、            讨论

1、  文天祥辞相印不拜而出使元营一事说明了什么?

不计个人利害,图救国之策。

2、  文天祥被拘留时“但求欲死”与后来随祈请使北行,理当自杀而“隐忍以行”这两种做法是否互相矛盾?

“求死”是因“不得脱”,以死保全名节,“隐忍”是因为有机会跑,还可有所作为,图救国之策。

3、  昔人云“将以有为也”,这句话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此句是下文的纲,是历尽艰险而不死所依靠的信念。

4、  文末为什么要特地点出诗集的题名?题名有什么含义?

以磁针比喻作者效忠祖国的强烈感情。

六、            练习

1、课后练习四

2、指出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

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是V]

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作V]

将以有为也[作为N]

为巡船所物色[被ADJ]

使北营[出使V]

会使辙交驰[使者N]

竟使遇哨[假使]

使来者读之[让V]

予自度不得脱[估计V]

而死固付之度外矣[考虑范围N]

七、            作业布置

“隐忍”小议

 

附录:有关文天祥的对联

     浙江温州文信国祠联:

久要不忘平生之言,古谊若龟鉴,忠胆若铁石;

敢问何为浩然正气,镇地为河岳,丽天为日星。

花外子规燕市冷;

柳边精卫浙江潮。

北京文天祥祠联:

南宋状元宰相;西江孝子忠臣。

正气贯人寰,河岳日星传万世;

明  崇庙观,丹心碧血照千秋。

海丰县方饭亭联:

热血腔中只有宋;孤忠岭外更无人。


上一页  [1] [2] 


Tag:高中语文必修三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高中语文必修三
》《《指南录后序》教案4》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