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A、永和九年,岁在癸丑 岁:时间 B、足以极视听之娱 极:穷尽 C、晤言一室之内 晤言:对面谈话 D、终期于尽 期:期望 2.句中“之”字用作代词的一句是( ) A、暮春之初 B、不知老之将至 C、及其所之既倦 D、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3.翻译横线上的的句子 (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2)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4.下列对语段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从时间、地点、缘由、人物、环境,以及人物的心情等方面较具体地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本段以写盛会始,以抒感慨终;以做“修禊”为名,以行快乐为实。 B、第二段写了两种人:一个是喜欢“静”的人,一个是喜欢“躁”的人。两者性格乃至行为上有很大的不同,人世观上没有相通之处。 C、探索人生哲理,发表对人生忧乐和生死问题的看法,亦即所谓“畅叙幽情”。 D、文章借快乐年华的易逝的感叹,借生命长短存灭,不是主
《兰亭集序》导学案13(苏教版必修五),标签: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http://www.88haoxue.comA、永和九年,岁在癸丑 岁:时间
B、足以极视听之娱 极:穷尽
C、晤言一室之内 晤言:对面谈话
D、终期于尽 期:期望
2.句中“之”字用作代词的一句是( )
A、暮春之初 B、不知老之将至
C、及其所之既倦 D、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3.翻译横线上的的句子
(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2)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4.下列对语段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从时间、地点、缘由、人物、环境,以及人物的心情等方面较具体地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本段以写盛会始,以抒感慨终;以做“修禊”为名,以行快乐为实。
B、第二段写了两种人:一个是喜欢“静”的人,一个是喜欢“躁”的人。两者性格乃至行为上有很大的不同,人世观上没有相通之处。
C、探索人生哲理,发表对人生忧乐和生死问题的看法,亦即所谓“畅叙幽情”。
D、文章借快乐年华的易逝的感叹,借生命长短存灭,不是主观所能左右的感叹,借古人“死生亦大矣”的感慨,引出作者对人生的痛惜,充分肯定了“死生之大”的观点。
阅读下面三篇序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有别庐在河南县界金谷涧中,或高或下,有清泉茂林,众果松柏、药草之属,莫不必备。又有水碓、鱼池、土窟,其为娱目欢心之物备矣。时征西大将军祭酒王诩当还长安,余与众贤共送往涧中,昼夜游宴,屡迁其坐。或登高临下,或列坐水滨。时琴瑟笙筑,合载车中,道路并作。及住,令与鼓吹递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
故具列时人官号、姓名、年纪,又写诗著后。后之好事者,其览之哉…… (石崇《金谷诗序》)
辛酉
夫天逝者万物之逆旅①,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②假我以文章。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③。吾人咏歌,独惭康乐④。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作,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注]①逆旅:客舍 ②大块:大自然 ③惠连:南朝谢惠连,与族兄谢灵运并称“大小谢” ④即谢灵运
5.下列句子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①其为娱目欢心之物备矣(齐备) ②道路并作(写作) ③以叙中怀(内心情怀) ④又写诗著后(显著) ⑤鲂鲤跃鳞于将夕(跃起露出鳞片) ⑥各疏年记乡里(分条陈述) ⑦良有以也(诚、确实) ⑧序天伦之乐事(排列) ⑨群季俊秀(即群弟) ⑩何伸雅怀(抒发)
A、②④⑧ B、①③⑥
C、⑤⑦⑩ D、④⑦⑨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用法不同的的一项是( )
A、悲日月之遂往
B、序天伦之乐事
C、众果松柏、药草之属
D、后之好事者
7.不属于介词“于”的省略的句子是( )
A、昼夜游宴 B、合载车中
C、独秀中皋 D、独惭康乐
8.找出《金谷诗序》《游斜川诗序》中有与《兰亭集序》“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同怀的的语句。
(1)《金谷诗序》
(2)《游斜川诗序》
9.翻译:
(1)或登高临下,或列坐水滨
(2)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10.对上面三序的比较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从《金谷诗序》到《兰亭集序》《游斜川诗序》,处处可见对时光易逝的敏感、对人世无常的哀伤、对生命短暂的无奈,韶光易逝,岁月难留。不难看出,感时伤怀在魏晋文学表达中已占了相当大的分量。
B、石崇、王羲之、陶潜文中所以着列同游诗作及年里、名号,为的是留记当日那一段欢悦时光,据以抵免凋落遂往的悲慨。重在抓执今朝、是日之“乐”,而有意忽忘明日甚或一世、千载之“忧”。
C、写阳春,而称“召我以烟景”;叙大块,而曰“假我以文章”,用夸张手法,拉近物我,融和天人。“开琼筵以坐花”,扣紧题目“桃”字;“飞羽觞而醉月”,又切中题目“宴”字。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