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苏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对联六副》导学案2(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案设计)» 正文

《对联六副》导学案2(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案设计)

[10-21 00:23:16]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初一上册语文教案   阅读:68851

概要:4、 从同学们刚刚的赏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之所以产生对联,主要是因为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一字一音,一字一溢,便于组成两两相对,整齐优美的句子,而其他一些拼音文字,是很难做到的。我们是不是也应该为中华民族的这一特有的文学样式而感到自豪?(1) 运用所学知识对出所给上句:5、 好,我们了解了对联的很多知识,大家现在是不是也跃跃欲试,想要来对一对?好,我们先来帮一位古代秀才解决一个难题:有一个秀才,家对面住着一户财主,财主家有一片很大的竹园,秀才据此写了一副对联: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财主想捉弄秀才,就命人将竹子砍了。秀才不慌不忙,在上下联的末尾各添了一个字,就成了一副新对联: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财主火了,叫人把竹子连根拔了。秀才还是在联尾添了一个字,又成了一副好对联。你们猜猜他又添了哪两个字“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6、 通过这个简单的练习以及刚刚的学习,同学们能说说对联该怎样来对吗?7、 学生发言,全班讨论,明确:(1) 字数相同,断句一致(2) 内容相关,上下衔接(3) 词性相对,结构相同(

《对联六副》导学案2(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案设计),标签:苏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4、  从同学们刚刚的赏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之所以产生对联,主要是因为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一字一音,一字一溢,便于组成两两相对,整齐优美的句子,而其他一些拼音文字,是很难做到的。我们是不是也应该为中华民族的这一特有的文学样式而感到自豪?

(1)      

  运用所学知识对出所给上句:

5、  好,我们了解了对联的很多知识,大家现在是不是也跃跃欲试,想要来对一对?好,我们先来帮一位古代秀才解决一个难题:有一个秀才,家对面住着一户财主,财主家有一片很大的竹园,秀才据此写了一副对联: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财主想捉弄秀才,就命人将竹子砍了。秀才不慌不忙,在上下联的末尾各添了一个字,就成了一副新对联: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财主火了,叫人把竹子连根拔了。秀才还是在联尾添了一个字,又成了一副好对联。你们猜猜他又添了哪两个字“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6、  通过这个简单的练习以及刚刚的学习,同学们能说说对联该怎样来对吗?

7、  学生发言,全班讨论,明确:

(1)       字数相同,断句一致

(2)       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3)       词性相对,结构相同

(4)       平仄相反,音调和谐

8、  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对联知识并运用对联知识赏析了课文中的几副对联。通过对它语言特点的分析,其实对对联也不很难,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

9、  在掌握了对联的基本要求之后,下面我们就来对几副对联:

(1)这一题对联题就差点成为去年的中考题,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水浒传,传梁山好汉,杀富济贫,梁山聚义。

西游记,记唐僧师徒,降妖捉怪,西天取经。

(2)这副对联出自我们的课文《幼时记趣》

耳闻夏蚊如雷  眼观群鹤舞空

(3)这副对联出自我们的课文《寓言二则》

楚子刻舟求剑,舟行丢剑;郑人度足买履,度忘失履。

四、 布置作业

1、  今天的作业是:请同学们为你的班级、学校、家庭或同学朋友、家长、老师等拟一副对联。

2、  今天我们这一节课,我们对对联这一艺术形式有了更深的了解,丛中我们也领略了中国民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希望我们的同学能继续发扬光大我们民族的、传统的文化,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熠熠生辉,永放光彩。


上一页  [1] [2] 


Tag:初一上册语文教案苏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初一上册语文教案
》《《对联六副》导学案2(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案设计)》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