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苏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感受“月亮文化”》课堂实录(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正文

《感受“月亮文化”》课堂实录(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10-21 00:23:16]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初一上册语文教案   阅读:68528

概要:月亮文化”是笔者在执教初中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三单元时所延伸的专题,专题研究活动不同于一般的语文教学,它要求学生将“看、听、思、说、写”结合起来,将课内外知识、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进行综合性的学习,同时还倡导自主与合作的探究方式。因此,活动旨在突破以往研究课面面俱到的形式,结合文学作品,帮助学生解决在专题研究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这节活动课的目的,就是希望能起到“授人以渔”的作用。 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月亮文化”的内涵及其价值,引发对“月亮文化”的探究兴趣和关注。 2、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我们中华民族独具魅力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3、培养学生查阅、整理、筛选、整合资料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综合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 课前准备 1、 师生讨论后分组,推选出小组长,分组分工如下: 第一组、收集并整理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与民风民俗,月亮的美称。 组长:高翔宇 第二组、收集并整理有关月亮的对联、谜语、成语。 组长:史伶俐 第三组、收集并整理有关月亮的诗、词、散文等。 组长:朱颜 第四组、收集并整理有关月亮的乐曲,(曲目名称、名曲音频、流

《感受“月亮文化”》课堂实录(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标签:苏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月亮文化”是笔者在执教初中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三单元时所延伸的专题,专题研究活动不同于一般的语文教学,它要求学生将“看、听、思、说、写”结合起来,将课内外知识、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进行综合性的学习,同时还倡导自主与合作的探究方式。因此,活动旨在突破以往研究课面面俱到的形式,结合文学作品,帮助学生解决在专题研究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这节活动课的目的,就是希望能起到“授人以渔”的作用。

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月亮文化”的内涵及其价值,引发对“月亮文化”的探究兴趣和关注。

2、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我们中华民族独具魅力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3、培养学生查阅、整理、筛选、整合资料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综合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

课前准备

1、 师生讨论后分组,推选出小组长,分组分工如下:

第一组、收集并整理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与民风民俗,月亮的美称。

组长:高翔宇

第二组、收集并整理有关月亮的对联、谜语、成语。

组长:史伶俐

第三组、收集并整理有关月亮的诗、词、散文等。

组长:朱颜

第四组、收集并整理有关月亮的乐曲,(曲目名称、名曲音频、流行歌曲)

组长:王佳雯

2、 每人将所收集资料装在资料袋里,带到班里交换、欣赏,互通有无,对所收集资料进行再次丰富和整理。

3、 把资料袋交给老师,打分后再进行一次专题活动课。 

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分组分类查阅收集资料一周。

第二阶段:收集资料,整合信息。学生将积累的资料分组集中,进行筛选,形成壁报。然后把图文资料经过整理、筛选、分类、打印、装订、编辑成一部学生自己制作的书。整理资料并编订成书一周,壁报展板一天。

第三阶段:汇报交流成果。主持人编排好展示程序,准备好串词,各组进行成果交流。教师予以点评,小结。

汇报交流活动主题

感受丰富多彩的月亮文化

老师介绍四小组探究的主题

一组:主题是与月亮有关的神话故事和民风民俗;

活动形式:小品《爷孙讲故事》

二组:主题是与月亮有关的对联、谜语、成语; 

活动形式:1、相声《中秋吟联》 2、猜谜语   3、成语接龙

三组:主题是与月亮有关的诗词;

活动形式:男女生诗词闯关大比拼。

第一关,比一比看谁读得有感情;

第二关,比一比看谁赏得有深度;

第三关,赛一赛看谁积累得丰厚。

四组:主题是与月亮有关的音乐

活动形式:1、说一说古今中外的音乐曲目;

2、唱一唱与月亮有关的歌曲;

3、欣赏经典民乐《月光下的凤尾竹》(学生现场演奏)

 4、全班合唱《明月几时有》

 专题•月亮文化 •综合性学习教学实录

老师导语:

有人说,人类的文化智慧有一半来自于月亮的启迪,乍一听这话,有点夸张,其实不然,自古以来,人们赋予月亮各种文化意义,许多民族都有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文章诗赋、对联、谜语、音乐、绘画,还有与月亮有关的民风民俗、风景名胜。我们中华民族孕育了多少浪漫、神奇而又美好的神话传说,《嫦娥奔月》《吴刚伐桂》至今盛传不衰;在我们最具民俗特色的传统文化:对联、谜语中也处处可见月亮的影子;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借月传情达意的名篇佳作更是数不胜数,形成了我们文学星空中最为璀璨的星群;月亮对音乐的影响更是穿越了时空的阻隔,从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到阿炳的《二泉映月》,再到现在的流行歌曲《月亮之上》,也是处处可见月亮的身影。这节课就让我们来体验一下丰富多彩的月亮文化,首先让我们来聆听有关月亮的传说故事。

——我和月亮有个约会

与月亮有关的传说和民风民俗

第一小组主持人:

月亮是永生不死的形象,月有阴晴圆缺,周而复始的盈亏变化,诱发古人关于不死的想法,于是就有了月亮的传说,中秋节的传统食品是月饼,月饼是圆的,象征团圆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那么中秋节吃月饼又是怎么来的呢?中秋节为什么要拜月呢?下面有请高翔宇,侯思凡,张学全三位同学为大家表演小品《爷孙讲故事》。在一个中秋的夜晚,奶奶和她的孙女正在庭院里赏月……

听奶奶讲月亮的故事

1、 演员表:

候思帆   饰    奶奶

张学全   饰    爷爷

高翔宇   饰    孙女

孙:奶奶你在干什么呢

奶:奶奶在拜月呢,孙女,月饼好吃吗

孙:当然好吃了,圆圆的像个大圆饼,上面还有个福字,看起来还真有王者风范,那奶奶我们为什么要吃月饼呢?

奶:想知道呀,那就给奶奶搬个凳子来,然后坐在月亮底下,给我的乖孙女讲故事

孙:太好了!奶奶您坐

孙:来,孙女你也坐

奶: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孙:哦,原来吃月饼有这么多故事啊,奶奶您刚才为什么要拜月呢?

奶:这个呀说来话长

          咳…………咳…………

孙:爷爷,爷爷,您快来呀,您来给我讲故事

奶:爷爷身体不好,要多休息了

爷:没事,孙女想听就给他讲讲

[1] [2] [3]  下一页


Tag:初一上册语文教案苏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初一上册语文教案
》《《感受“月亮文化”》课堂实录(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