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苏教版初三下册语文教案《故乡》创新教学设计13» 正文

《故乡》创新教学设计13

[10-21 00:22:33]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初三下册语文教案   阅读:68183

概要:《故乡》创新教学设计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 文通中学 单春林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清小说的线索和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合作讨论理清情节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理解文中人物内心复杂的情感教学重点:重点:阅读文章内容,掌握重点字词,理清故事情节难点:理解文中人物内心复杂的情感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1.请两位学生朗读第12自然段开头和第2自然段的景物描写: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时候既然是深冬,……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2.学生说说景物有何不同3.教师总结:前者是小说中“我”头脑中想象出的二十年前的故乡的图画:明朗、美丽、令人神往;后者是“我”眼睛里看到的二十年后的故乡的实景:晦暗、萧条、令人悲凉二十余年过去,故乡在“我”眼中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其原因是什么呢?作品中的“我”什么样的感情呢?让我们一起走近作者,走进文本二、了解写作背景(指名学生结合资料,介绍写作背景,教师总结)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但代之而起

《故乡》创新教学设计13,标签:苏教版初三下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故乡》创新教学设计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  文通中学  单春林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清小说的线索和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合作讨论理清情节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理解文中人物内心复杂的情感

教学重点:

重点:阅读文章内容,掌握重点字词,理清故事情节

难点:理解文中人物内心复杂的情感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请两位学生朗读第12自然段开头和第2自然段的景

物描写: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时候既然是深冬,……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2.学生说说景物有何不同

3.教师总结:

前者是小说中“我”头脑中想象出的二十年前的故乡的图画:明朗、美丽、令人神往;后者是“我”眼睛里看到的二十年后的故乡的实景:晦暗、萧条、令人悲凉

二十余年过去,故乡在“我”眼中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其原因是什么呢?作品中的“我”什么样的感情呢?让我们一起走近作者,走进文本

二、了解写作背景

(指名学生结合资料,介绍写作背景,教师总结)

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的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小说写于1921年1月,后被作者编入他的小说集《呐喊》,它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于真正的现实生活1919年12月初,鲁迅从北京回故乡绍兴接母亲,亲眼看到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年后就以这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小说《故乡》小说着重刻画了一个受尽当时社会摧残剥削的劳苦农民闰土的形象通过对闰土悲惨遭遇的描述,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揭露旧社会对农民从肉体到精神的重重残害,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念

三、结合资料介绍作家、作品

1.指名学生结合资料介绍

    2.教师小结

鲁迅,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笔名,浙江绍兴人本文选自《呐喊》(小说集)其作品还有短篇小说集《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等

四、自由阅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1.指名学生,用一句话归纳课文内容

(教师指点小说的内容归纳:谁+什么事;也可拓展讲一讲其它文体的内容归纳)

明确:“我”回故乡的见闻感受

2.归纳故事情节

(教师指点:本文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可按时间顺序进行归纳)

学生自由讨论

明确:

可分为“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三个方面

(在这里可讲清题目的一个作用:结构全文如时间充裕,可对每个情节再进行分层次归纳,训练学生的归纳能力教师归纳三大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1—5):“我”渐近故乡时见到的一片破败萧索的景象及“我”的复杂心情,交代了回家的时间和原因

第二部分(6—77):“我”在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着重刻画了闰土、杨二嫂等人物形象,揭示农村破产、农民生活贫困的社会根源,是小说的主干部分(此处让学生讨论再分层次,点名让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第一层(6—8)写老屋冷寂和母亲的凄凉,以及与母亲商量搬家的事情

第二层(9—33)“我”回忆与少年闰土的交往和友情

第三层(34—52)写杨二嫂的变化:由二十年前的“豆腐西施”变成了市侩的小市民,从更广泛的意义上展示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

第四层(53—77)刻画中年闰土的形象,表现闰土的愚昧麻木,与“我”之间和谐关系的变化,表现了封建等级观念对农民及一般群众精神上的压抑和毒害

第三部分(78—88)“我”离开故乡时种种感触,表达了对追求新生活的执著信念

(此处教师归纳)

五、课堂小结

教师点拨,让学生归纳本节课的内容以及需要掌握的方法技巧

1.学生阐述学了哪些字词

2.掌握哪些归纳的方法

3.梳理本课的情节

六、布置作业

1.巩固字词

2.再读文章,感受人物形象

板书设计:

故   乡

                       回故乡

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

                        在故乡

                       

                        离故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外貌等描写的分析,来感受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阅读分析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理解文章主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人物内心复杂的情感

教学重点:

重点:学习本文运用对比及多种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理解人物形象及主题

难点:理解人物内心复杂的情感

教学内容: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熟悉了课文内容,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文中写了哪些人物?(学生回答,教师导入新课)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主人公闰土的形象

二、分析闰土形象

1.教师让学生找出并朗读描写闰土的段落

  (朗读第12自然段—30自然段;第55自然段)

2.学生朗读后,教师提问:

这些段落之间运用了一个什么手法?(对比)

这些段落从哪几方面进行对比?通过对比突出了什么?

(学生分小组讨论,推荐代表上黑板书写)

教师引导学生逐项阅读原文,并作出分析,教师总结明确答案

[1] [2] [3]  下一页


Tag:初三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初三下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初三下册语文教案
》《《故乡》创新教学设计13》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