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人教版初三下册语文教案《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教学设计18(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正文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教学设计18(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10-21 00:12:03]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初三下册语文教案   阅读:68388

概要:22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宾语前置的句式特点。 2.了解《战国策》。 能力目标 1.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2.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理解讽喻说理的特点。 德育目标 认识除蔽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教学重点、难点 1.理读课文,总结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现象。 2.反复诵读,体会邹忌进谏的技巧。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自主预习一、导语设计 “人贵在自知。”齐国的谋臣邹忌就是这样一位贤人。他是一位美男子。但与徐公相比却还不及,妻子偏爱他,妾怕他,客人有求于他,都说他比徐公美。邹忌由此联想到什么?他是如何做的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寻找答案。二、资料助读 1、《战国策》原名《国事》《短长》《事语》《长书》等,由于书中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所以传到西汉末时,由刘向整理校正后定名为《战国策》,至于这部书的作者,已不可考。《战国策》语言活泼流畅,粗中有细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教学设计18(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标签:人教版初三下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22    邹忌讽齐王纳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宾语前置的句式特点。

    2.了解《战国策》。

    能力目标

    1.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2.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理解讽喻说理的特点。

    德育目标

    认识除蔽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读课文,总结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现象。

    2.反复诵读,体会邹忌进谏的技巧。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自主预习

一、导语设计

    “人贵在自知。”齐国的谋臣邹忌就是这样一位贤人。他是一位美男子。但与徐公相比却还不及,妻子偏爱他,妾怕他,客人有求于他,都说他比徐公美。邹忌由此联想到什么?他是如何做的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寻找答案。

二、资料助读

    1、《战国策》原名《国事》《短长》《事语》《长书》等,由于书中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所以传到西汉末时,由刘向整理校正后定名为《战国策》,至于这部书的作者,已不可考。《战国策》语言活泼流畅,粗中有细,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如善于讽谏的谋臣邹忌,任性顽固的贵族老妇人赵太后,追逐功名富贵的策士苏秦。另外,还特别善于运用一些讽喻性的小故事作比,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战国策》不愧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2、背景资料:

春秋战国之际,七雄并立,各国间的兼并战争、各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以及民众的反抗斗争,都异常尖锐激烈。在这激烈动荡的时代,“士”作为一种最活跃的阶层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他们以自己的才能和学识游说于各国之间,施展着自己治国安邦的才干。各国统治者也认识到,人心的向背是国家政权能否巩固的决定因素。失去民心,国家的统治就难以维持。所以,他们争相招揽人才,虚心纳谏,争取得到“士”的支持。“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于史无考。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昳(yì)丽  朝(zhāo)服衣冠(guān)  窥(kuī)镜期(jī)年  朝(cháo)于齐 间(jiàn)进

合作交流1

1、学生翻译课文。

2、问题探究。

(1).邹忌以什么事联想到国家政事的?

  一件家庭小事,即:邹忌向他的妻、妾、客提出自己与徐公谁美的问题。

(2).邹忌是如何看待妻、妾、客对自己的评价?

  他认为妻是“私我”、妾是“畏我”、客是“有求我”,故不可信。可见他有自知之明。

(3)妻、妾、客三答后,邹忌“暮寝而思之”,“之”指代什么?邹忌由此又想到了什么呢?

    明确:“暮寝而思之”的“之”指代上文的“三问”“三答”,尤其是“三答”。邹忌在三问三答之后,经过“孰视”“窥视”,知道自己明明不如徐公美,而妻、妾、客偏偏说比徐公美。这是引起他思考的原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这是邹忌经过一番思考得出的结论。至此他豁然顿悟,认识到凡是对自己有偏私、有畏惧、有所求的人,在自己面前只会说些献媚讨好的假话。这比美悟出的道理为邹忌讽谏齐王埋下了伏笔。

合作交流2

1、学生翻译课文。

2、问题探究。

(1)在本段中,邹忌是如何讽涑齐王的?

     邹忌在“讽”齐王时,很讲技巧,先以“闺房小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以类比的方式委婉进谏。

合作交流3、4

1、学生翻译课文。

2、问题探究。

(1)齐王是怎样纳谏的?臣民是么怎样进谏的?齐王纳谏的结果如何?

    明确:①齐王下令按进谏的方式,分三等悬赏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滂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如此不计较提意见的方式和态度,这在封建社会是罕见的,也正是邹忌敢于进谏的原因。②臣民进谏分三个阶段,发生了三次变化,“令初下,群臣进涑,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闻之;期牛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这三变生动地反映了这一重大举措的正确性。③结果是“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精读品析

  1、邹忌与徐公的比美中悟出的治国道理是什么?

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让人们敢于说真话,才能做到政治清明,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2、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有哪些?请你从中概括出一条对我们的学习有指导意义的建议。

  第一问:一是有邹忌这样的敢于直谏且善于劝谏的忠臣,二是齐威王敢于采纳群臣的意见。

3、邹忌在妻、妾、客的交口称赞中,没有得意忘形,还能保持清醒的判断,最后承认自己“弗如远甚”,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我们应该从邹忌身上学到些什么呢?探究文意,说说你的认识。

  ①对人对已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正视自己,论人客观等表述亦可)。

  ②善于思考,有反思的习惯与自省的能力。

③观察事物深入细致,透过现象看本质(正确认识妻、妾、客的赞美动机等) 

4、邹忌成功的说服齐王,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他的劝说方式,即委婉劝说,它的优点就在于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从而乐于接受。今天的人际交往仍值得借鉴这种做法。

 教学后记



Tag:初三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初三下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人教版 - 初三下册语文教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教学设计18(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