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师:好一个社会悲剧,在诗人笔下,灰尘弥漫,车马滚滚,哭声遍野,直冲云天,这是一幅成千上万的家庭妻离子散的人间悲剧,令人触目惊心。文人多有悲天悯人之心,伟大的文人尤甚。那这出人间悲剧的制造者是谁? 生(全部):皇上统治者 师:证据何在? 生(集体)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师:是汉武帝吧? 生(部分):唐明皇,注解说,唐人在诗中喜称自己为汉。 师:就是那位喜欢吃荔枝的肥肥杨贵妃的老相好(生笑),就是现在,在美国好象称中国人为唐人,美国不是有著名的街道—— 生(全部):唐人街 师:老杜直接把矛头指向最高统治者,就不怕脑袋搬家吗?这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如果是他的好兄弟——李白看到不平之事,就喊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生(全部):使我不得开心颜 师:对,诗仙用辞职跳槽来发泄不满,老子我不干了。而诗圣用自己高贵勇敢的良心,不怕打击报复不怕坐牢砍头,这一点上,有点类似现在敢于揭露事实真相的《焦点访谈》栏目。这一点上,杜甫让我们仰视。我们用事实来揭露统治者的罪恶? 生(14):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是说服兵役时间太长,老百姓得不到休息,
《兵车行》课堂实录2,标签:唐诗宋词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师:好一个社会悲剧,在诗人笔下,灰尘弥漫,车马滚滚,哭声遍野,直冲云天,这是一幅成千上万的家庭妻离子散的人间悲剧,令人触目惊心。文人多有悲天悯人之心,伟大的文人尤甚。那这出人间悲剧的制造者是谁?
生(全部):皇上统治者
师:证据何在?
生(集体)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师:是汉武帝吧?
生(部分):唐明皇,注解说,唐人在诗中喜称自己为汉。
师:就是那位喜欢吃荔枝的肥肥杨贵妃的老相好(生笑),就是现在,在美国好象称中国人为唐人,美国不是有著名的街道——
生(全部):唐人街
师:老杜直接把矛头指向最高统治者,就不怕脑袋搬家吗?这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如果是他的好兄弟——李白看到不平之事,就喊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生(全部):使我不得开心颜
师:对,诗仙用辞职跳槽来发泄不满,老子我不干了。而诗圣用自己高贵勇敢的良心,不怕打击报复不怕坐牢砍头,这一点上,有点类似现在敢于揭露事实真相的《焦点访谈》栏目。这一点上,杜甫让我们仰视。我们用事实来揭露统治者的罪恶?
生(14):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是说服兵役时间太长,老百姓得不到休息,
生(15):去时里正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也是说服役时间之长,
师:我们现在一般服兵役几年?
生(部分):三四年吧。
师:退役后说不定还要安排工作,比如保安,门卫等等。(生笑)我有个疑问,里正大概是个村长吧,里正与裹头有什么特殊意思吗?
生(16):士兵可能年纪太小,生活还不能自立,所以要村长裹头。
师:那为何父母不做呢?再说,十五岁梳头,这个动作难度不高吧?大家十五岁的时候是老爸老妈帮你梳头的?(生笑)
生(17):我估计是当时参军的一种仪式,村长给你梳头,现在参军不是戴大红花吗,还吹吹打打,热闹得很。
师:有理。归来头白还戍边中“还”字极悲凉,头白了,应安度晚年了,看夕阳红了,这和刚才这一句形成——
生(全部):对比衬托
师:其实这是用乐景衬哀情,写尽了人间的悲凉。天宝年间,唐明皇的昏庸,权力日中的边塞守将,为邀赏请功,常制造事端,战事不断,士兵一批批的去送死,真是穷兵黩武,劳民——
生(全部):伤财
师:伤财具体体现在哪里?
生(18):千村万落生荆杞,禾生陇亩无东西,男丁上战场了,没劳动力。是说农村的破败,农民饥寒交迫,老百姓鸡犬不如——
师:这里有个疑问,士兵称自己为犬与鸡,可能吗?在哪种情况下人会把自己不当人看?
生(19):生活压力太大了,自己对生活没多大的信心时,比如象我们高三学习生活,考试测试漫天飞,我就觉得自己是一条狗。(生笑)
师:哦,你对教育制度有自己的理解和不满。人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少埋怨环境,多改变自我。臧克家有首诗叫《老马》。形象的写出了重压下的农民就是一匹忍辱负重敢怒而不敢言的老马。诗圣把心底迸发出来的激烈的抗议和怒不可遏的悲愤之情倾泻在高高在上的皇上,是最恰当不过的。边庭流血成海水
生(大声激动)武皇开边意未已
师:现在同学们对“意未已”有何理解
生(20):意未已讲唐玄宗完全不顾人们的死活,一心只满足自己的好大喜功,奢侈昏庸。
生(21):正因为意未已,所以前面有妻离子散,哭声震天,人间悲剧的真正制造者,皇权,人间罪恶的温床和发源地。(学生鼓掌)
师:同学们的发言使老师想到了老杜的名句朱门酒肉臭——,
生(全部):路有冻死骨
师:对,权贵之家装饰得似神仙世界,而朱门之外却有路倒尸,咫尺之间,差别如此。诗人高适也有诗,“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在鲜明的对比中,一方寻欢作乐,一方浴血沙场。作者的义愤力透纸背。其实战争不仅仅是硝烟弥漫、刀光剑影,更是心灵上的创伤,这是一下子无法弥补的,谁来说一说诗最后一节中触目惊心的诗句。
生(22):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读起来特别恐怖,毛骨悚然。
师:触目的古来白骨无人收,为什么?
生(22):是说战场的荒凉,和残酷,与前面的成海水照应,死亡的人太多了。,
师:那后两句怎么解释。
生(23):新鬼感到冤枉,我不该死在这里,阴风惨惨,鬼声凄凄。恐怖。一级恐怖。(生笑)
师:那只有旧鬼哭,新鬼不哭的?
生(23):老师,这是互文吧?
师:确定吗
生(部分):确定
师:答对了,的确是互文,杜甫用哀痛的笔墨,描述了悲惨世界:白骨露于野,千里有鬼哭,寂冷阴森、不寒而栗,凄凉低沉的色调和和开始人声鼎沸的气氛,哀怨凄惨的鬼哭和开头撕人裂肺的人哭,形成强烈的对照,意未已的战争使人哭演变为鬼哭,穷兵黩武的罪恶揭露得淋漓尽致。由于战乱,居然能改变平时无法改变的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说一说反常变态的句子。
生(24):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师:这是我发现女生读得特别响亮,特别自豪,特别痛快。(女生脸露得意之色,男生不满)解释一下。
生(全部):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师:封建社会,哪怕现在有些地方,重男轻女的现象还很严重,男尊女卑,就是现在找工作,男性似乎有一定的优势,但杜甫一反常态,是战争改变了人平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生(24):我想男人战死了,女人了成了寡妇,怎么能嫁比邻呢,也要随百草埋没。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唐诗宋词,唐诗宋词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唐诗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