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唐诗宋词《“风神初震”的初唐诗》导学案» 正文

《“风神初震”的初唐诗》导学案

[02-27 11:04:24]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唐诗宋词   阅读:68465

概要:B.三、四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进一步写出了滕王阁的高远之势,也写出了今天滕王阁冷落寂寞的情形。 C.五、六句由空间转入时间,诗人生发了光阴流逝的感慨。 D.七、八句的意思是:高阁中的滕王如今在哪里呢?只有那栏杆外的长江空自流淌不息。 2、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四两句对仗极为工整和谐。 B.最后一句以景作结,与李白诗句“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 有异曲同工之妙。 C.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的感慨。 D.这首诗情景交融,诗人精神振奋,全诗基调也昂扬向上。 附答案:1、B;2、D。(二)导入。1.由《登幽州台歌》引出诗人。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1)请同学讲出此首诗的作者――陈子昂。(2)该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3)该诗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2.赏析诗歌。(1)诗人简介: 陈子昂(659-700),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

《“风神初震”的初唐诗》导学案,标签:唐诗宋词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B.三、四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进一步写出了滕王阁的高远之势,也写出了今天滕王阁冷落寂寞的情形。
  C.五、六句由空间转入时间,诗人生发了光阴流逝的感慨。
  D.七、八句的意思是:高阁中的滕王如今在哪里呢?只有那栏杆外的长江空自流淌不息。
  2、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四两句对仗极为工整和谐。
  B.最后一句以景作结,与李白诗句“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 有异曲同工之妙。
  C.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的感慨。
  D.这首诗情景交融,诗人精神振奋,全诗基调也昂扬向上。
  附答案:1、B;2、D。

(二)导入。
1.由《登幽州台歌》引出诗人。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请同学讲出此首诗的作者――陈子昂。
(2)该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
(3)该诗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
2.赏析诗歌
(1)诗人简介:
    陈子昂(659-700),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少年任侠,24岁举进士,擢麟台正字,故世或称陈正字。迁右拾遗,故又称陈拾遗。屡上书言事,辞多直切,颇中世病,但罕为用。曾随武攸宜北征契丹,忤上降职。后解职回乡,为县令段简诬陷,下狱死。陈子昂所作诗论著作《修竹篇序》标举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六朝柔靡诗风,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对唐代诗歌及后代诗歌创作均有积极影响。所作诗歌以《感遇》三十八首《登幽州台歌》等为代表,作品指斥时弊,风骨高古,有汉魏风骨,是他的诗歌理论的最好体现。
(2)单读-齐读
(3)借助注释,理解诗句:
    绮筵:华丽的宴席。       琴瑟:指朋友宴会之乐。          长河:银河。
(4)诗歌赏析:      

  问题1:这首律诗首联写的是什么?体会诗中 “吐”“对”两个动词的作用。

这首律诗一开头便写别筵将尽,分手在即的撩人心绪和寂静状态:作者抓住这一时刻的心理状态作为诗意的起点,径直但却自然地进入感情的高潮,情怀颇为深挚。“银烛吐青烟”,着一“吐”字,使人想见离人相对无言,怅然无绪,目光只是凝视着银烛的青烟出神的神情。“金樽对绮筵”用一“对”字,其意是面对华筵,除却频举金樽“劝君更尽一怀酒”的意绪而外,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勉强相慰的话了。此中境界,于沉静之中更见别意的深沉。

问题2:理解颔联“琴瑟”“山川”等词语的意思,体会诗人内心的情感。

颔联“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琴瑟”指朋友宴会之乐,源出《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鼓琴”,是借用丝弦乐器演奏时音韵谐调来比拟情谊深厚的意思。“山川”表示道路遥远,与“琴瑟”作为对仗,相形之下,不由使人泛起内心的波澜:“离堂”把臂,伤“琴瑟”之分离;“别路”迢遥,恨“山川”之缭绕。这两句着意写出了离情的缠绵,令人感慨唏嘘。

问题3:颈联在结构上有何特点?体会诗句中一个“隐”字,一个“没”字的表达效果。

颈联“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承上文写把臂送行,从室内转到户外的所见。这时候,高高的树荫遮掩了西向低沉的明月;耿耿的长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这里一个“隐”字,一个“没”字,表明时光催人离别,不为离人暂停须臾,难舍难分时刻终于到来了。
问题4:尾联写的是什么?末句着一“何”字有何效果?

结尾两句写目送友人沿着这条悠悠无尽的洛阳古道踽踽而去,不由兴起不知何年何月再能相聚之感。末句着一“何”字,强调后会难期,流露了离人之间的隐隐哀愁。

问题5:联系全诗思考:作者是如何从空间与景物的描绘中写离情别意的? 

诗人先写离别时的华筵(室内)的人和物,再写朋友告别时的环境(室外),突出表现了朋友依依惜别之情。诗人是根据离别的时间顺序来安排空间和景色的转换的,景色随着空间而变化,情感跟随景色的变化而逐渐加深。可以用下表来显示: 
空间:离堂华筵(室内) 别路山川(户外) 洛阳古道(遥想) 
景色:银烛青烟 明月高树 悠悠远道  金樽绮筵   长河晓天 
情感:相对无言  时光催人  悠悠离情 

(5)体味诗歌的写作特色:
    这首诗中作者没有套用长吁短叹的哀伤语句,却在沉静之中见深挚的情愫。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应不温不火。“火”则悲吟太过而感情浅露;“温”则缺乏蕴藉而情致不深。此诗写离情别绪意态从容而颇合体度,有如琵琶弦上的淙淙清音,气象至为雍雅,不作哀声而多幽深的情思。

(6)准备背诵-检查背诵-默写全诗。

三、布置作业。  背诵、默写古诗。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春江花月夜》(共2课时)

教学目标:
  一、诵读品悟《春江花月夜》,让学生感知诗的声美、景美、理美、情美。  

二、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培养学生鉴赏诗词的审美创造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月亮”这个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象征意义十分丰富,它承载了人类丰富的思想感情,请同学们把在课前准备阶段搜集到的自己喜爱的中国古典诗词中咏月的名篇名句用幻灯片展示出来,通过交流了解月亮承载了人类哪些丰富的思想感情。
  1.自然美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维《山居秋暝》)“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唐·杜甫《旅夜书怀》)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唐诗宋词唐诗宋词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唐诗宋词
》《《“风神初震”的初唐诗》导学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