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中外戏剧作品契诃夫与《三姐妹》教案教学设计2» 正文

契诃夫与《三姐妹》教案教学设计2

[02-27 11:51:05]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中外戏剧作品   阅读:68870

概要:在《三姐妹》中,的确如曹禺所说,“不见一段惊心动魄的场面,结构很平淡,剧情人物也没有什么起伏发展”,这是因为,在《三姐妹》里既没有一个贯串性的戏剧事件,也没有一个发生在人物与人物间的持久的戏剧性冲突。契诃夫说他“违背所有戏剧法规”。他的对于传统“戏剧法规”的重大冒犯,恰恰是在他对“戏剧冲突”的重新认识与重新构建上。 没有冲突便没有戏剧的经典性定义是黑格尔首先提出来的。黑格尔认为:“戏剧是以目的和人物性格的冲突以及这种斗争的必然解决为中心。”他把不同人物的不同目的与性格的冲突,解释为戏剧冲突的主要内容。但也有人持所谓“意志冲突”说。但无论是“性格冲突”还是“意志冲突”,都属于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而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恰恰是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戏剧冲突的基础。契诃夫作为现代戏剧的前驱人物的一个重要理由,是他用一种全新的戏剧冲突──“人与环境的冲突”──取代了“人与人的冲突”模式。在契诃夫的戏剧中,不是这个人物与那个人物过不去,而是所有这一群人都被他们所处的环境压迫着。在契诃夫戏剧中,人和生活环境永恒地冲突着。 然而,契诃夫戏剧的这一创新特征,迟到20世纪50年代之后才被充分地

契诃夫与《三姐妹》教案教学设计2,标签:中外戏剧作品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在《三姐妹》中,的确如曹禺所说,“不见一段惊心动魄的场面,结构很平淡,剧情人物也没有什么起伏发展”,这是因为,在《三姐妹》里既没有一个贯串性的戏剧事件,也没有一个发生在人物与人物间的持久的戏剧性冲突。

契诃夫说他“违背所有戏剧法规”。他的对于传统“戏剧法规”的重大冒犯,恰恰是在他对“戏剧冲突”的重新认识与重新构建上。 

没有冲突便没有戏剧的经典性定义是黑格尔首先提出来的。黑格尔认为:“戏剧是以目的和人物性格的冲突以及这种斗争的必然解决为中心。”他把不同人物的不同目的与性格的冲突,解释为戏剧冲突的主要内容。但也有人持所谓“意志冲突”说。但无论是“性格冲突”还是“意志冲突”,都属于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而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恰恰是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戏剧冲突的基础。契诃夫作为现代戏剧的前驱人物的一个重要理由,是他用一种全新的戏剧冲突──“人与环境的冲突”──取代了“人与人的冲突”模式。在契诃夫的戏剧中,不是这个人物与那个人物过不去,而是所有这一群人都被他们所处的环境压迫着。在契诃夫戏剧中,人和生活环境永恒地冲突着。 

然而,契诃夫戏剧的这一创新特征,迟到20世纪50年代之后才被充分地意识到,这是因为包括荒诞派戏剧在内的西方现代戏剧的戏剧冲突也是以“人与环境的冲突”为基本内容,从而也更巩固了契诃夫作为20世纪现代戏剧开拓者的历史地位。 

三、关于戏剧情调 

在《三姐妹》里,或者说,在契诃夫的戏剧里,“戏剧情调”比“戏剧情节”还要引人注目。 

从戏的第一幕开始到戏的第三幕结尾,戏剧情调的变化是明显的。第一幕开头是阳光灿烂的春天,三姐妹欢聚在一起,伊林娜过命名日,还有不少军官来助兴,三姐妹心中点燃了“回到莫斯科去”的希望,爱情也在滋长。第三幕结尾是秋风扫落叶的日子,城防军要开拔,爱情落空了,“回莫斯科去”的希望也落空了。三姐妹依偎在一起,一边听着快乐的军乐声,且送那些可能一去不复返的可爱的军人,一边说着那些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台词,好像已经不可分割地融合在秋天的忧郁中了。 

从聚到散,从春到秋,随之变化着的是剧中人物的情绪,积累着的是悲喜交加的诗意情调。 

图森巴赫要去决斗,要去赴死,他来与伊林娜告别,实际上是诀别,但就在这个时刻他发出了最动人的感慨与感悟:“多么美丽的树啊,实际上,在它们身旁的生活也应该是何等美丽啊!……瞧这棵树已经死了,可它还是像其他树一样随风摇摆。我觉得即使我死了,我还是会以某种方式加入到生活里去的。” 

维尔希宁来与玛莎告别,这可能也是诀别,但在这个黯然消魂的时刻,他照样要这样高谈阔论:“生活真是沉重啊,我们中间的多数人看它暗无天日,但应该意识到,它会变得越来越轻松,越明亮。” 

此刻的三姐妹的处境是最最可悲的了,因为不仅心爱的军官已经离开了她们,而且凶悍的嫂嫂还要把她们“扫地出门”。而就在这个似乎是悲剧性的顶点时刻,紧紧依偎在一起的三姐妹却像是女声小合唱似的唱出了乐观主义的生活之歌: 

玛莎啊,你们听听这军乐!他们正在离开我们,有一个人是完完全全地离开了,永远都不回来了,只留下我们独自开始新的生活。应该活着,我们应该活着啊…… 

伊林娜(把头靠在奥尔加胸前)将来有一天,所有的人都能明白,所有这些痛苦都是为了什么,也就不再神秘,但是现在应该活着……应该工作,只是工作!…… 

奥尔加(拥抱两个妹妹)军乐奏得多么欢快,多有朝气啊,让人真想活下去!……可是我们的痛苦,都会化成我们后代人的愉悦,幸福与和平会降临到未来的人间…… 

这种悲喜交集的戏剧情调是富于感染力的。她们优雅地忍受着苦痛,对自己的不幸保持着一种让人感到既甜美又苦涩的审美距离。她们不再拒绝今天的磨难,她们更不放弃对于明天的希望,而我们读者与观众,在与她们一起流泪和感奋的时候,在精神上似乎也与她们一起提升了。探究与实践参考答案 

一、剧中的三姐妹一再说“要到莫斯科去”,但她们终于没有实现这一愿望。结合选段和导读文字,想一想她们的愿望为何没能实现。 

《三姐妹》的主题可以概括为:“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莫斯科”在这里就是“美好生活”的象征。契诃夫是个积极的乐观主义者,他让他笔下的可爱的剧中人物都怀抱着“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都想到莫斯科去”;但契诃夫同时也是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他不可能回避现实生活中的矛盾,他清醒地意识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并把它们表现出来。冷酷的现实、庸俗的环境决定了可爱的三姐妹很难轻易地实现“回到莫斯科去”的愿望。 

二、俄罗斯大戏剧家丹钦科1940年导演《三姐妹》时,指出这个戏的“种子”(即主题)是“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请从选段中找出能表达这一主题的相关台词与段落。 

在第一幕里有奥尔加与伊林娜关于“到莫斯科去”的对话: 

伊林娜到莫斯科去。卖掉房子,结束在这里的一切,到莫斯科去…… 

奥尔加对!尽早到莫斯科去吧。 

在第一幕里还有图森巴赫的这句台词:“如今一个大时代已经来了,有个庞然大物在向我们逼近,就快要向我们刮起一场清新猛烈的风暴,把我们社会的惰性、冷漠、对劳动的鄙视、腐朽的沉闷生活一股脑的卷了去!我要去做工,不超过25年,或者过30年以后,每一个人都要去做工的。每一个人!” 

在第四幕里奥尔加的那段结束全剧的台词:“军乐奏得多么欢快,多有朝气啊,让人真想活下去!……我们的痛苦,都会化为我们后代人的愉悦,幸福与和平会降临到未来的人间……” 

三、曹禺在1936年写的《日出·跋》里,对《三姐妹》,特别是它的尾声表示激赏,他说:“我记起几年前着了迷,沉醉于契诃夫深邃艰深的艺术里,一颗沉重的心怎样为他的戏感动着。读毕了《三姐妹》,我合上眼,眼前展开一幅秋天的忧郁……”试依据各自的阅读经验,结合三姐妹最后偎依在一起说的那些话语以及整个戏剧蕴含的情调,理解曹禺所说的“秋天的忧郁”。 

曹禺“秋天的忧郁”这五个字,把《三姐妹》中蕴涵的契诃夫的戏剧情调很传神地揭示了出来。《三姐妹》的第一幕是春天,三姐妹的情绪很好,就像大姐奥尔加所说:“今儿早上我醒了,看见遍地的阳光,看见春天就快来了,心里一股欢乐的浪潮翻涌起来,真想到咱们的故乡去啊!”她们的故乡是莫斯科。在第一幕里充溢着要回莫斯科去的幸福预感。但到第四幕的时候,三姐妹心里都很清楚,莫斯科她们是回不去了。而这时已是肃杀的秋天。伊林娜说:“现在是秋天,冬天也很快要来了,漫天雪花就要把大地覆盖……”天气凉了,人的心也有点凉了。把人的情绪与时令变化、自然现象放在一起呈现,到了全剧高潮第四幕就出现了“秋天的忧郁”的审美景象。但“秋天的忧郁”并不是悲观的情绪,因为还有对于未来的憧憬在鼓舞着寂寞的三姐妹。所以奥尔加最后“拥抱着两个妹妹”热情地说到:“可是我们的痛苦,都会化为我们后代人的愉悦,幸福与和平会降临在未来的人间……”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中外戏剧作品中外戏剧作品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中外戏剧作品
》《契诃夫与《三姐妹》教案教学设计2》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