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留侯论》表格式导学案3(苏教版高二选修教案)» 正文

《留侯论》表格式导学案3(苏教版高二选修教案)

[10-21 00:01:39]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阅读:68529

概要:主备人:刘锦杰 使用时间:2011年 月 日 使用人:《留侯论》导学案[目标展示]1.积累文言现象和重要知识点2.理解作者“忍小忿而就大谋”的观点及其独到新颖之处。3.分析文章以“忍”字贯串篇,层层议论、逐步深化的说明思路。4.体会苏轼史论汪洋恣肆、雄辩有力的特色。[导学过程]www.88haoxue.com-免费资源站:http://www.88haoxue.com一、导语: 《高祖本纪》中说“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子房”就是张良,是刘邦的军师,为其出谋划策,屡建功业,是东汉的开国元勋。刘邦灭项羽建汉称帝,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大封功臣。高祖说:“运筹帷幄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并让张良选择3万户作为封地。张良不敢接受,曰:“我和帝初见面时在留,把我封在留就可以了”,因此张良被称为留侯。 二、解题 这是作者早年的一篇著名史论,是进献给皇帝以求应试求官的。文章通

《留侯论》表格式导学案3(苏教版高二选修教案),标签: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主备人:刘锦杰      使用时间:2011        日   使用人:

《留侯论》导学案

[目标展示]

1.积累文言现象和重要知识点

2.理解作者“忍小忿而就大谋”的观点及其独到新颖之处。

3.分析文章以“忍”字贯串篇,层层议论、逐步深化的说明思路。

4.体会苏轼史论汪洋恣肆、雄辩有力的特色。

[导学过程]www.88haoxue.com-免费资源站:http://www.88haoxue.com

一、导语:

    《高祖本纪》中说“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子房”就是张良,是刘邦的军师,为其出谋划策,屡建功业,是东汉的开国元勋。刘邦灭项羽建汉称帝,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大封功臣。高祖说:“运筹帷幄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并让张良选择3万户作为封地。张良不敢接受,曰:“我和帝初见面时在留,把我封在留就可以了”,因此张良被称为留侯。

二、解题

    这是作者早年的一篇著名史论,是进献给皇帝以求应试求官的。文章通过对张良的评论,向皇帝和考官显示了非凡的才华。

三、初读课文,积累文言字词。 

1、实词

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见:通“现”,表现,显露)

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折:使……受摧折,使动用法)

郑伯肉袒牵羊以逆(逆:迎接)

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下:居于……之下,谦逊地对待,名词活用为动词)

臣妾于吴者(臣妾:称臣称妾,或充当奴隶)

忍小忿而就大谋(就:成就,完成)

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惊:使……受惊。怒:使……发怒。都是使动用法)

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王:立王,称王,名词活用为动词)

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全:成全)

2、虚词

匹夫见辱(见:被)

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卒:通“猝”,突然)

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安:怎么)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方:正)

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特:只)

句践之困于会稽(之:连接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乃:竟)

3、一词多义)

过:必有过人之节(超过,超越)

    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错)

怪:其事甚怪(奇怪)

      油然而不怪者(以为……怪异,意动用法)

其:非子房其谁全之?(语气副词,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

    此其所以为子房欤(语气副词,表示揣测,相当于“大概”)

所以:所以微见其意者(用以……的方式)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的原因)

四、再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1、读完文章,我们发现《留侯论》没有全面评论他的生平和功业,你能说出文中写了留侯的哪些经历吗?

  

 

补充史实: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大父开地,相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釐王、悼惠王。悼惠王二十三年,平卒。卒二十岁,秦灭韩。良年少,未宦事韩。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良尝间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彊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穀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怒。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语在淮阴事中。(韩信已破齐,使人言曰:“齐边楚,权轻,不为假王,恐不能安齐。”汉王欲攻之。留侯曰:“不如因而立之,使自为守。”乃遣张良操印绶立韩信为齐王。)

      2、纵观这三件事,我们看到了张良精神成长的过程,由此苏轼创造性概括了张良取得成功的主观方面的根本原因——“能忍”的过人之节。你能简要说说文章是怎样以“忍”字贯串全篇的?

    第一段总领全文,提出论题“忍”字,然后作者先说黄石以“忍”教张良,次证以郑伯和勾践的“能忍”而胜,又以刘邦受张良指教“能忍”而胜再证,反复申论,说明“忍小忿而就大谋”是张良辅佐刘邦灭秦楚、兴汉室的关键所在。

    3、张良是一个著名的历史人物,在军事、政治等方面都具有卓越的才能,本文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评论这个人物。文中哪些句子能表现作者的独到见解?

    (1)“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指出黄石公并非“鬼怪”,而是人,是“秦之世有隐君子者”,从人事上对“受书圯上”加以合乎情理的解释,从而否定了司马迁的“神怪论”。

    (2)“且其意不在书。”“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司马迁及其后的众多学者,大多认为黄石公意在授书,即传授《太公兵法》,张良熟读兵法,才能“运筹帷幄”,佐高祖以平定天下;苏轼否定了这种看法,认为黄石公的目的是使张良能“忍”。

[1] [2] [3] [4]  下一页


Tag: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留侯论》表格式导学案3(苏教版高二选修教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