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夜归鹿门歌》课堂实录3

[02-27 14:00:58]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阅读:68783

概要: 【观察者语】 吴春来老师执教的《夜归柴门歌》一课,有诸多值得揣摩之处,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最引人瞩目的是减缩原诗常规教学采用串讲方式,这堂课却独辟蹊径原诗八句,减缩为四句这个教学设计很巧妙减缩后的诗句,仍构成一首“完整”的诗,基本保持了原诗韵味如果减缩后,诗句不连贯,节奏失顿挫,那就另当别论了缩减诗句是一种文字游戏,但游戏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在于引发学习兴趣这样一来,接受性阅读就转变成探究性阅读,研读角度随之转变,问题集中在“这样改行不行”这个问题当然是无疑而问,但其教学价值却不可小觑教学生成过程印证了这一点在学生做出否定回答后,教师辩解道“我看挺好的先看标题‘夜归鹿门歌’,‘山寺钟鸣昼已昏’点明时间‘夜’,‘余亦乘舟归鹿门’ 指明‘归’,最后两句照应‘鹿门歌’”由此引发讨论,逐一解读被删除的诗句这里有一个问题显然是不能回避的,即接下来讨论的是被删除的诗句,那么保留下来的诗句是不是被忽略了?其实,教师的辩解就是对其他四句的解读由此可以看出教学内容取舍精当 其次是这堂课的生成过程预设与生成是相对而言的,这堂课的生成过程呈现出一种“自然”状态这种“自然”状态表现

《夜归鹿门歌》课堂实录3,标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观察者语】

吴春来老师执教的《夜归柴门歌》一课,有诸多值得揣摩之处,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最引人瞩目的是减缩原诗常规教学采用串讲方式,这堂课却独辟蹊径原诗八句,减缩为四句这个教学设计很巧妙减缩后的诗句,仍构成一首“完整”的诗,基本保持了原诗韵味如果减缩后,诗句不连贯,节奏失顿挫,那就另当别论了缩减诗句是一种文字游戏,但游戏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在于引发学习兴趣这样一来,接受性阅读就转变成探究性阅读,研读角度随之转变,问题集中在“这样改行不行”这个问题当然是无疑而问,但其教学价值却不可小觑教学生成过程印证了这一点在学生做出否定回答后,教师辩解道“我看挺好的先看标题‘夜归鹿门歌’,‘山寺钟鸣昼已昏’点明时间‘夜’,‘余亦乘舟归鹿门’ 指明‘归’,最后两句照应‘鹿门歌’”由此引发讨论,逐一解读被删除的诗句这里有一个问题显然是不能回避的,即接下来讨论的是被删除的诗句,那么保留下来的诗句是不是被忽略了?其实,教师的辩解就是对其他四句的解读由此可以看出教学内容取舍精当

其次是这堂课的生成过程预设与生成是相对而言的,这堂课的生成过程呈现出一种“自然”状态这种“自然”状态表现在作品讨论的各个环节讨论是多元对话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意味着教师仅仅是一个教学组织者,更重要的是一个引领者,随机引导教学方向教师的教学机智突出体现在切中肯綮的点拨上

首先是关于“渔梁渡头争渡喧”的解读学生说“写出了渡头的喧闹”问题似乎已经解决了教师追问道“为什么要写渡头的喧闹呢?”学生回答“反衬出山寺的幽静”教师继续追问“仅仅是用动来反衬静吗?”有学生回答“一个‘喧’字描写出尘世的喧闹,这样的情形跟山寺的静形成对照,可以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作者那种超脱的情怀”这就切近了作品的旨意接下来是关于“人随沙岸向江村”的解读这里教学引导有微妙变化,转向朗读重音的探讨学生回应“‘江村’ 和‘鹿门’有突出强调的作用,世人回家,而作者是离家去鹿门,两种不同心情对比,表明了作者的隐逸情怀”这个解读是有瑕疵的,鹿门山是东汉庞德公的隐居故地,也是作者的隐居之所,“归柴门”就是回家关键在于俗世之“家”与隐居之“家”的境界是不同的尽管如此,学生还是抓住了“隐逸”的旨趣

再接下来是关于“鹿门月照开烟树”的解读教师点出“开”字,切中肯綮但关于“开”字的解读却值得商榷一是用散文化的现代书面语言描述古典诗歌意境,近似翻译,冲淡了古典诗歌韵味用现代语言翻译古典诗歌,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较为常见,一些著名诗人和学者也从事过这方面的工作,劳而无功原因是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结晶,翻译成另一种语体或语言形式,无疑是一种“稀释”,犹如陈酿之于与白水二是学生解读有误,“写树像花一样美,朦胧可人一般开放”其实,“开”字是诗眼烟雾笼罩,树木朦胧,转眼间,月光朗照,树影清晰一个“开”字,化静为动,意境全出,诗人脱离喧嚣尘世遁入山林的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这是写客观之景,还是写主观之情呢?关键在那个“开”字,出神入化与其说烟雾笼罩的山林转瞬之间赫然清晰,莫如说诗人的心情豁然开朗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语)

这堂课的精彩之处是关于“岩扉松径长寂寥”的解读教师点出对“寂寥”该如何理解学生回应:“可以做寂静讲,因为这里除了作者外,没有人来居住,‘寂寥’有无奈的意思”教师又问“惟有幽人自来去”的“自来去”是什么意思,学生回应道:“逍遥自在”教师因势利导,“前面你讲他无奈,后面又是逍遥自在,好像有点自相矛盾啊?”学生回应:“他是一个假隐士,其实他没有真正想当隐士”于是展开了关于真假隐士的讨论学生援引了作者的另一首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来印证“假隐士”之说最终由学生归结出:原诗“通过尘世中的人来反衬或对比来写自己的隐逸之路,借景物的描写来抒写自己的生活感受,有隐逸之乐,也有无奈之恨所以比您改写的诗歌更具诗歌味”至此,这堂课戛然而止,首尾呼应

整体而言,这堂课教学设计突破常规,教学过程干净利落

这堂课需要进一步探讨的有两个问题:关于“归隐”和“诗眼”的解读

关于“归隐”求仕与归隐是古代知识分子一种普遍的纠结处境入仕之志在于济世,济世是古代知识分子的政治怀抱,无可厚非所谓“知识分子”,对于现实社会是有担当的,古今皆然从思想层面来说,对中国知识分子而言,儒家与佛老相济,得意之时,信奉儒家,入世为官;失意之时,崇尚佛老,出世归隐从世俗角度看,归隐是古代知识分子的无奈选择,“士”者任官为“仕”,岂有原本就不求上进之“士”呢?归隐是古代知识分子失意之时的生存方式,以此获得精神解脱归隐只是一种生存方式,而不是一种理想追求魏晋以降崇尚佛老,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仕途坎坷者,由隐而仕,乃是“终南捷径”;仕途得意者,或由仕而隐,或边隐边仕,名利双全“穷”“达”二字咫尺天涯,“山水田园诗人”应运而生陶渊明、谢灵运开先河,至孟浩然、王维而滥觞

古代知识分子出世与入世纠结,孟浩然也不例外他隐居一生,却未放弃出仕的热望有其诗为证:“三十既成立,嗟吁命不通慈亲向羸老,喜惧在深衷甘脆朝不足,箪瓢夕屡空执鞭慕天子,捧檄怀毛公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书怀贻京邑同好》)入仕的热望和期待朋友援引的心情在此表露无遗他四十岁北上长安,赢得诗坛盛名,但入仕热望落空于是有激愤之语:“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留别王侍御维》)“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归故园作》)这些诗作清楚表明其归隐乃无奈之举

上面《夜归柴门歌》这堂课中,关于真假隐士的讨论是有课程生成价值的其中有一个深入探究的契机,即学生援引了《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这首诗:“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这是一首投赠之作,希望时任中书令的张九龄予以援引欲渡无舟的慨叹以及临渊羡鱼的情怀,曲折表达了入仕心迹稍感遗憾的是,教师对此虽然有所阐发,但浅尝则止

关于“诗眼”这在上文已经提及,这里稍作阐发诗眼无疑是画龙点睛之笔,但并非能够使诗篇灵动起来的字眼儿都可称为“诗眼”,也并非所有的佳作都有诗眼诗眼是非常态的字眼儿,它对上下文的意义连缀是间接的,凭借这种间接的意义连缀,超越诗歌意象的自然动态,赋予诗歌意象以特殊动态,凸显诗人主观色彩,从而触动读者联想和想象,产生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如《夜归柴门歌》这首诗中,“鹿门月照开烟树”的“开”字,如果是描摹自然状态,可以说成“鹿门朗月照烟树”,“照”也是动态,但上下文的意义连接就直接了,不能触动读者的想象用一个“开”字,就把烟树在月光照射下,由朦胧而到清晰的动态过程凸现出来作者脱离尘世喧嚣,归隐鹿门幽境,顿觉豁然开朗的心境赫然而出这个“开”字足以表明中国古典诗歌情景交融的特征“开”字表面是写眼前之景,其实是写心中之意不是客观的自然描摹,而是主观的情感体验

《夜归鹿门歌》一课教学中,教师意识到了诗眼的存在,问道:“诗歌中‘开烟树’为何用一个‘开’呢?树如何开啊?”学生回答:“其实这里是写树像花一样美,朦胧可人一般开放,表现出作者的喜悦之情”显然,仅就字面而言,“开”不是开放的意思,而是清晰可见的意思遗憾的是学生的这种误读没有得到纠正

总之,这堂课不乏精彩之处,也有明显瑕疵,但瑕不掩瑜


上一页  [1] [2] [3] 


Tag: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夜归鹿门歌》课堂实录3》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