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14、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能力。A项分析不合文意。这项后一句“事奉母亲极尽孝道,使吏部尚书韩康伯之母大受感动,告诫康伯尽快提携此人”与原文“汝若居铨衡,当举如此辈人”不符。原文意思是说:“你如果处在选拔官吏的地位,应举荐像吴隐之这样的人”。原句的下文照应了这句,“及康伯为吏部尚书,隐之逐阶清级,累迁晋陵太守。”这就表明,韩康伯之母告诫康伯日后若能负责选拔官吏,就应该如何,而不是让康伯“尽快”去做,另外,提携的并非确指“吴隐之”一人,而是指“像吴隐之那样的人”。15、答案:(1)每月初得到俸禄,仅仅留下自身口粮,其余全都分开周济亲族,家人绩麻纺线来供给早晚饮食。(2)虽然才学赶不上隐之,但孝顺父母,敬爱父母,敬爱兄长,廉洁奉公仍然没有改变。解析:此题考查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第(1)句重点词为“裁”“悉”“绩纺”等词。“裁”是“才”的通假字,《促织》中有“手栽举”一句,此句的“裁”与它相同。第(2)句重点词为“逮”“替”。“逮”是“及”“赶得上”的意思,“替”是“改变”的意思。附译文: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郡鄄城人。刚成年时就与众不同,具有崇尚廉洁的
《晋书·吴隐之传》详细解析及译文,标签:综合资料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14、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能力。A项分析不合文意。这项后一句“事奉母亲极尽孝道,使吏部尚书韩康伯之母大受感动,告诫康伯尽快提携此人”与原文“汝若居铨衡,当举如此辈人”不符。原文意思是说:“你如果处在选拔官吏的地位,应举荐像吴隐之这样的人”。原句的下文照应了这句,“及康伯为吏部尚书,隐之逐阶清级,累迁晋陵太守。”这就表明,韩康伯之母告诫康伯日后若能负责选拔官吏,就应该如何,而不是让康伯“尽快”去做,另外,提携的并非确指“吴隐之”一人,而是指“像吴隐之那样的人”。
15、答案:
(1)每月初得到俸禄,仅仅留下自身口粮,其余全都分开周济亲族,家人绩麻纺线来供给早晚饮食。
(2)虽然才学赶不上隐之,但孝顺父母,敬爱父母,敬爱兄长,廉洁奉公仍然没有改变。
解析:此题考查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第(1)句重点词为“裁”“悉”“绩纺”等词。“裁”是“才”的通假字,《促织》中有“手栽举”一句,此句的“裁”与它相同。第(2)句重点词为“逮”“替”。“逮”是“及”“赶得上”的意思,“替”是“改变”的意思。
附译文:
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郡鄄城人。刚成年时就与众不同,具有崇尚廉洁的情操,即使每天都进餐仅食豆羹,决不享用非分之粮,粮食没有一点储备,也不谋求不当的来路。十多岁时,遭遇了父丧的痛苦。奉养母亲极为尊重。居家与太常韩康伯为邻,韩康伯的母亲是一位贤良明理的妇人,对韩康伯说:“你如处在选拔官吏的地位,应举荐像吴隐之这样的人。”当韩康伯作了吏部尚书,吴隐之便沿着被清除了的台阶,脱去民服任辅国功曹,转任征虏将军参军。哥哥吴坦之是袁真的功曹,袁真失败,将受牵连遭祸,吴隐之拜见桓温,请求代兄领罪,桓温怜悯并释放了吴坦之。(隐之)于是被桓温赏识,授任奉朝请、尚书郎,接着调升为晋陵郡太守。在州郡廉洁守贫,妻室自担柴草,冬月没有被子,曾经脱下衣服浣洗,没有衣换,只得披着棉絮,勤劳清苦与贫穷庶民无别。广州环围山海,出产珍品异物,一匣宝物,足够几带费用,但这里瘴疫流行,一般人视为畏途。只有家境贫寒在内地无法登上官阶的人,才求补此地长官,所以前后刺史皆多贪财。朝廷打算革除岭南弊端,任用吴隐之为广州刺史。据州二十里,地名石门,有水称为贪泉,饮了它就贪得无厌,吴隐之既到了这里,告诉他的亲人说:“不见可贪的东西,使寸心不乱。越过五岭丧失廉洁,我知道其中原因了。”即往泉水所在处,舀取泉水喝了,并赋诗道:“古人传说这泉水,舀来喝了贪千金,试让伯夷叔齐饮,始终不变廉洁心。”待到广州以后,崇尚廉洁的品行有加无减,日常吃饭不过是蔬菜和干鱼罢了,官备的帷帐器用皆交给外库,当时有人认为他是故意做作,然而他始终不改变自己的做法。帐下人给他送鱼,总是剔下鱼骨留下肉,吴隐之察觉了他们的用意,便加以责罚除名。当卢循侵入南海时,吴隐之督率勉励将士,坚守很久,长子吴旷之战死。卢循攻击达一百余天,翻过城墙放火,焚烧了三千多家房屋,死了一万多人,城于是被攻陷。吴隐之携带家小逃出,打算奔还精都,被卢循截获。刘裕给卢循去信,命送吴隐之还都,过了许久才返回。归途之中,船上装载没有多余资财。到家后,数亩小宅地,篱笆墙垣倾斜败坏,内外茅屋六间,容纳不下妻室子女。刘裕赏赐车牛,又给建造住宅,坚辞不受。后调任为中领军,清苦节约未改常习,每月初领取俸禄,取部分留作自身吃粮用,其余的全分散救济亲族。有时苦难到极点,两日合吃一天的粮,自身常穿布衣且不完整,妻室子女不沾一点俸禄。义熙八年,上书请求退休,九年去世。隐之情操高洁始终不改,经常被颂扬,从做官开始到去世,经常受上级的赏赐和赠予,廉洁之士都以此为荣。他的儿子吴延之更加清廉守节,延之的弟弟和儿子在郡县做官的,常以廉洁谨慎为家门传统,虽然才学不及隐之,但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廉洁奉公却从未改变。
上一页 [1] [2]
Tag:综合资料,综合资料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综合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