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⑤杜作前半首由近说到远,阔大沉雄,千古绝唱,孟作亦在下风。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⑥亲朋无一字相遗,老病有孤舟相伴,各藏后二字,名“歇后句”。题是登岳阳楼,诗中便要见出登楼之人是何身份;对此景作此诗,是何胸次,如此诗方与洞庭岳阳气势相敌。(清黄生《唐诗摘钞》,康熙六十一年是亦山房刻本) ⑦前半写景,如此阔大;五、六自叙,如此落寞,诗境阔狭顿异。结语凑泊极难,转出“戎马关山北”五字。胸襟气象,一等相称,宜使后人搁笔也。(清黄生《杜诗说》。黄山~~1994年版) 三、【鉴赏·探究·练习】讲解 1.第一题 命题意图:了解杜甫诗中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 参考答案:《哀江头》中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主题,如:“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手门,细柳新蒲为谁绿?”“人生有情泪沾臆,江草江花岂终极?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蜀相》中“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又呈吴郎》中“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登岳阳楼》中“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以前学过的杜甫的《春望》、“三吏”、“三别”、《登高》
粤教版选修《杜甫诗五首(又呈吴郎,哀江头,月夜,登岳阳楼,蜀相)》教辅,标签:综合资料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⑤杜作前半首由近说到远,阔大沉雄,千古绝唱,孟作亦在下风。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⑥亲朋无一字相遗,老病有孤舟相伴,各藏后二字,名“歇后句”。题是登岳阳楼,诗中便要见出登楼之人是何身份;对此景作此诗,是何胸次,如此诗方与洞庭岳阳气势相敌。(清黄生《唐诗摘钞》,康熙六十一年是亦山房刻本)
⑦前半写景,如此阔大;五、六自叙,如此落寞,诗境阔狭顿异。结语凑泊极难,转出“戎马关山北”五字。胸襟气象,一等相称,宜使后人搁笔也。(清黄生《杜诗说》。黄山~~1994年版)
三、【鉴赏·探究·练习】讲解
1.第一题 命题意图:了解杜甫诗中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
参考答案:《哀江头》中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主题,如:“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手门,细柳新蒲为谁绿?”“人生有情泪沾臆,江草江花岂终极?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蜀相》中“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又呈吴郎》中“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登岳阳楼》中“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以前学过的杜甫的《春望》、“三吏”、“三别”、《登高》等作品,均是忧国忧民意识的杰作。杜甫往往能从自身感受出发,放眼神州大地,关注民生疾苦,胸怀广阔,忧国忧民,具有崇高的现实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
2.第二题 命题意图:了解“诗眼”基本知识,能用之分析具体作品。
参考答案:从全篇看,“独看”、“双照”为诗眼。“独看”从对面着想,虽只写妻子的“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但自己的“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已蕴含其中;“双照”兼有回忆与希望:感伤“今夜”的“独看”,回忆往日的同看,并把希望寄于不知何时的“将来”。这两个诗眼对全诗主题表达起了关键作用。
3.第三题 命题意图:了解此诗中用对比手法来写今昔情景并表达诗人复杂感情之特色。
参考答案:诗人以“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与“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的今昔不同景象作对比;“同辇随君侍君侧”与“去住彼此无消息”、“一笑正坠双飞翼”与“血污游魂归不得”的杨贵妃的今昔遭遇作对比,揭示了李杨二人的荒淫无度与大祸临头之间必然的因果关系,写得惊心动魄,引人深思。
4.第四题
命题意图:学会用比较的方法鉴赏古典诗歌,并能发表独到见解,提高鉴赏能力。
参考答案:宋人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西清诗话》云:洞庭天下壮观,自昔骚人墨客,题之者众矣……皆见称于世。然未若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则洞庭空旷无际,气象雄张,如在目前。至读子美诗,.则又不然。‘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不知少陵胸中吞几云梦也。”这段话将孟浩然句与杜甫句作了比较,肯定了二者对洞庭湖的广阔景象的赞美俱是神来之笔,孟“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联写出了洞庭湖的广阔的水势和恢弘的气势。上句写湖丰厚的气蕴,仿佛广大的云梦沼泽之地都受其滋养哺育,处处草肥水美,苍绿一片;下句写湖的澎湃浩荡和波涛汹涌的声势,力度惊人,似乎要撼动湖边这一座小小的岳阳城了。杜“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联,写出了广阔无垠的洞庭湖浩浩荡荡、一望无际的壮观景象。湖水无边无垠,东方的吴地和南方的楚地在此相连,水势连天,天地似乎都受其水势蒸腾而日夜漂浮其中。从诗人个人情感来看,孟浩然只写出了个人沉浮和一己得失,诗的结句“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渴望得到援引;杜甫句比孟浩然句更显开阔、博大,不仅写出了洞庭湖壮观景象,诗的结旬“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更显出了诗人博大的胸襟。
5.第五题
命题意图:学习通过对诗句中关键字词的理解,领会诗句的整体含义。参考答案:疾:敏锐;轻:轻快。吞声:失声,不出声;潜行:悄悄地走。自:本来;空:徒然。虽:本来;却:倒是。
上一页 [1] [2] [3] [4] [5]
Tag:综合资料,综合资料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综合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