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综合资料粤教版选修《登临词二首(桂枝香,念奴娇·登多景楼 )》教辅» 正文

粤教版选修《登临词二首(桂枝香,念奴娇·登多景楼 )》教辅

[10-21 00:01:39]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综合资料   阅读:68535

概要: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春天,作者到建康(今南京)和镇江考察形势,准备向朝廷陈述北伐策略。他的《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说:“臣尝疑书册不足凭,故尝一到京口、建业,登高四望,深识天地设险之意,而古今为未尽也。京口连冈三面,而大江横陈,江傍极目千里,其势大略如虎之出穴,而非若穴之藏虎也。昔人以为京口酒可饮,兵可用,而北府之兵为天雄,盖其地势当然,而人善用之耳。臣虽不到采石,其地与京口股肱建业,必有据险临前之势,而非止于靳靳自守者也。天岂使南方自限于一江之表而不使与中国而为一哉?”这就是此词的写作背景。词以议论形势、陈述政见为主.正与此次之行密切相关。2.基本解读这是一首政治色彩非常强烈的登临词。写景、怀古都为议论作准备,在议论中申明了自己鲜明的政见,表现出抗敌报国的迫切心情、坚定立场和昂扬斗志。(主旨)开头两句,直接进入议论。登楼四望,不觉百感丛生,可叹自己的这番心意,又有多少人能理解呢?“此意”,即“恢复意”,总摄全文,全词都是围绕这个主旨展开。与此相关的,还有对南北形势和整个抗金局势的看法。接下二句,从江山形势的奇险引出对“天限南疆北界”这种错误主张的批判。“鬼设

粤教版选修《登临词二首(桂枝香,念奴娇·登多景楼 )》教辅,标签:综合资料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春天,作者到建康(今南京)和镇江考察形势,准备向朝廷陈述北伐策略。他的《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说:“臣尝疑书册不足凭,故尝一到京口、建业,登高四望,深识天地设险之意,而古今为未尽也。京口连冈三面,而大江横陈,江傍极目千里,其势大略如虎之出穴,而非若穴之藏虎也。昔人以为京口酒可饮,兵可用,而北府之兵为天雄,盖其地势当然,而人善用之耳。臣虽不到采石,其地与京口股肱建业,必有据险临前之势,而非止于靳靳自守者也。天岂使南方自限于一江之表而不使与中国而为一哉?”这就是此词的写作背景。词以议论形势、陈述政见为主.正与此次之行密切相关。

2.基本解读

这是一首政治色彩非常强烈的登临词。写景、怀古都为议论作准备,在议论中申明了自己鲜明的政见,表现出抗敌报国的迫切心情、坚定立场和昂扬斗志。(主旨)

开头两句,直接进入议论。登楼四望,不觉百感丛生,可叹自己的这番心意,又有多少人能理解呢?“此意”,即“恢复意”,总摄全文,全词都是围绕这个主旨展开。与此相关的,还有对南北形势和整个抗金局势的看法。接下二句,从江山形势的奇险引出对“天限南疆北界”这种错误主张的批判。“鬼设神施”,极言其险要。然而这样的险要江山,当时的统治者,并没有将它看作进取的凭借,反而错误地认为是天设的南疆北界。这是对当时的当权者的尖锐批判。“一水”三句,指出这样的地理条件,进可攻退可守,正是足以与北方强敌争雄的形胜之地。可惜当朝者,没有这样的见识和胆略。接着借对六朝统治者的批判,来揭露南宋统治者苟安的思想实质是“只成门户私计”。原来他们媚敌主和,都是因为考虑到统治集团中少数人的利益。词锋犀利,鞭辟人里。

过片三句,借对六朝王谢诸人只知洒所谓英雄之泪,却没有抗敌的实际行动的批判,讽刺南宋统治集团中某些人,空有慷慨激昂的言词,而没有北伐的行动。“也学英雄涕”,讽刺辛辣尖刻。下接“凭却江山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对统治者“只成门户私计”进一步批判。他们以为凭着长江天险就可以长保偏安,根本不管中原地区广大民众在侵略者的统治压迫下的苦难。

“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正面申明作者的“登临意”。在词人看来,凭借这样有利的江山形势,正可长驱北伐,无须左顾右盼,应当像当年祖逖那样,中流起誓,收复中原。词锋犀利,意气风发,充分体现了词人豪迈的襟怀和气度。

结拍二句,承上“长驱”,进一步阐明必胜的信心。作者认为,南方不乏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帅才,也不乏披坚执锐、冲锋陷阵的将才,完全有条件战胜北方敌人,应该具有当年谢安那样的胆略和信心,不必顾虑重重。

3.鉴赏要点

领会词中雄辩的议论特色。词中将慷慨纵横的论辩融会于热血激荡的诗情之中,诗情与政论熔为一炉。这是政论的形象化,是形象化的政论。既有鲜明的战斗性,又有强烈的感染力。

4.相关资料

这首词表现了作者卓越不凡的观点和坚定的爱国立场。他坚决要求恢复中原,并指出当前“正好长驱”北伐的胜利前景。向来写怀古词总不免夹杂一些抚今追昔的伤感成分,而这是一个例外。他批判了东晋士大夫悲观、失望的情绪,重申祖逖的中流誓师、义无反顾的决心。这种积极豪迈的精神,在南宋词人中是不多见的。

(胡云翼《宋词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鉴赏·探究】讲解

1.第一题

命题意图:训练复述能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参考答案:(略)

2.第二题

命题意图:学会比较阅读,领会选材的详略与表达主题的关系。

参考答案:《桂枝香》用笔较详,《念奴娇》较略。前者整个上片都是写景,下片还有“但寒烟衰草凝绿”这样的写景句子。而后者只有“鬼设神施”、“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这几句是直接写长江之景。前者用笔较具体细致,后者是用勾勒的笔法。究其缘由,因前者旨在抒情,在抒情中言理;后者旨在谈军事地形,从地形推及军事,从军事形势,推及抗敌的决策。两者都是服从于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的需要。

3.第三题

命题意图:提升对用典手法的理解。

参考答案:《桂枝香》多处用了六朝的故事,有的概括,如“繁华竞逐”、“六朝旧事”,有的具体,如陈叔宝、张丽华事,两处都较具体。其主旨在于总结历史教训,给当朝统治者敲警钟。《念奴娇》用六朝事,有褒有贬。对“王谢诸人”是贬,对“寻取中流誓”(祖逖)和“小儿破贼”(谢玄等)是褒。其主旨是,申明自己反对投降,反对恐金媚金,力主抗金、收复中原的政治主张。


上一页  [1] [2] 


Tag:综合资料综合资料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综合资料
》《粤教版选修《登临词二首(桂枝香,念奴娇·登多景楼 )》教辅》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