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综合资料《与尹师鲁第一书》教案» 正文

《与尹师鲁第一书》教案

[10-21 00:01:39]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综合资料   阅读:68247

概要:《与尹师鲁第一书》 教学目标:介绍宋散文大家欧阳修,并介绍其作品《与尹师鲁第一书》 教学方法:讲座形式,讨论。 教学课时:两课时 一、作者简介 见《六一居士传》。 二、基本解读 这是一封朋友之间的书信。写于宋仁宗景禧三年(1036)秋。这一年因上书论救革新派人士范仲淹,先被贬至郢州。其后欧阳修因《与高司谏书》获罪,被贬夷陵县。这封信是到夷陵县后写的。 前半部分(1~4段),从分别时自己受骗失约说起,详尽地叙述了自己离京赴贬所一路上的情景以及对老朋友的挂念。 后半部分(5~8段),集中恳谈了自己被贬后的思想。一是不后悔自己“极愤而切责”的行为,变为“得罪虽死,不为忘亲”;二是决定直面人生,勇对逆境,既不“戚戚怨嗟”,也不“傲逸狂醉”,向老朋友提示了自己坚守正道,始终不渝的心迹。 三、精华赏读。 1、作者高尚的精神境界。 一是表现为对贬官的态度。作者在信中对尹师鲁袒露了自己对被贬官一事的态度,他认为“路中来,颇有人以罪出不测见吊者,此皆不知修心也。”而好友说的“非忘亲”也是不了解他的内心,他的内心是“得罪虽死,不为忘亲”,虽被贬官,也须“居闲僻处,日知进道而已

《与尹师鲁第一书》教案,标签:综合资料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与尹师鲁第一书》 
教学目标:介绍宋散文大家欧阳修,并介绍其作品《与尹师鲁第一书》 
教学方法:讲座形式,讨论。 
教学课时:两课时 
一、作者简介     见《六一居士传》。 
二、基本解读 
 这是一封朋友之间的书信。写于宋仁宗景禧三年(1036)秋。这一年因上书论救革新派人士范仲淹,先被贬至郢州。其后欧阳修因《与高司谏书》获罪,被贬夷陵县。这封信是到夷陵县后写的。 
前半部分(1~4段),从分别时自己受骗失约说起,详尽地叙述了自己离京赴贬所一路上的情景以及对老朋友的挂念。 
后半部分(5~8段),集中恳谈了自己被贬后的思想。一是不后悔自己“极愤而切责”的行为,变为“得罪虽死,不为忘亲”;二是决定直面人生,勇对逆境,既不“戚戚怨嗟”,也不“傲逸狂醉”,向老朋友提示了自己坚守正道,始终不渝的心迹。 
三、精华赏读。 
1、作者高尚的精神境界。 
一是表现为对贬官的态度。作者在信中对尹师鲁袒露了自己对被贬官一事的态度,他认为“路中来,颇有人以罪出不测见吊者,此皆不知修心也。”而好友说的“非忘亲”也是不了解他的内心,他的内心是“得罪虽死,不为忘亲”,虽被贬官,也须“居闲僻处,日知进道而已”,且告诫他的志同道合者不要仿效那些“被贬者”,“傲逸狂醉,自言我为大不为小”,他自己已严格要求自己,“至今不曾饮酒”,抱着既不悲观也不放纵自己的态度,不要像“前世有名人”那样,“当论事时,感激不避诛死;真若知义者,及到贬所,则戚戚怨嗟,有不堪之穷愁形于文字,其心欢戚无异庸人”,他勉励朋友“慎勿作戚戚之文”,要振作精神,“到县后勤官,以惩洛中时懒慢”。文中的这一系列表白,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气概,凝成一股气韵萦绕于字里行间,这正是作者高尚的精神境界所至。 
二是表现为对友情的珍重。作者于信的开头几段详尽地叙述了自己关切、思念师鲁的心情,他对未能如约相送而遗憾;行程中没有寄信之处不能与师鲁通信而牵挂;本人到荆南后又急于打听师鲁任所郢州的情况;他迫不及待地要“问候”师鲁,打听对方“别后安否?及家人处之如何,莫苦相尤否?六郎旧疾平否?”这些看似生活中的日常琐事,却表现了作者对挚友的生活的关怀,反复的慰藉,细腻、亲切,充满了人情味。 
2、笔调平易自然,亲切委婉。 
此文中不见欧阳修一贯的豪壮磅礴的气势,不见了大开大合的曲折,而代之以反复亲切的慰藉、叮咛,细腻人微的表白、鼓励。作者在文中共用了12个“也”字,使行文非常自然、平易,语气格外舒缓从容,拉家常,叙衷肠,直抒胸臆,委婉动听。作者的措辞也非常注意亲切平易,选用了不少日常生活用词,如白头奴、家兄、家人、老母、米、面、鱼、梨栗、桔柚、大笋、灶门老婢等,这些词语浅白、通俗,可想见作者在写此信时其神态是那么的松弛、自然。另外,作者多用松弛自由的散句,便于明白流畅地表情达意,也增添了行文的平易自然。 
四、参考答案 
第一题 
命题意图:学习作者的概括能力与就事论理,言辞坚定又态度恳切的方法。 
参考答案:全信有三答三疑,其核心内容在于解释自己并非“暗于朋友”,所作所为理智冷静,立场坚定,态度鲜明。 
第二题 
命题意图:体味朋友之间真挚坦率的情感,以平淡自然的笔调加以表现的方法。 
参考答案:(略) 
第三题 
命题意图:掌握“使”字在文言文中的多种用法,尤其注意“使”字之后所省略的宾语。 
参考答案: 
④约使人如河上。 
你吩咐我派人到河边相送。 
②使人惶迫不知所为。 
因而使得我惶恐急忙不知如何是好。 
③使知事有当然而不得避尔。 
使人知道这些事应该承担而不能逃避。 
④使有而一人就之。 
假如仍有这类刑具,有一个人敢于触犯。 
第四题 
命题意图:本题意在综合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整体感知能力。 
参考答案:前日范希文贬官后,与足下相见于安道家。足下诋诮希文为人。予始闻之,疑是戏言;及见师鲁,亦说足下深非希文所为,然后其疑遂决。希文平生刚正、好学、通古今,其立朝有本末,天下所共知。今又以言事触宰相得罪。足下既不能为辨其非辜,又畏有识者之责己,遂随而诋之,以为当黜,是可怪也。夫人之性,刚果懦软,禀之于天,不可勉强。虽圣人亦不以不能责人之必能。今足下家有老母,身惜官位,惧饥寒而顾利禄,不敢一忤宰相以近刑祸,此乃庸人之常情,不过作一不才谏官尔。虽朝廷君子,亦将闵足下之不能,而不责以必能也。今乃不然,反昂然自得,了无愧畏,便毁其贤以为当黜,庶乎饰己不言之过。夫力所不敢为,乃愚者之不逮;以智文其过,此君子之贼也。 
五.相关资料 
(1)赏析与研究资料。 
评《与尹师鲁第一书》 
    景祜三年,欧阳修因写了给高若讷的信,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于十月二十六日到达贬所,集中有《于役志》,详记此行经过。范仲淹被贬时,尹洙官馆闻校勘,他见朝廷敕榜朝堂,戒百官为朋党,即上疏说:“仲淹忠谅有素,臣与之谊兼师友,则是仲淹之党也。今仲淹以朋党被罪,臣不可苟免。”因此被贬为监郢州酒税,先于欧阳修离开开封。 
    这封信是答复尹洙的询问,抒发自己的怀抱。作者把言事得罪,视为固然。说明当事情发生时,他唯一担心的,是责难别人是否太严厉,自己有无邀取正直名声的动机。在自省不疑后,就一切处之泰然,不以迁谪之情萦怀。同时提出在贬所要勤官慎职,不作穷愁的文字,并在此后的往来书信中,建议尹洙继续完成在馆阁时共修的《十国志》,表示“吾等弃于时,聊欲因此粗伸其心”。其目的都在于和同时遭贬的朋友互相鼓励。 
欧阳修评传(节选) 
范仲淹、欧阳修他们向吕夷简之流发动的第一次冲击,由于守旧势力盘根错节把持朝政以及“好疑而自用”的宋仁宗的动摇而受挫。尽管如此,顺乎历史潮流的一方,自有其潜在的优势。 
欧阳修由开封登舟前往贬所途中,先后受到石介、田况、余靖、杨察、杨愈、许元、滕宗谅以及乃兄欧阳晒等亲朋故旧的盛情款待。不过,他们对传主遭贬的认识与理解上存在差异,同情、安慰者有之,惊骇、赏叹者亦有之。对此,欧阳修在《与尹师鲁第一书》里作了全面的表述。当初之所以写信给高司谏,是“发于极愤而切责之”,并非以“责人大深”来哗众取宠、沽名钓誉,因此人们不必“凉骇”;“往时砧斧鼎镬,皆是烹斩人之物,然士有死不失义,则趋而就之,与几席枕藉之无异”。 

[1] [2]  下一页


Tag:综合资料综合资料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综合资料
》《《与尹师鲁第一书》教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