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综合资料鲁人版选读《廉颇与蔺相如》教案及练习» 正文

鲁人版选读《廉颇与蔺相如》教案及练习

[10-21 00:01:39]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综合资料   阅读:68136

概要: 提示:为后文廉颇自恃功高,鄙视蔺相如的出身、不服蔺相如官职在自己之上埋下伏笔,为刻画廉颇勇于改过、蔺相如先国家后私仇的形象做了铺垫。 2. “完璧归赵”的故事,历来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清王世贞《蔺相如完璧归赵论》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认为这是天意。司马迁在字里行间对蔺相如是充分肯定的,他肯定了蔺相如哪些方面?结合战国时期的历史事实,运用你学过的历史知识,你认为蔺相如能完璧归赵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提示:①司马迁肯定了蔺相如的充分分析秦赵形势的智慧,机智灵活的应变能力,不惧死亡勇于面对强秦的胆识,捍卫赵国尊严的忠心。 ②(各抒己见,自圆其说。) 3. 渑池会中,蔺相如哪方面的品质表现得更充分? 提示:不畏强暴,捍卫赵国尊严。 4. 将相和的故事表现了廉颇、蔺相如怎样的品质? 廉颇:率直坦诚,勇于改错。 蔺相如:国家利益为上,个人恩怨次之,识大体,顾大局,宽容待人。 5. 本文写了三个故事,都以蔺相如为主,但都扣紧了廉、蔺二人,请结合文本加以说明。 提示:完璧归赵中,当秦提出换和氏璧时,廉颇并没有置身事外,而是积极与赵王商议,想

鲁人版选读《廉颇与蔺相如》教案及练习,标签:综合资料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提示:为后文廉颇自恃功高,鄙视蔺相如的出身、不服蔺相如官职在自己之上埋下伏笔,为刻画廉颇勇于改过、蔺相如先国家后私仇的形象做了铺垫。 

  

2. “完璧归赵”的故事,历来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清王世贞《蔺相如完璧归赵论》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认为这是天意。司马迁在字里行间对蔺相如是充分肯定的,他肯定了蔺相如哪些方面?结合战国时期的历史事实,运用你学过的历史知识,你认为蔺相如能完璧归赵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提示:①司马迁肯定了蔺相如的充分分析秦赵形势的智慧,机智灵活的应变能力,不惧死亡勇于面对强秦的胆识,捍卫赵国尊严的忠心。 

    ②(各抒己见,自圆其说。) 

  

3. 渑池会中,蔺相如哪方面的品质表现得更充分? 

    提示:不畏强暴,捍卫赵国尊严。 

  

4. 将相和的故事表现了廉颇、蔺相如怎样的品质? 

廉颇:率直坦诚,勇于改错。 

蔺相如:国家利益为上,个人恩怨次之,识大体,顾大局,宽容待人。 

  

5. 本文写了三个故事,都以蔺相如为主,但都扣紧了廉、蔺二人,请结合文本加以说明。 

提示:完璧归赵中,当秦提出换和氏璧时,廉颇并没有置身事外,而是积极与赵王商议,想方设法,寻找出使之人,然后引出了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在渑池会故事中,在“拔石城”,“杀两万人”的背景下,秦王与赵王会渑池。廉颇和蔺相如一文一武,一内一外,忠心报国,使“秦不敢动”。将相和中更是对两人的言行进行了细致的刻画,几乎是不分侧重。这样,使两个人的故事处处照应,有机结合,扣紧了题目。 

  

6. 试分析作者运用了哪些表达手法、从哪些不同侧面来表现蔺相如的思想性格。 

提示:⑴表达手法 

①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 

②通过对比来刻画人物 

③通过对话描写人物 

④通过动作描写人物 

⑵完璧归赵侧重表现蔺相如的机智、渑池会侧重表现蔺相如的胆识、将相和侧重表现蔺相如胸襟的宽广,这一切都源于对赵国的忠心。 

  

(三)拓展延伸 

1. 依据文本,发挥联想和想象,将“完璧归赵”的故事改编成课本剧。注意矛盾的冲突。 

2. 把“将相和”改编成一个题为《负荆请罪》的故事,注意用插叙的方法交待蔺相如立功的情况,注意描写廉颇的行动与心理。 

3. 从文本中选一个人物,撰写一幅对联概括其行为、性格。 

  

方法指导 

1. 反复阅读培养语感 

2. 结合注释初步翻译 

3. 概括段意揭示中心 

4. 了解作者经历性格 

5. 表达方式把握语言 

6. 找出通假古今异义 

7. 一词多义词类活用 

8. 常见虚词特殊句式 

9. 做成卡片及时翻看 

10. 适当练习延伸拓展 

  

【模拟试题】 

一. 基础知识 

1. 下列各组句中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A. 召有司案图 

     臣愿奉璧往使 

B.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C. 拜送书于庭 

     相如奉璧奏秦王 

D. 卒廷见相如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 

  

2.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使人遗赵王书                送 

    B.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尊重 

C.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问题 

D.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触犯 

  

3.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①: 

A.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C.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D.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E. 宁许以负秦曲 

F. 决负约不偿 

G. 秦贪,负其强 

H.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答(  )和(  ) 

②: 

A.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B. 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C. 则幸得脱矣 

D. 大王亦幸赦臣 

E. 而君幸于赵王 

F. 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答(  )和(  ) 

③: 

A. 引以为流觞曲水 

B.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C. 已稍凌迟至于鞭垂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 

D.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E. 公子引侯生坐上坐 

F. 相如引车避匿 

G. 敢竭鄙怀,恭疏短引 

H. 引赵使者蔺相如 

I. 曹军不利,引次江北 

J. 曹引军从华容道步走 

答(  )和(  ) 

  

4.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所给例句加点的词相同的一项是 

    ①例句: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综合资料综合资料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综合资料
》《鲁人版选读《廉颇与蔺相如》教案及练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