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综合资料《子刘子自传》教案3» 正文

《子刘子自传》教案3

[10-21 00:01:39]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综合资料   阅读:68770

概要:《子刘子自传》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问题设置,培养学生借助注释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通过对作者人生轨迹的解读,理解作者的思想与精神。 教学安排: 一.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二.提出问题,并作探讨。 1.一般来讲,古代男子的理想可能是什么? “仕” 2.“仕”之后,更高的理想可能是什么? 进一步“仕”,且“达则兼济天下” 3.作者是否具有这些理想? 是。有文中琳琅满目的官名为据 4.作者担起这些理想时,肩上有无更多一层重负? 应有。首段所记之祖先,无一人不为官。作者可能承担着家族期望,一如《项脊轩记〉中的归有光。 5. 作者是否实现了这些理想? (1) 初步讨论,强调以文本信息为理据。 (2)提示:找出文中作者就任官职的动词,分别用词语与坐标系曲线描述作者的仕途。(两同学上黑板演示) (3)在学生板书的动词中点出显现职位升降的关键词语。 调 擢 改 出 贬 (诏)征 (复)授 入 转 移 (4)用坐标系曲线描述作者的仕途: 官职

《子刘子自传》教案3,标签:综合资料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子刘子自传》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问题设置,培养学生借助注释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通过对作者人生轨迹的解读,理解作者的思想与精神。  
教学安排:  
一.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二.提出问题,并作探讨。  
1.一般来讲,古代男子的理想可能是什么?  
“仕”  
2.“仕”之后,更高的理想可能是什么?  
进一步“仕”,且“达则兼济天下”  
3.作者是否具有这些理想?  
   是。有文中琳琅满目的官名为据  
4.作者担起这些理想时,肩上有无更多一层重负?  
   应有。首段所记之祖先,无一人不为官。作者可能承担着家族期望,一如《项脊轩记〉中的归有光。  
5. 作者是否实现了这些理想?  
  (1) 初步讨论,强调以文本信息为理据。  
(2)提示:找出文中作者就任官职的动词,分别用词语与坐标系曲线描述作者的仕途。(两同学上黑板演示)  
(3)在学生板书的动词中点出显现职位升降的关键词语。  
   调  擢  改  出  贬  (诏)征  (复)授   入  转  移  
(4)用坐标系曲线描述作者的仕途:  
          官职  
                  A  
                          B    C  
                                         
             年龄  


A=改屯田员外郎--出为连州  
B=诏征--复授连州  
C=追入--转苏州刺史  
(5)用词语描述作者的仕途:  
命途多舛  宦海沉浮  多贬  多外放  终不得志……  
(6)读末段,指出最见作者感慨之语句  
“天与所长,不使施兮。”  
作者之所欲“施”=?  
    =作者的理想:“仕”,且“达则兼济天下”  
   分析作者首次被贬的原因:“永贞改革”(自春至秋,其所施为,人不以为当非)  
   指出“永贞改革”措施之一:废宫市。结合白居易《卖炭翁》所述“宫市”之害,  
进一步理解作者之政治理想及其理想不能实现之痛。  
6.再读末段,体会作者的另一种感慨  
     “人或加讪,心无疵兮”  
(1)结合中国传统文人的“风骨”,揣测作者后两次仕途失意(B=诏征--复授连州  
C=追入--转苏州刺史)的原因。  
(2)初步讨论之后,赏析刘禹锡的两首诗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刘禹锡  
紫陌红尘拂面来, 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 尽是刘郎去后栽。  
与“君子所爱”之梅兰菊荷比较,桃花似更显其俗艳,可见作者轻蔑讥讽之意,据说写下此诗,是作者“诏征--复授连州”的原因之一。

再游玄都观  
刘禹锡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由后两句读出作者的不屈精神,据说写下此诗,是作者“追入--转苏州刺史”的原因之一。  
(3)读作者《再游玄都观》之序文  
予贞元二十一年为屯田员外郎时,此观未有花。是岁出牧连州,寻贬朗州司马。居十年,召还京师,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如红霞,遂有前篇,以志一时之事。旋又出牧,于今十有四年,复为主客郎中。重游玄都观,荡然无复一树,唯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游。  
结合“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一句,凭吊刘禹锡二十三年矢志不移的耿介之气。  
三.作业:选刘禹锡诗一首,抄写并评析,尽量做到“知人论世”。



Tag:综合资料综合资料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综合资料
》《《子刘子自传》教案3》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