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陌生化的创作 ——我看蔡楠的《无鸟之城》苏微微 蔡楠的《无鸟之城》,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新意盎然的画面,虽然它写的是“环保”这一常见的热门话题,但读来却无丝毫乏味感,反而觉得它分外新颖、发人深省。因为它不同于一般的情节式微型小说,而是怪诞的非情节的微型小说。作者采用的是陌生化的创作方法,使读者对熟悉的题材产生陌生的美感,并在一睹为快的阅读过程中进行更高层次的领悟与反思。 《无鸟之城》写的是文学青年蓝海洋因为“城市没有鸟儿”,产生变作鸟儿的愿望,并百经磨难才变成鸟儿,本以为这就是自己“对这个世界至少是对这个城市的贡献”,结果却被人打中,成了人鸟之后又被展出。作品通过人与鸟的复杂关系,来展现它令人回味无穷的艺术魅力。它不仅仅是对生活细节的简单的逼真描摹,而且通过想象、变形、幻化,刻意制造出一种读者鲜见的生活形态。也就是说,它具有陌生化特点,且属于怪诞式的非情节式微型小说。关于非情节式微型小说的艺术内涵,刘海涛教授在《历史与理论:20世纪的微型小说创作》中说到,“这一类的微型小说几乎没有什么完整的情节,或者即使有情节也不是以铸
陌生化的创作——我看蔡楠的《无鸟之城》,标签:综合资料大全,http://www.88haoxue.com陌生化的创作
——我看蔡楠的《无鸟之城》
苏微微
蔡楠的《无鸟之城》,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新意盎然的画面,虽然它写的是“环保”这一常见的热门话题,但读来却无丝毫乏味感,反而觉得它分外新颖、发人深省。因为它不同于一般的情节式微型小说,而是怪诞的非情节的微型小说。作者采用的是陌生化的创作方法,使读者对熟悉的题材产生陌生的美感,并在一睹为快的阅读过程中进行更高层次的领悟与反思。
《无鸟之城》写的是文学青年蓝海洋因为“城市没有鸟儿”,产生变作鸟儿的愿望,并百经磨难才变成鸟儿,本以为这就是自己“对这个世界至少是对这个城市的贡献”,结果却被人打中,成了人鸟之后又被展出。作品通过人与鸟的复杂关系,来展现它令人回味无穷的艺术魅力。它不仅仅是对生活细节的简单的逼真描摹,而且通过想象、变形、幻化,刻意制造出一种读者鲜见的生活形态。也就是说,它具有陌生化特点,且属于怪诞式的非情节式微型小说。关于非情节式微型小说的艺术内涵,刘海涛教授在《历史与理论:20世纪的微型小说创作》中说到,“这一类的微型小说几乎没有什么完整的情节,或者即使有情节也不是以铸造情节链为艺术重点,或者它铸造的是一种与传统的情节有着殊然不同风貌的变形情节”。怪诞式微型小说是通过变形性的形象来达到形象外的艺术抽象,即通过对特殊的人和某个特殊的事的说明和评价而走向它的艺术抽象。《无鸟之城》通过对人变成鸟,又被抓入鸟笼被展出这么特殊、怪异的事,来说明人——鸟——人的关系,即环保问题的严峻性。《无鸟之城》的陌生化创作方法,具体体现在:
一、非常式的叙述手法。
我们都知道,卡夫卡的《变形记》用相当特殊的怪诞形象,表达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自私冷酷关系。蔡楠的《无鸟之城》也采用了怪异和荒诞、夸张写法和想象、变形、幻化的艺术手段。比如,蓝海洋想飞的“念头越积越大,便膨胀成了渴望的气球。渴望的气球长出了蓝海洋的胸膛,蓝海洋就觉得他有试着飞翔的必要了。”这就是夸张写法。又如蓝海洋长出翅膀的细节以及他的被捉被展,都是极其荒诞的讽刺,令人在惊讶之余又啼笑皆非,作品的讽刺意味也就不言自明:人们污染环境的后果就是害了自己。
二、非常态的叙述内容。
《无鸟之城》是纪实与怪诞的结合。小说中既有对现实生活情况的描写,如对鸟儿生存环境的交代,蓝海洋首次失败的飞翔时的情况及人民的反应。另外,也有怪诞的细节描写。如蓝海洋首次飞翔失败后竟成了驼背;驼背又变成肉芽;肉芽又长成翅膀;他这“异类”对鸟儿们的惊吓;他这一人鸟的被捉、被卖与被展。可以说,《无鸟之城》采用了变形和幻想的艺术手段,在情节的铺写过程中运用怪诞细节单元,形成了纪实与怪诞相合的半怪诞式作品。
三、非常见的人物心理活动。
文中说道,城里无鸟,蓝海洋想:“这个社会人太多了才不会被重视,鸟儿又太少了才让人如此企盼,什么时候自己能变成一只鸟儿,飞出这笼子一样的楼房呢?”,他没有因无鸟想到原因,而想到人多不被重视,又想自己变成鸟离开笼子般的楼房,真是怪异的幻想!但这也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从而引出了精彩的下文。而最为发人深省的,是小说的最后一句,“当初要知道是这种结果,我何必要想到飞呢?”这便由蓝海洋的心理活动,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人类保护自我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保护环境,绝之则自绝。
综上,作者的奇思妙想,大胆突破以及无所顾忌的讽刺夸张,使《无鸟之城》大放异彩,从而使保护环境这一主题更为鲜明深刻,让读者在微笑中去好好反思。
上一篇:蔡楠《无鸟之城》原文阅读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