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佛理禅趣》学案3(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 正文

《佛理禅趣》学案3(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

[10-21 00:01:39]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阅读:68401

概要:佛理禅趣 学案1. 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A、慧能一闻,言下便悟。 言下:一言之下,顿时B、若住此间,有人害汝。 住:停留C、法即一种,见有迟疾。 见:见性,悟彻清净的佛性D、法无顿渐,人有利钝。 利:锋利2.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有人害汝,汝即须速去。 法即一种,见有迟疾。B、法即一宗,人有南北。 见迟即渐,见疾即顿。C、如为六代祖 衣将为信禀D、法以心传心 何以渐顿?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①衣将为信禀,代代相传。②其夜受法,人尽不知。③世人尽传南能北秀 ④唤慧能堂内,说《金刚经》4. 佛教与 、 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5.佛教史上 朝禅宗六祖 弘法的《 》是汉人高僧所著的唯一被尊为“经”的著作。它确立了唐以后中国禅宗发展主流的基本框架,把“ , ”的禅宗推倒了一个新的高峰,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6.佛教信徒总是言必称“佛”。狭义的

《佛理禅趣》学案3(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标签: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佛理禅趣  学案

1. 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A、慧能一闻,言下便悟。    言下:一言之下,顿时

B、若住此间,有人害汝。    住:停留

C、法即一种,见有迟疾。    见:见性,悟彻清净的佛性

D、法无顿渐,人有利钝。    利:锋利

2.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有人害汝,汝即须速去。  法即一种,见有迟疾。

B、法即一宗,人有南北。   见迟即渐,见疾即顿。

C、如为六代祖          衣将为信禀

D、法以心传心          何以渐顿?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

①衣将为信禀,代代相传。②其夜受法,人尽不知。

③世人尽传南能北秀      ④唤慧能堂内,说《金刚经》

4. 佛教与         、        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5.佛教史上    朝禅宗六祖      弘法的《      》是汉人高僧所著的唯一被尊为“经”的著作。它确立了唐以后中国禅宗发展主流的基本框架,把“         ,         ”的禅宗推倒了一个新的高峰,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6.佛教信徒总是言必称“佛”。狭义的“佛”是指两千多年前诞生在印度的           ,广义的“佛”是指大千世界所有       的共称。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坛经》是佛教史上唯一被尊为“经”的著作,它确立了唐以后中国禅宗发展主流的基本框架。

B、弘忍选择慧能作为禅宗六祖,是因为他所作的偈子更彻底的体现了佛教“空”的思想,符合禅宗提倡的心性本净、佛性本有的观念。

C、“慧能一闻,言下便悟。” 一方面说明慧能对于佛法的悟性之高,另一方面也符合禅宗“当令自悟”的传法宗旨。

D、课文虽选自佛经,却没有其他佛经那种拗口的语言和繁琐的经义,语言浅显且富有趣味。

8.下面对课文《南能北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南能北秀”是人们对弘忍死后禅宗所形成的南北二宗的称呼。这种划分的依据,一是地域的不同,二是悟道方式的不同。

B、“南能北秀”虽然南北地域不同,但他们的师承实际上是一致的,都是弘忍所传的禅法。在对于人的心性认识上,他们也是一致的,即都认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不变的真性,而众生因迷妄颠倒不能觉悟。

C、“南能北秀”的悟道方式虽然侧重点不同,却是互为补充的,即“法即一种,见有迟疾,见迟即渐,见疾即顿”。因此禅宗南北两宗始终是和谐发展,共同进步的。

D、法本身没有顿渐之分,因为人的根器利钝不同,觉悟之前的过程和方式才有了不同。所以,领悟力差的可以通过渐修使其慢慢领悟,而领悟力强的则可以引导其瞬间领悟,也就是说要因材施法。

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慧能一闻,言下便悟。其夜受法,人尽不知。

②自古传法,气如悬丝。

③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渐顿。

10.阅读教材《百喻经》六则(44页),翻译下列句子。

①【愚人食盐】如彼愚人,以盐美故而空食之,致令口爽,此亦复尔。

②【渴见水】见热时焰,谓为是水,即便逐走至辛头河。

③【入海取沉水】诣市卖之,以其贵故,卒无买者。

④【尝庵婆罗果】我今当一一尝之,然后当取。若但尝一,何以可知?

⑤【诈言马死】便以血污涂其面,诈现死相,卧死人中。

⑥【驼瓮俱失】既复杀蛇,而复破瓮。如此痴人,世间所笑。

11.两千多年的佛教传播,在汉语词汇系统中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积淀,丰富了我们的汉语词汇。今天我们使用的很多词语和成语,都来自佛经。如:“世界”“信心”“烦恼”“生老病死”“半斤八两”等,许多歇后语、俚语,如“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远来的和尚会念经”等,也是佛教世俗化后的产物。请查阅相关资料,仿照示例,从教材47页第二题所给成语中任选四个,完成下表。   

答案

1、【答案】D、利:敏捷,聪明   

2、【答案】C  (A、第一个“即”为“即刻”;第二个 “即”为“虽然”。B、第一个“即”为“虽然”;第二个 “即”为“就”。C、两个“为”都是“是,就是”。D、第一个“以”为“介词,用”;第二个 “何以”为“为什么”。)

3、①信禀:信物,凭信   ②受:接受   ③传:流传   ④说:解说   

4、基督教、伊斯兰教

5、唐朝  慧能  《坛经》 “不立文字,直指人心”

6、释迦牟尼,觉者(智者)

7、A,A项“唯一”前还应加修饰语 “汉人高僧所著”。

8、C www.88haoxue.com-免费资源站:http://www.88haoxue.com

【解析】南北两宗虽然有许多相同点,但其法统的争夺却非常紧张:“顿渐门下,相见如仇仇,南北宗中,相敌如楚汉”。它们不是和谐发展,共同进步的。

9、①慧能一经传授,顿时就领悟了佛法。当天夜里接受训导,别人都不知道。

②自古传授法器,都是很危险的事情,就想生命悬在发丝上一样。

③佛法本身没有顿和渐的区别,但是因为人的根器有敏捷和迟钝的区别,所以才有了渐、顿之称。

10、略



Tag: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佛理禅趣》学案3(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