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湖南省蓝山二中《第五单元 佛理禅趣》教案2» 正文

湖南省蓝山二中《第五单元 佛理禅趣》教案2

[10-21 00:01:39]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阅读:68753

概要:问题探究《坛经》的语言有什么特点?《坛经》作为慧能传教说法的记录,语言上有两个特点:一是语言质朴简洁,不尚浮华。禅宗讲究“以心传心”,“不立文字”,因此并不在遣词造句上下功夫,多用当时口语,夹杂一些文言成分,形成了一种雅俗之间的文字风格。比如《慧能受法》一段,对弘忍和尚讲解《金刚经》,一笔带过,就直接写出结果“慧能一闻,言下大悟”。一方面说明慧能对于佛法的悟性之高,另一方面语言简洁有力,符合禅宗“当令自悟”的传法宗旨。再如《南能北秀》中,“法即一种,见有迟疾,见迟即渐,见疾即顿”一句,运用整齐的文言,又夹杂白话成分(比如“一种”这种数量词组,在文言中是不多见的),质朴简洁,对“何以渐顿”的问题作了辩证的分析。二是善于运用譬喻。比如《慧能受法》中“自古传法,气如悬丝”一句,用气息悬在丝线上比喻危险的境地,非常形象。4、 作业布置:1、 阅读《百喻经》六则。2、 自读《阅读指南》。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2.了解《坛经》和《百喻经》的语言特色,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3.批判地继承佛教思想对于现代社会人生的启示意义。教

湖南省蓝山二中《第五单元 佛理禅趣》教案2,标签: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问题探究

《坛经》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坛经》作为慧能传教说法的记录,语言上有两个特点:一是语言质朴简洁,不尚浮华。禅宗讲究“以心传心”,“不立文字”,因此并不在遣词造句上下功夫,多用当时口语,夹杂一些文言成分,形成了一种雅俗之间的文字风格。比如《慧能受法》一段,对弘忍和尚讲解《金刚经》,一笔带过,就直接写出结果“慧能一闻,言下大悟”。一方面说明慧能对于佛法的悟性之高,另一方面语言简洁有力,符合禅宗“当令自悟”的传法宗旨。再如《南能北秀》中,“法即一种,见有迟疾,见迟即渐,见疾即顿”一句,运用整齐的文言,又夹杂白话成分(比如“一种”这种数量词组,在文言中是不多见的),质朴简洁,对“何以渐顿”的问题作了辩证的分析。二是善于运用譬喻。比如《慧能受法》中“自古传法,气如悬丝”一句,用气息悬在丝线上比喻危险的境地,非常形象。

4、    作业布置:

1、  阅读《百喻经》六则。

2、  自读《阅读指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了解《坛经》和《百喻经》的语言特色,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3.批判地继承佛教思想对于现代社会人生的启示意义。

教学过程:

5、    导入:

文学常识:百喻经简介

《百喻经》,全称《百句譬喻经》,是古天竺高僧伽斯那撰,南朝萧齐天空三藏法师求那毗地译。《百喻经》称“百喻”,就是指有一百篇譬喻故事,但原经真正的譬喻故事只有九十八篇;之所以称之为“百”,有两种说法,一就整数而言,二是加上卷首引言和卷尾侮颂共为百则。《百喻经》全文两万余字,结构形式单一,每篇都采用两步式,第一步是讲故事,是引子,第二步是比喻,阐述一个佛学义理。它从梵文译成汉文,距今已经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此经一经流传,就受到阅读者的欢迎。

百喻百喻,以百个左右之故事以喻经理。总括本书意趣,要在对治烦恼,劝行布施、持戒、净命、精进、兼明缘生、无我和一乘的道理,所以它是通于大小乘之作。译文笔调朴实而明朗,在我国古籍中可算是优美的一种。笑话里包含佛法,如树叶裹阿伽陀药,希望读者但取佛法的阿伽陀药,而抛弃戏笑的树叶。

6、    课文研读:

看“相关读物”中所选的《百喻经》故事,先尝试翻译,再谈谈对故事寓意的认识。

愚人食盐

这故事原来说的是:修行人适当地节制饮食,少欲知足,是对于身体和修行都有好处的;但一般“外道”却矫枉过正,索性提倡禁食,认为这样就可以得道,因此有断食七天或十五天的,结果影响身体,对修行却没有一点儿益处,这是错误的。那种做法和笨人吃盐一样,是可笑而愚蠢的举动。

去掉这层宗教的外衣,故事也可以这样认识: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和盐一样,适当地添加,可以使生活充满滋味,但太多了就会变得苦涩。比如有人做事淡泊名利固然无妨,但如工作、生活不负责任,他的一生将碌碌无为、一事无成,于国于民均没有任何贡献。这就是说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限度,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也会给弄得很糟。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变成了谬误。

当然,我们也可以认为愚人之所以可笑,在于他的思维出了问题,“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盐毕竟是调味品,它必须依托食物才能起作用,只看到盐能使食物鲜美,就误以为盐是鲜美的,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渴见水

这个故事原来比喻:有些人强词夺理地坚持着怪僻的见解,不近情理,以为佛教戒律很宽泛、很严格,一时不能全部接受,就索性舍弃不受,最终没有得道的希望,那是很可怜也是很可笑的!

在现实生活中,这确实是人惯常的心理。觉得太难了,就干脆不做,浅尝辄止。哪知道渴了就喝,能喝多少是多少,没有人要求你全部喝完。重要的是做好眼前的事,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可以制定长远的目标,但切不可因为目标太远而放弃一切努力。

入海取沉水

这故事原来比喻:要修佛果,不能怕难而生退却之心,如果见异思迁,或者退求小果,结果自失大利,犹如沉香烧成炭卖一样,是非常可惜的。

为了很快卖掉货物,将经过一年辛苦打捞得到的珍贵香料,烧成木炭卖掉,使珍贵稀少的东西变成了廉价普通的东西,原因在于心情急躁,缺乏恒心和耐心,从而失去了理性的价值判断。它告诉我们:凡事如果急于求成,可能会导致“事倍功半”的效果。

尝庵婆罗果

故事中的那个人用“品尝一果,怎知它果甜美”的思路,去“尽尝它果”,导致“一切都弃”的结果。这原本是用来比喻:对待佛家的教理,不知道类推,认为只有自己一一亲身体验,才能相信,最终只能导致什么也得不到。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做事要善于从个别中发现和认识一般,不可能事事都要亲身经历后才能得到真知。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是我们认识现实世界非常有用的思维方式。另外也可以这样认识:实践是非常必要且有效的,然而绝对的实践主义不仅时时碰壁,而且不可能做到。

诈言马死

这个故事原本比喻:现在的人们也是如此,自称善良好心,不吃酒肉,却杀害各种生灵,制造各种痛苦毒害,还虚假地自称善良,实际上暗地里无恶不作,这就像那位谎称马死的愚人。

故事中的那位骑士,因为内心的恐惧,不能参加战斗,只好装死以求保命,这种掩饰自己内心懦弱,保护自身的行为,有时候是难以避免,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危难过后,还要沽名钓誉,那就不应该了。故事抨击了欺诈的人心,指出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着手持佛珠,却心存伪诈之人。

驼瓮俱失

佛教善于将生活现象上升为对人生的理解,这个故事用意不在于指出解决骆驼入瓮办法的愚蠢,而是通过驼瓮俱失的事实,比喻由于违反了禁条,使自己的智慧之路和自我修养都丧失了。

骆驼的头插进了瓮中出不来,要拯救骆驼,势必要打破瓮,而要保全瓮,势必要搭上骆驼,二者必居其一,顾此必然失彼。故事中的人却采取了一个愚蠢的办法,结果两者俱失。这样的事情,现实生活中自然不会出现,但我们也常常面临这种类似的两难局面,由于处理不当,结果也就两者俱失了。比如,考试作弊,可能会侥幸过关,但人格上也就有了一份缺憾,如果被老师发现了,就会受到处分,影响学业。在这种两难的处境下,如果铤而走险,选择了作弊,那么人格的完善和学业就可能两者俱失。这样我们和那个愚人有什么分别呢?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湖南省蓝山二中《第五单元 佛理禅趣》教案2》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