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菩萨蛮》 花明月黯笼轻雾,今霄好向郎边去! 衩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想到即使贵为皇帝搞搞婚外恋也要偷偷摸摸,这可实在令平民如我辈心理稍稍平衡。宋马令在《南唐书》第六卷记载:娥皇病重时,小周后与后主就常常在卧室中乱来,有一次可能是响声太大了吧,娥皇就病恹恹的问道:“可是妹妹在里面吗?”小周后躲无可躲,只得硬着头皮说:“已经在这里很久了。”意思是说生米已经著成熟饭,姐姐看着办吧?大周后的速死,只怕很可能是妒怒攻心,这是李煜即使亲撰诔文,泣血呼号也不足以赎其辜的。李煜二十五岁的时候当了南唐国主,时为宋太祖建隆二年,南唐已经奉宋正朔称臣。李煜当上皇帝后就没有过上好日子,宋太祖不断的迫使他降称江南国主,贬损仪制,改变朝服,降封子弟。他委曲求全,苟且偷安。但是这种屈辱日子也不能持久,他三十九岁的时候,宋遣曹翰出兵江陵,李煜无可再退,才逼上梁山,开始筑城聚粮,戒严抗敌,这是他唯一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与宋对抗,不久战败,他肉袒出降,受宋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时公元九七六年,他四十岁。考李煜一生,他终不改孩童心性。与小周后偷尝
命世才人李后主,标签:教案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菩萨蛮》
花明月黯笼轻雾,今霄好向郎边去! 衩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想到即使贵为皇帝搞搞婚外恋也要偷偷摸摸,这可实在令平民如我辈心理稍稍平衡。宋马令在《南唐书》第六卷记载:娥皇病重时,小周后与后主就常常在卧室中乱来,有一次可能是响声太大了吧,娥皇就病恹恹的问道:“可是妹妹在里面吗?”小周后躲无可躲,只得硬着头皮说:“已经在这里很久了。”意思是说生米已经著成熟饭,姐姐看着办吧?大周后的速死,只怕很可能是妒怒攻心,这是李煜即使亲撰诔文,泣血呼号也不足以赎其辜的。
李煜二十五岁的时候当了南唐国主,时为宋太祖建隆二年,南唐已经奉宋正朔称臣。李煜当上皇帝后就没有过上好日子,宋太祖不断的迫使他降称江南国主,贬损仪制,改变朝服,降封子弟。他委曲求全,苟且偷安。但是这种屈辱日子也不能持久,他三十九岁的时候,宋遣曹翰出兵江陵,李煜无可再退,才逼上梁山,开始筑城聚粮,戒严抗敌,这是他唯一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与宋对抗,不久战败,他肉袒出降,受宋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时公元九七六年,他四十岁。
考李煜一生,他终不改孩童心性。与小周后偷尝禁果,且得意洋洋出诸笔墨,是孩子的恣意妄为;对宋心怀妄想,节节退让而终不知狼子野心欲壑难填,是孩子的一相情愿;在成为阶下囚以后又不能安穷乐苦,念念不忘当日的笙萧霓裳,则又足证其幼稚而不懂世故。他在给江陵旧宫人的信中说:“此间日夕只以泪洗面。”又见徐铉时他相持大哭,默不做声,忽然长叹:“当时悔杀了潘佑李平。”他的不甘于受侮辱受践踏的命运,于此可见。我曾有一句诗云:“即使只剩了一颗牙齿/也要咬断命运的咽喉。”在李煜词作里是不能发现这类怒目金刚的,他只是一味哀叹,终于殒命。读他的词,总觉得眼前有双孩子般澄澈透明的眼睛汩汩下泪,这幻觉令我难过。
一般人都习惯将李煜的词分为前期与后期,前期香艳,后期悲哀。其实透过表面的差异,我们能看到他们更本质的共同点:孩子的放任与纯真。王国维《人间词话》云:“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又说:“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可谓至评。李煜的词还极少用典,绝不晦涩,是真正的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绝不掉书袋,卖弄文采,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云:“毛嫱西施,天下美妇人也。严妆佳,淡妆亦佳,粗服乱头,不掩国色。飞卿,严妆也;端己,淡妆也;后主则粗服乱头矣。”说的正是这种“唯大才能本色”的气度。
同是哀痛亡国,《花间集》里鹿虔扆的《临江仙》云:
【临江仙】
金锁重门荒苑静,
绮窗愁对天空。
翠华一去寂无踪。
玉楼歌吹,
声断已随风。
烟月不知人事改,
夜阑还照深宫。
藕花相向野塘中。
暗伤亡国,
清露泣香红。
倘说鹿虔扆的是文人之词,那么后主的就是赤子之词。鹿虔扆以暗伤亡国托之藕花,无知之物尚且泣露残红,则人之悲惋也可见。但他这曾深意却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这里有转折,有暗示,有寄托,弯子太多,实不如李煜的《浪淘沙》来得痛快:
浪淘沙令 ,
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
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一样的含思凄婉,悲悼万状,但那种一泻千里的气势,又岂是 鹿虔扆所能望其项背。
其实,后主这种任感觉流窜而以直感出之的风格,从他一开始就显露出来。他前期的词也并不都是错金镂彩,如《清平乐》:
别来春半, 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 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 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远还生。
除了一贯的白描,那种清幽也是突出的。俞平伯云:“……以短语一波三折,句法之变化,直与春草之韵味姿态融成一片,外体物情,内抒心象,岂独妙肖,谓之入神可也。”是我见过的最好评论。
后主以赤子之心铸就一生惨剧,也以赤子之心成为一代词人。从李煜开始,词才不再作为酒宴间觥筹交错的附属,而成了可以言志抒情的一种文学体裁,它的主人公,也不再是搔首弄姿的歌女,而是词人自己,王国维说:“词至李后主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这是的确的。在中华文化,李煜的悲剧是中国的幸运,但在李煜,将这一切重荷压在他一个人肩上,却是他的大不幸。他那千古传唱的《虞美人》,在一片光怪陆离中,用血和泪唱出了宋词的第一声。多年以后,赵光义的后人赵佶也以一曲《燕山亭》了结了一个王朝,这是报应,还是历史的循环?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上一页 [1] [2] [3]
Tag:综合教案资料,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综合教案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