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同步作文应试作文趋异三法(高三)» 正文

应试作文趋异三法(高三)

[10-21 00:03:42]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同步作文   阅读:68914

概要: 所谓“思维定势”,指主体在过去知识经验的影响下,由一定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趋向和影响,乃至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那么,要想在立意上做到“避同求异”就必须打破这种思维定势。 比如,当面对“面具”的话题时,大多数同学会选择批评人戴着面具的虚伪。这时你就可以从反面出发,写人戴着面具的无奈,甚至是生活中一些善意的欺骗。对因无奈而戴上面具的人表示理解,对因需要善意欺骗而戴上面具的人表示赞美。毕竟,谁都想真实地活着,戴着面具只是无奈的或善意的选择。如果你听过刘德华的歌,还可以用《难道甜蜜较容易伪装?》做题目。无独有偶,笔者读高中时一次测试,作文题目要求从“熟悉的地方也有景色”和“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两个话题中选一个。当时绝大多数同学都选择了“熟悉的地方也有景色”,因为他们受到了罗丹那句“我们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影响。同学们认为看不到熟悉的地方也有景色就是因为缺乏善于发现的眼睛,从学生们作文的趋同度就可以知道这句话的影响力了,而这句话也的确直接出现在了许多同学的文章中。我当时选择了“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并以《遥远的诱惑》为题写下了这篇文

应试作文趋异三法(高三),标签:同步作文教学,http://www.88haoxue.com

    所谓“思维定势”,指主体在过去知识经验的影响下,由一定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趋向和影响,乃至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那么,要想在立意上做到“避同求异”就必须打破这种思维定势。

    比如,当面对“面具”的话题时,大多数同学会选择批评人戴着面具的虚伪。这时你就可以从反面出发,写人戴着面具的无奈,甚至是生活中一些善意的欺骗。对因无奈而戴上面具的人表示理解,对因需要善意欺骗而戴上面具的人表示赞美。毕竟,谁都想真实地活着,戴着面具只是无奈的或善意的选择。如果你听过刘德华的歌,还可以用《难道甜蜜较容易伪装?》做题目。无独有偶,笔者读高中时一次测试,作文题目要求从“熟悉的地方也有景色”和“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两个话题中选一个。当时绝大多数同学都选择了“熟悉的地方也有景色”,因为他们受到了罗丹那句“我们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影响。同学们认为看不到熟悉的地方也有景色就是因为缺乏善于发现的眼睛,从学生们作文的趋同度就可以知道这句话的影响力了,而这句话也的确直接出现在了许多同学的文章中。我当时选择了“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并以《遥远的诱惑》为题写下了这篇文章,后发于《学语文》。虽然我写的那篇文章除了形式上整齐之外并无太大的特色,但在当时几乎所有学生都选择了“熟悉的地方也有景色”时,此文也算称的上反弹琵琶的佳作了。其实,写这篇文章正是受了汪国真那首诗《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的影响。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要想根除并非易事,而通过读一些哲理短诗来培养作文中趋异思维的方法也的确值得一提。比如木斧的《豆腐》这样写道:

    以为你的性格是软弱:

    一根丝线可以宰割你!

    两个拇指可以捏碎你!

    三分钱便可以买回你!

    待到下如汤锅去接受煎熬:

    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是你!

    最耐得住高温磨炼的是你!

    最有旺盛生命力的是你!

    读晚这首诗以后,你再看到豆腐时将不在是简简单单的豆腐,它会在你的头脑中化为含义丰富的意象。再比如这首哲理诗《伞》:

    当你向别人

    敞开心扉的时候

    别人却在想

    如何抓住你的把柄

    读完这首小诗后,伞在你的头脑中将不再仅仅是一个遮阳避雨的简单工具。其实,多读一些哲理诗是有很大好处的,它的直接作文是可以作为材料用到文章中去,间接作用是可以用来培养自己的趋异思维。

    当然,写出“避俗趋雅”的题目,并不仅仅只有从歌词中选这一种方法;在立意上做到“避同求异”,也并不单单仅能从哲理诗中得到启示。在这里,我仅仅是根据自己的切身体验选取一点来谈罢了。要想写好作文就必须平时多读多写多观察生活。日积月累,自然就能轻轻松松写出好的文章,而不像一位十一岁的小学生所说的:“作文就是憋一憋,憋一憋就出来了。”

          附文章《遥远的诱惑》

    汪国真说过,远方对于我们是一个遥远的诱惑,不是诱惑于美丽,就是诱惑于传说。也许远方的景色不尽如人意,那也是一个美丽的错,到远方去吧,到远方去,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

     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远方是一个遥远的诱惑。难道不是么?有谁不向往着远方。君不见多少莘莘学子掩卷沉思、埋头苦读,他们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实现自己远方的梦想。“万水千山独行,找我登天路径,实现我一生的抱负,摘取梦中满天星。”每一个有志向的人都应该积极响应汪国真的号召:走向远方!

    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远方是一个遥远的诱惑。“安土重迁”的观念也许已在我们心中根深蒂固,“金窝银窝不如自己家草窝”的俗语,也许早已浸入我们的血液。然而,男儿志四方,女儿当自强,为什么不选择走出去?别样的天地定会带给你别样的人生。走向远方,迈着坚实的脚步走向远方!

     也许你见过普普通通的杨树林,却没见过叶如丹的枫林;

    也许你见过蜿蜒盘旋的小溪,却没见过波澜浩瀚的大海;

     也许你见过娇艳欲滴的月季,却没见过如火如荼的茶花;

     也许你见过美丽鲜艳的头巾,却没有见过洁白无暇的哈达。

     朋友,为了你心中的梦想,怀揣着一颗跳动的心脏走向远方。远方有你梦幻中的楼兰新娘,远方有你魂牵梦萦的万里长城。我相信,在遥远的地方,你会踏寻魏晋风骨、越过秦砖汉瓦,你在寻找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同时也会看到虎门遗址,你会了解到我们正是由于闭关自守才会落后。有一首歌唱道:“落后就要被挨揍,永世不能见日头”。走吧,走向远方,这也正是现代文明的呼唤。

    也许远方的景色不尽如人意,那也是个美丽的错。真的,在那漂雨的黄昏、无人的街头,一个游子形单影只地伴着自己的身影前进,那该是一种何等心酸的感觉。也许这个时候你会想到家的温暖,你会有对家的呼唤,你在这时才会懂得熟悉的地方也有景色,可这一切的认知都要在走向远方以后。没有漂泊的人是不会懂得回家的含义的,这同“失去后才懂得拥有”何尝不是同一个道理。基于此,更应该走向远方,去造就一个美丽的错,这难道不也是人生的一道风景线?

     有一个句子,很美:

     一个人踏着樱花寂寞地走过多少小桥?

     不走向远方有怎会有这样雅的诗句?

     叶落归根,这是很自然的法则,就像再坚硬的泥土也注定要风化一样。我很清楚,你终归要回归故里,但那是衣锦还乡,而不是灰头灰脑,自己都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的逃离。

     朋友,我相信你是一个有志青年,那么就请你记住:

     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远方是一个遥远的诱惑。

因为,只有这样有一天你才会觉得“海阔凭鱼越,天高任鸟飞”,只有这样你才能将取之于天然的生命还之于本真的人生。


上一页  [1] [2] 


Tag:同步作文同步作文教学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同步作文
》《应试作文趋异三法(高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