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①师:经理聘用乙记者作为培养对象,第二天布置给他一个任务,采访调查丽水市的轿车动态,并写一篇1200字的调查报告。你们说乙该怎么办?②课件出示采访情况:乙记者经过一天对轿车动态的调查采访,他下午收集了5条信息,上午收集的信息是下午的4倍。③师:你知道了哪些情况?那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④学生提出了两个问题:“乙一天一共收集了多少条信息?”和“上午比下午多收集多少条信息?”教师课件出示学生提出的问题,师引导先解决“求和”问题,再解决“求差”问题。⑤反馈:抓住中间问题(第一步)提问:表示什么意思?⑥比较新旧知识,得出不同和相同点。 师指着板书(包括两块小黑板)问:这边的题目和那边的题目在解题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 小结:其实解题方法一样?都是求和,只是一边是直接相加,而另一边需要先求出其中一个不直接的条件,再相加。(板书课题)⑦“求差”,比较“和与差”的异同,补充课题。学生做题——反馈——观察异同——小结课题[通过及时的巩固练习,学生进一步掌握了几倍求和(差)应用题的解题方法。通过教师的组织比较,深刻巩固了几倍求和(差)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结构特征和
第六册几倍求和(差)应用题,标签:三年级数学教案大全,http://www.88haoxue.com②课件出示采访情况:乙记者经过一天对轿车动态的调查采访,他下午收集了5条信息,上午收集的信息是下午的4倍。
③师:你知道了
哪些情况?那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④学生提出了两个问题:“乙一天一共收集了多少条信息?”和“上午比下午多收集多少条信息?”教师课件出示学生提出的问题,师引导先解决“求和”问题,再解决“求差”问题。
⑤反馈:抓住中间问题(第一步)提问:表示什么意思?
⑥比较新旧知识,得出不同和相同点。
师指着板书(包括两块小黑板)问:这边的题目和那边的题目在解题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
小结:其实解题方法一样?都是求和,只是一边是直接相加,而另一边需要先求出其中一个不直接的条件,再相加。(板书课题)
⑦“求差”,比较“和与差”的异同,补充课题。
学生做题——反馈——观察异同——小结课题
[通过及时的巩固练习,学生进一步掌握了几倍求和(差)应用题的解题方法。通过教师的组织比较,深刻巩固了几倍求和(差)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结构特征和解题方法。基础知识进一步得到落实。]
2、了解采访信息
①师:刚才大家齐心协力为乙献计献策,使他顺利完成一天的采访。我们一起来看看他采访得到的一些信息吧。[课件出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去年全市轿车市场卖出7864辆轿车,今年将会降价,估计今年卖出的轿车是去年的2倍。两年一共会卖出多少辆轿车?………………………………( )
① 7864×2 ② 7864×2+7864 ③ 7864×2-7864 ]
②要求:默读题目;选择好用手势表示;手先放在桌板下,听口令再放出来。
③反馈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整个课堂达到了又一个高潮。
教师先请选②的学生说理由(两三个学生),再问:要是使①对的话,该怎么办?要是使③对的话,又该怎么办?——这时学生的回答几乎形成了辩论赛。
上一篇:第六册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