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在巧妙中养成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教学反思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培根) 苏教版教材编写内容的一大特色和亮点,就是“习惯篇”,它贯穿于全套教材之中,分阶段分重点地培养小学生某一方面的学习习惯,落实了《语文课程标准》对学习习惯培养的目标要求,使小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所有学科的学习与发展。习惯教育是时下很流行、很经典的话题,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真正要求教师做到言传身教。 所以,作为开篇之课,我不敢懈怠。我知道,首先要上好,让学生注意好,其次,要在以后的点滴学习过程中反复提醒好,反复抓好,由思想到行动,由认识到内化,由提醒到自觉。一、在课堂中咀嚼出滋味 首先要让孩子知道,本学期该注意的习惯有哪些?为什么要养成这样的习惯?它们好在哪里? 1、出示习惯,交流理解 板书:勤于朗读背诵 乐于课外阅读读给孩子听,让孩子们谈谈自己的理解,可以通过举例子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2、借助图画,行动诠释 指导孩子仔细观察每一幅图画,了解图上画的有谁,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他们会想什么。接着引导孩子回忆,平日里谁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比较突出的
在巧妙中养成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教学反思,标签: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在巧妙中养成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教学反思
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培根)
苏教版教材编写内容的一大特色和亮点,就是“习惯篇”,它贯穿于全套教材之中,分阶段分重点地培养小学生某一方面的学习习惯,落实了《语文课程标准》对学习习惯培养的目标要求,使小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所有学科的学习与发展。习惯教育是时下很流行、很经典的话题,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真正要求教师做到言传身教。
所以,作为开篇之课,我不敢懈怠。我知道,首先要上好,让学生注意好,其次,要在以后的点滴学习过程中反复提醒好,反复抓好,由思想到行动,由认识到内化,由提醒到自觉。
一、在课堂中咀嚼出滋味
首先要让孩子知道,本学期该注意的习惯有哪些?为什么要养成这样的习惯?它们好在哪里?
1、出示习惯,交流理解
板书:勤于朗读背诵 乐于课外阅读读给孩子听,让孩子们谈谈自己的理解,可以通过举例子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2、借助图画,行动诠释
指导孩子仔细观察每一幅图画,了解图上画的有谁,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他们会想什么。接着引导孩子回忆,平日里谁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比较突出的。然后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进行模仿,让他们在形象中学,在模仿中内化,在实践中强化对习惯的认识。
3、情境演说,深化认识
给出几个情境,请孩子来说说谁做得好,为什么?请孩子来说说应该怎么做,为什么?在提问的过程中,在回答的过程中,就是一个极好的巩固过程,教师除了认真对待孩子的答案之外,更应该及时提醒孩子此刻的做法的成功与不妥,帮助孩子深化认识。
(感慨:在课堂中,情况是良好的,其实在过去的半年时间里,大部分孩子就已经养成了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所以,这次的教学实际上是一次提醒,也是一次补充。当然,也有不足的地方,还有一部分孩子不能够坚持阅读,或者不能认真进行课外阅读,这学期要继续做好课外阅读的加强与指导。)
二、在学习中认识到重要
徐之诚老师说:“我们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安排在教材开篇的位置,只是为了表示这个板块在我们教材整个体系中的作用和位置。它是独立的,但绝对不是孤立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仅体现在教材开篇的几幅彩图中,还体现在课本编写的方方面面,渗透在课本编选的课文中。在使用这套教材的时候,只有把这些相关的内容都有机地联系起来,才能看到这个板块的完整的结构,我们的编排意图才能得到体现,我们的课程目标才能得以实现。”所以,我们的开篇之课并不因为它处在开头就即刻结束,习惯的养成要与后面的课文教学紧密联系起来,因为我们的课文可谓是包罗万象、体裁丰富多彩,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载体,同时又是向学生渗透习惯教育的素材。
这是我必做的打算。
三、在评奖中内化为习惯
一位哲人说得好:“一个热爱生命的人,不再靠自己,而是靠他所爱的东西活着。”如何让孩子乐于接受这样的习惯,逐步养成之。我采用了比赛的方式:我班共有6个学习小组,对待每个组、每个孩子,都有一套奖惩分明的加扣分制度,其中习惯就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让孩子们在比一比中品尝成功的喜悦,在赛一赛中找到自己努力的目标,同时,也在监督与公平中不断强化着自己的习惯行为。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与做法,每一位智慧的老师都有自己一套独特的适合自己的方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总之,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会受益终生!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教后反思
众所周知,习惯对于孩子的重要性,苏教版教材也在每册书的开篇就安排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我从不敢懈怠。针对班级实际情况,我一改传统式的看图说话、模仿操练,以学生朗读活动替而代之,教学中,我让学生从全册书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篇去练习朗读。在朗读活动中贯穿读书姿势的训练与读书品质的培养,学生的兴趣也随之高涨,朗读能力也在自己练习与欣赏同伴中不知不觉提高了。
在教学背诵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自愿报名上台背诵课文。一开始,孩子们觉得难为情,在我的鼓励下,有两名学生上台背诵了,而且背得声情并茂,兴趣被大大激发了,其余学生也跟着要求上台背诵,课堂气氛显得轻松而活跃。
当然,课堂上我们只能教学朗读背诵的方法要求,课题中的“勤于”两字要在课后落实。所以,习惯养成功夫在课外。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教后反思
孩子们上了一年的学,对有些习惯已经牢记于心,并能用语言将其表达出来,对之前的学习掌握得较好。而这次的“习惯篇”要让孩子们养成“勤于朗读背诵”和“乐于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因此,在教之前,我认真通读了教材,作了简单的梳理。把朗读背诵的习惯作为重点来上,除了让学生观察书上的几幅插图外,我还让孩子们在书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篇课文去练习朗读,这样,他们在选择中也会不知不觉地进行朗读了训练,孩子的兴趣也随之高涨,朗读能力也在自己练习与同伴合作中不知不觉得到了提高。
另外,在教学中,也告诉学生,朗读时,光读也不行,应该带着思考去读,每次训练时,提醒学生要养成身正、肩平的读书姿势,以及读书时的专注。当然,光靠课上几分钟练习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在平时的学习中,生活中,时时提醒学生,关注学生,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把朗读、背诵、阅读变成一种真正的乐趣。
上一篇:苏教版第三册《识字1》教后反思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