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师:那一江春水中还有什么啊?生:鳜鱼。师:鱼儿在做什么呢?生:有时“哗”的一声跃出水面,时而嗖的一下,又潜入江中。师: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你能把鳜鱼的肥美读出来吗?生:读诗句师点评:春江水暖“鱼”先知,鱼儿们游得是那么的欢畅啊!师:这两句话写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江南春色,谁能把这两行词连起来读读。(请两到三位学生读)生:读诗句师点评:看来你已被这浓浓的春意陶醉了。 通过你的朗读把大家都带入到这幅画面中去了。师:我们像这几位同学一样一齐把这两行词读一读。生:齐读前两行词句。师:青山绿水,白鹭粉桃,这真是一幅色彩绚丽的美图。4. 读读诗的后两句,你眼前仿佛又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生:我看到了一个渔翁在小船上钓着鱼。师:渔翁的穿着是怎样的?当时的天气又是怎样呢?再来具体地说说。生:渔翁头戴青色的斗笠,身披草绿的蓑衣,坐着小船在悠闲的垂钓。师:有进步,看来你是个会学习的孩子。你能再把这样的画面读出来吗?生:读诗句。师:看来你是身临其境了。师:大家知道箬笠和蓑衣是什么吗?生:用箬竹叶编成的宽边帽。用草、棕叶编成的雨披。师:当时风大雨大吗?柔和的春风吹着细细的雨
校级示范课《渔歌子》课堂教学实录与反思,标签: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http://www.88haoxue.com师:那一江春水中还有什么啊?
生:鳜鱼。
师:鱼儿在做什么呢?
生:有时“哗”的一声跃出水面,时而嗖的一下,又潜入江中。
师: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你能把鳜鱼的肥美读出来吗?
生:读诗句
师点评:春江水暖“鱼”先知,鱼儿们游得是那么的欢畅啊!
师:这两句话写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江南春色,谁能把这两行词连起来读读。(请两到三位学生读)
生:读诗句
师点评:看来你已被这浓浓的春意陶醉了。
通过你的朗读把大家都带入到这幅画面中去了。
师:我们像这几位同学一样一齐把这两行词读一读。
生:齐读前两行词句。
师:青山绿水,白鹭粉桃,这真是一幅色彩绚丽的美图。
4. 读读诗的后两句,你眼前仿佛又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我看到了一个渔翁在小船上钓着鱼。
师:渔翁的穿着是怎样的?当时的天气又是怎样呢?再来具体地说说。
生:渔翁头戴青色的斗笠,身披草绿的蓑衣,坐着小船在悠闲的垂钓。
师:有进步,看来你是个会学习的孩子。你能再把这样的画面读出来吗?
生:读诗句。
师:看来你是身临其境了。
师:大家知道箬笠和蓑衣是什么吗?
生:用箬竹叶编成的宽边帽。用草、棕叶编成的雨披。
师:当时风大雨大吗?
柔和的春风吹着细细的雨丝,使它们斜斜的落下。古人所说“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描绘地也正是这个意境。
师:不须归是什么意思?
生:不需要,没必要,不想要。
师:大家自由地练习读读这行词句,把那美好的画面要读出来。(请两到三位学生读)
生:读词句。
师点评:老师仿佛看到了那个悠然垂钓的渔翁。 你把大家带入了一片朦朦的烟雨之中。我们一齐来读这两行词句。
生:齐读后两句诗句。
师:那此时的渔翁为什么“不须归”呢?答案就在诗中,请你再读读整首词。
生:自由读词,作答。
师:这是原因之一,之二……
师:由此看来,也许是斜风细雨让渔翁不须归;也许是要钓那肥美的鳜鱼,所以不须归;更或者是他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乐而忘返,所以不须归。
师:和着音乐,想象着画面,谁来读出整首词蕴含的美?(请几位学生读)
师: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几个简单的事物,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一副生气盎然的春江垂钓图。【板书:春江垂钓图】词中有画,画中有词,我们一齐把整首词美美的读出来。
四、对比感悟。
1.在四年级我们也曾经学到过一首垂钓诗——齐读诗题《江雪》,我们把两首诗词对比着来读读,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师:先来说说相同的地方。
生:都是一位披蓑戴笠的渔翁在钓鱼;都是先写景再写人。
师:有什么不同吗?
生:钓鱼的季节不同,《渔歌子》写的是在春天,《江雪》写的是在冬天。
《渔歌子》是词,《江雪》是五言诗。
师:简略概括诗和词的不同点
生:《渔歌子》表达了作者的愉悦的心情,《江雪》表达了作者孤独的寂莫的心情。
师:诗词描写的景物不同,表达情感也不同。请与《渔歌子》做比较,你从哪里感受到了这种孤独和寂寞?
生:(绝 灭 孤舟 独钓)
师:《江雪》用鸟飞绝,人踪灭,表现景物孤寂、凄凉。【板书:孤寂凄凉】
师:色彩有什么不同?
生:《江雪》白茫茫的一片,《渔歌子》是一幅色彩绚丽的图画。
师:如果说《渔歌子》为我们勾勒了一幅春江垂钓图,那《江雪》为我们勾勒了一幅什么图画呢?
生:寒江独钓图。
师:【板书:寒江独钓图】这个“寒”字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回答。
师:天寒、地寒,心更寒。
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相似的景物,却因为季节以及诗人心境的不同,给人以截然不同的感受。真是“一切景语,皆情语”,让我们对比着来读读这两首诗,读出作者不同的心境。
(男女生读)
2.同为垂钓,目的也各不相同,那么《江雪》中的渔翁之意仅在鱼吗?究竟想钓什么呢?(指名几位学生答)
生:他是模仿姜太公,不设诱饵,愿者上钩,是在期待着一个美好的春天,也是在宣泄自己的壮志难酬……
师:《江雪》中的渔翁借垂钓来派遣心中的孤独寂寞,那《渔歌子》中的渔翁在钓什么?(指名几位学生答)
(师介绍作者生平经历:张志和16岁写折子给皇帝,写的是治国良方,皇帝很喜欢,赐名“志和”,后来因事被贬官,再后来他自己再也不愿作官。整日游山玩水,他很喜欢钓鱼,常驾一叶小舟,终日泛舟于江湖之上,自号为烟波钓徒。)
生:钓肥美的鳜鱼,钓这美丽的春景,钓一份悠然自得的心境……
师:是啊,他希望过悠闲自得的生活。【板书:悠然自得】
3.张志和垂钓,钓来清闲、飘逸。我们再和着音乐读读这首词,不但要读出画面的美,还要把那份悠然自得的心情读出来。(齐读)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