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六国论》知识重点» 正文

《六国论》知识重点

[10-21 00:23:16]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高一语文必修二   阅读:68607

概要:本文第三段再从不赂秦的国家——齐国、燕国、赵国也终于灭亡的具体事实来论述第一段中提出的“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授,不能独完”这一道理。 这一段先用设问句“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开头,“尝”是曾经,“未尝”是不曾。“继”是继续。“迁灭”的“迁”是改变的意思,“迁灭”就是灭亡。六国中齐国是最后被秦灭亡的,所以说继五国迁灭。这句话的意思是:齐国不曾割地给秦国,但终于继五国之后灭亡了,是什么原因呢?下面答话是“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与嬴”的“与”是“相与”、“友好”的意思。既丧的“既”是副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完了。可译作“已经”或“以后”。“既丧”是已经灭亡或灭亡以后。“齐亦不免矣”,“不免”后面承前句省略了“灭亡”,是不免于灭亡。这句话的意思是齐国和秦国交好,而不帮助五国,五国灭亡以后,齐国也不免于灭亡了。 作者又把不赂秦的国家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和秦交好,如齐国;一种是反抗秦国,如燕和赵。但都是不赂秦的。所以这一段把三国事实合起来论述,说明“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个道理。上面说与嬴的齐,下面说抗秦的燕赵。“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六国论》知识重点,标签:高一语文必修二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本文第三段再从不赂秦的国家——齐国、燕国、赵国也终于灭亡的具体事实来论述第一段中提出的“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授,不能独完”这一道理。
这一段先用设问句“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开头,“尝”是曾经,“未尝”是不曾。“继”是继续。“迁灭”的“迁”是改变的意思,“迁灭”就是灭亡。六国中齐国是最后被秦灭亡的,所以说继五国迁灭。这句话的意思是:齐国不曾割地给秦国,但终于继五国之后灭亡了,是什么原因呢?下面答话是“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与嬴”的“与”是“相与”、“友好”的意思。既丧的“既”是副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完了。可译作“已经”或“以后”。“既丧”是已经灭亡或灭亡以后。“齐亦不免矣”,“不免”后面承前句省略了“灭亡”,是不免于灭亡。这句话的意思是齐国和秦国交好,而不帮助五国,五国灭亡以后,齐国也不免于灭亡了。
  作者又把不赂秦的国家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和秦交好,如齐国;一种是反抗秦国,如燕和赵。但都是不赂秦的。所以这一段把三国事实合起来论述,说明“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个道理。上面说与嬴的齐,下面说抗秦的燕赵。“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始”,起初、开始的时候。“远略”,长远的打算。指抗秦这件事。“其”这儿是代词,“他们的”。“义”是坚持大义。这句话是说:燕赵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打算,能够保卫他们的土地。坚持大义不把土地割给秦国。这里合论燕赵的抗秦。下面分论燕赵对秦用兵的好处和最后失败的原因。“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是”是指示代词“这个”,“是故”就是因此。“斯”也是指示代词“这”的意思。“用兵”指对秦作战。“效”是效果。“以荆卿为计”的“以”是介词,“用”的意思。以“荆卿为计”是用荆卿刺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的意思。荆卿就是荆轲,“卿”是古代对人的爱称。如荀况也称为“荀卿”。“始速祸焉”的“始”与“始有远略”的“始”不同,是“才”的意思,表示后面“速祸”紧接着前边的事情——“刺秦”而发生。“速”和现代汉语“迅速”的意义不同,是“招来”的意思。和成语“不速之客”的“速”字意义相同。这几句的意思是:因此燕国虽然是小国,最后才灭亡,这是使用武力抗秦的效果啊!到了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秦王的办法,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来了亡国祸患。下边是“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五战于秦的“于”是介词对于,“于秦”这个介词结构作动词“战”的补语,意思是对秦国五次作战。五次和后边的二败而三胜的“二”和“三”可以是虚指,也可以是实指,“五”虚指就是多次,“二败而三胜”虚指就是败的时候少,胜的时候多。所以说虚指是因为根据《史记·六国年表》赵与秦作战不只五次。如果作为实指则应是赵与秦的几次大战役。下句击赵者再,“再”是第二次,这里也可以是虚指,指不只一次,和下文“连”相对。下一句“洎牧以谗诛”的“洎”是介词,常用来介绍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有“等到”的意思。“以”也是介词,这儿是介绍出原因。“以谗诛”是因为遭受诋毁而被杀。邯郸是赵国的国都,“郡”是秦国的地方区划。秦灭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这段话的意思是:赵曾经五次和秦作战,二败而三胜。后来秦又一次进攻赵国,李牧连续打退了它。等到李牧由于遭受诋毁而被杀,赵国的邯郸就成了秦国的一个郡。可惜的是它用武力抗秦不能坚持到底啊!李牧被杀的事在赵王迁七年,公元前二二九年秦派王翦攻赵,赵派李牧、司马尚带兵抵抗秦国。秦贿赂了赵王的宠臣郭开说李牧要谋反,赵王听信谗言就派赵葱和颜聚去代替李牧。李牧不肯接受命令,赵王就派人悄悄地逮捕了李牧并杀掉了他。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且”是连词“况且”,用在下一句的开头,有承接上句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殆”这里是副词,是“将要”的意思。智力孤危就是智孤力危,是计谋穷尽,力量薄弱的意思。“亡”和前边“灭”相对,是灭亡的意思。“诚”是副词,“实在”的意思。这句话是说:况且燕和赵国处在秦国把各国将要消灭完了的时候,可以说是既缺乏计谋又没有力量,战败而亡国,实在是不得已。这一层肯定燕赵守土抗秦,卓有成效,战败而亡,诚不得已。也说明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从而证明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道理。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向使”是当初假使、当初如果的意思。“爱”当吝惜讲。“附于秦”的“于”是介词,表动作的趋向。“刺客”指荆轲,“良将”指李牧,“数”是命运、结局。“当与秦相较”,“较”应解释为“较量”,这句是说胜败存亡六国还是可以和秦较量一下的。“或未易量”是或许不容易估量,说不定谁胜谁败。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两个“以”字都是介词,拿、用的意思。“事”是侍奉,“礼”这里用如动词,以礼相待的意思。“食之不得下咽”,是不得咽下吃的东西。下句“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势”指形势。“为”这里是介词“被”的意思。“积威”,多年形成的声势威力,指的是秦与六国作战经常获胜所形成的威力。“日”、“月”这儿都是作副词,是“每日”、“每月”的意思。“使”介绍出动作的施动者,可以省略宾语。“无使”就是“无使之”,就是不要让它,“它”指国家。这几句的意思是:唉,六国诸侯假如把赂秦的土地封赏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诚意,去礼敬天下的奇才,合力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人连饭都吃不安稳呢?可悲啊!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的积久声威所吓倒。土地一天天、一月月地割让出去,以至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让你的国家被积威吓倒啊!这一段作者提出一个假设:如果六国不赂秦而对秦齐心作战就不致被秦所灭。但实际情况是六国因为害怕秦国而赂秦,最后终于灭亡。最后一句是从上述历史教训中得出来的结论。
  最后一段。“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与秦对周天子而言都是诸侯国家,弱于秦的“于”字用在形容词后表示比较,并介绍出所比较的对象——“秦”,“弱于秦”就是比秦弱。“犹”这里是“仍然”的意思。胜之之势前一个“之”字代秦,后一个“之”字是结构助词“的”。其势的“势”是势力、力量。第二个“势”是情势。“苟”是假设、如果。“天下之大”指统一天下的大国与诸侯国家相对。“故事”是过去的事或前例。“是”还是指示代词。这段话的意思是:那六国和秦都是诸侯,它们的力量比秦弱,仍然有可以不割地给秦而战胜它的情势。如果拿一个一统天下的大国,而走六国赂秦灭亡的老路,这又在六国之下了。“天下之大”暗指北宋。“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暗指北宋每年以银、绢、茶送给辽和西夏,甚至割地求和,这和六国赂秦一样是丧权辱国的可耻行为。文章最后一段在论述六国破亡史实的基础上抒发了作者的感慨,借古讽今。这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本意。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高一语文必修二高一语文必修二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高一语文必修二
》《《六国论》知识重点》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