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故乡》教学设计2

[10-21 00:22:33]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初三上册语文教案   阅读:68971

概要: 第三层(到“已经一扫而空了”) 写“我”告别闰土与故乡。 三(从“我们的船向前走”到结束):“我”离开故乡时种种感触和矛盾心情, 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社会极大的愤懑,表现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 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心。 7.完成表格: h 变化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外貌 动作语态 对“我”的态度 对生活的态度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对话描写、外貌描写的作用。 2.理解课文通过人物形象的对比来突出中心思想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理清了小说的线索和情节,对课文已比较熟悉,现在我们 来讨论闰土的形象塑造。 2.分析闰土人物形象: (朗读第12自然段—30自然段;第55自然段) 《故乡》写闰土着重的是前后对照的方法。作品从哪几方面进行对照?通过对照突出了什么? 明确: (1)外貌对照: 少年闰土:\'

《故乡》教学设计2,标签:苏教版初三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第三层(到“已经一扫而空了”)  
            写“我”告别闰土与故乡。  
  三(从“我们的船向前走”到结束):“我”离开故乡时种种感触和矛盾心情,  
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社会极大的愤懑,表现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  
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心。  
7.完成表格:  

h                      变化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外貌  
    动作语态  
  对“我”的态度  
   对生活的态度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对话描写、外貌描写的作用。  
2.理解课文通过人物形象的对比来突出中心思想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理清了小说的线索和情节,对课文已比较熟悉,现在我们  
  来讨论闰土的形象塑造。  
2.分析闰土人物形象:  
(朗读第12自然段—30自然段;第55自然段)  
《故乡》写闰土着重的是前后对照的方法。作品从哪几方面进行对照?通过对照突出了什么?  
明确:  
(1)外貌对照:  
少年闰土:\'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淳朴天真、可亲可爱;  
中年闰土:\'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受尽生活折磨,命运悲惨(经济生活的艰难和精神负担的沉重)。  
(2)动作、对话对照:  
少年闰土:雪地捕鸟,月夜刺碴,\'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聪明勇敢、活泼开朗;  
4个省略号(5处对话)说明闰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说也说不完。  
中年闰土:说话前的神态是\'欢喜--凄凉--恭敬\';他说了七句话,前六句用断断续续的话表达自己的心情和谦恭,最后一句还是用断断续续的话诉说自己的苦状;说话后的神态是\'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迟疑麻木、痛苦难言。  
9个省略号(5处对话)说明闰土心里有说不尽、道不明的苦处。  
“迅哥儿”改称“老爷”,写出闰土不仅为饥寒所苦,而且深受封建等级观念思想的束缚。  
“厚障壁”就是所谓“身份”、“地位”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精神隔阂。  
(3)闰土对\'我\'、对生活的态度前后对照:  
对我:  
少年闰土:\'只是不怕我\',\'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情真意切,亲密无间;  
中年闰土:恭敬地叫\'老爷\',要水生\'给老爷磕头\',认为少年时的\'哥弟称呼\'是\'不懂事\',不成\'规矩\'。——被封建礼教牢牢束缚。  
对生活:  
少年闰土:捕鸟、看瓜、刺碴、拾贝、观潮……——天真活泼、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  
中年闰土:拣了\'一副香炉和烛台\'。—— 将希望寄托于神灵。  
(4)小结:  
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多子、饥荒、税、兵、匪、官、绅,把一个活泼的少年折磨成凄惨的苦人儿。  
鲁迅在这个人物的前后对比中,不仅从经济上、政治上刻画了闰土的痛苦,而且十分深刻地从精神上揭示了闰土的痛苦。封建思想意识给他加上精神枷锁,尊卑观念愚弄淳朴的农民。见“我”时,强自按熄霎时间闪现出来的真挚友谊的火光;见面时一系列精神变化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尊卑观念给闰土心灵深处留下的创伤。对香炉和烛台细节的描写,进一步揭示内心世界,他虔诚地渴望神灵的赐福,摆脱贫困与苦难,这样描写,可清楚地看到:闰土对苦难根源有直觉,但不理解;希望改变现状,却又无可奈何;他憧憬未来,却寄希望于渺茫的神佛保佑。  
在鲜明的对比中,揭示了闰土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制度下,遭受经济上的剥削,政治上的压迫,精神上的摧残,也揭示了闰土们悲惨命运的深刻的社会原因是多子、饥荒、税、兵、匪、官、绅。是旧中国贫苦农民的典型。  
3.杨二嫂人物形象(外貌、对话、动作描写):  
(朗读39自然段—52自然段)  
小说对杨二嫂的描写,先闻其声,再见其人。  
外貌描写——\'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对话描写——  
动作描写——  
——她的说话和动作表现了她尖嘴利舌,贪小泼辣的小市民习性和日趋贫困的生活。  
    杨二嫂是当时社会既被侮辱、被损害,而又深受私有观念支配的村镇小私有者形象的代表,她的形象塑造有两个意义:一是用她的自私刻薄来衬托闰土的纯朴善良;二是用她的变化来说明城镇小市民的贫困化,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农村经济的破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弊病。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我\'的人物形象。  
2.理解课文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  
3.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上两节课,我们认识了几种描写对塑造人物的作用,并分析了闰土这一人物形象。这节课,我们来分析小说中的\'我\'的人物形象,探讨小说丰富的语言内涵,从而理解作品表现的主题。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初三上册语文教案苏教版初三上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初三上册语文教案
》《《故乡》教学设计2》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