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23、鲁国获胜给你启示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答:启示有:获胜的根本是取信于民,获得人民的支持;战争中要善于分析敌情,把握战机,统治者应善于听取并采纳群众的意见等。24、你是否赞成“夫战,勇气也”这一观点?试谈谈你的理由。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包含的成语是一鼓作气,在文中的意思是: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现在的意思是:比喻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做完。26、曹刿是如何评价鲁国的战前准备的?答: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27、在战争中,曹刿是怎样帮助鲁庄公选择反攻时机的?答: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28、本文仅用二百余字却写了长勺之战的全过程,想
《曹刿论战》文言文复习,标签:人教版初三下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23、鲁国获胜给你启示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答:启示有:获胜的根本是取信于民,获得人民的支持;战争中要善于分析敌情,把握战机,统治者应善于听取并采纳群众的意见等。
24、你是否赞成“夫战,勇气也”这一观点?试谈谈你的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包含的成语是一鼓作气,在文中的意思是: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现在的意思是:比喻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做完。
26、曹刿是如何评价鲁国的战前准备的?
答: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27、在战争中,曹刿是怎样帮助鲁庄公选择反攻时机的?
答: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28、本文仅用二百余字却写了长勺之战的全过程,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安排详略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本文以曹刿为中心,详细描写了他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对于战争双方的对峙、交锋等则略写。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29.曹刿这个人物,无论是在战前,还是战中与战后,都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请结合原文,就他性格的某一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①有爱国心与责任感。在敌国入侵时,立即“请见”,参与“肉食者”所谋之事,并主动请战。
②明确作战的先决条件。把取信于民作为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有远见卓识,其见解高于“肉食者”。
③有较高的说话技巧。对乡人,是直接解答疑虑,简洁明快;对
④非常谨慎、稳重。战斗中仔细察看,洞悉了敌方败退的真相,方下令追击。
⑤具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战中能抓住战机,战后阐述了“敌疲我打”“一鼓作气”这样精辟的理论。
30.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战前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答:战前鲁庄公的“鄙”表现在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上。上一篇:《谈生命》导学案4(表格式)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