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史记《屈原列传》复习导学案5(答案)» 正文

《屈原列传》复习导学案5(答案)

[10-21 00:05:30]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史记   阅读:68710

概要: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如: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鸿门宴》)\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用在句中帮助宾语前置。无义。如: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惟……为”相当于“唯……是”)(《弈秋》) 参考答案:课前案一、 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内”通“纳”,接纳。“反”通“返”,“从”通“纵”,合纵。“见”通“现”,“指”通“旨”,旨趣。“濯”通“浊”,“绌”通“黜”,免除官职。“质”通“贽”,见面礼。“被”通“披”,披散。“离”通“罹”,二、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颜色憔悴。古义:脸色。 形容枯槁。古义:形体和容貌。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辞 (言辞,名词)(文字、文辞,名词) (文辞,指文学,名词)属 (zhǔ 动词,写作) (zhǔ 连缀,连续不断,动词) (shǔ 等,辈,名词)(shǔ 隶属,动词。)亡 (逃走,动词) (损失,丢失,动词) (灭亡,动词)见 (jiàn 看见

《屈原列传》复习导学案5(答案),标签:史记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如: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鸿门宴》)\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季氏将伐颛臾》)\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屈原列传》)用在句中帮助宾语前置。无义。如: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弈秋之听。(“惟……为”相当于“唯……是”)(《弈秋》)

 

参考答案:

课前案

一、 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内”通“纳”,接纳。“反”通“返”,“从”通“纵”,合纵。“见”通“现”,

“指”通“旨”,旨趣。“濯”通“浊”,“绌”通“黜”,免除官职。“质”通“贽”,见面礼。

“被”通“披”,披散。“离”通“罹”,

二、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颜色憔悴。古义:脸色。                        形容枯槁。古义:形体和容貌。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辞 (言辞,名词)(文字、文辞,名词) (文辞,指文学,名词)

属 (zhǔ 动词,写作) (zhǔ 连缀,连续不断,动词) (shǔ 等,辈,名词)(shǔ 隶属,动词。)

亡 (逃走,动词) (损失,丢失,动词) (灭亡,动词)

见  (jiàn 看见,动词) (xiàn 通“现”,表现,显露,动词) (jiàn 被,介词)

四、指出下列句中的活用词并解释

正直(形容词使动用法  使……正,使……直。)明 (形容词用作动词,阐明。)

泥 (名词用作动词,出于污泥。)内外 (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在国内,在国外。)

短 (形容词用作动词,诋毁、说坏话。)方正 (形容词用作名词,方正的人。)

五、说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判断句,格式为:……者……也。) (判断句,名词作谓语。) (被动句,“见”表被动。)

(被动句,“见”表被动。) (被动句,“见”表被动。) (被动句,“被”表被动。)

(被动句,“于”表被动。) (被动句,用“为”表被动。) (被动句,“为……所”表被动。)

(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代词“自”做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句,“之”为标志。)

课堂案

一、略

二、 

1.D(惕:警惕,谨慎小心)

2.A(A连词均表承接。B均为助词,取独/的。C均为连词,那么/转折。D均为连词因为/来)

3.c(①说明自知之难的现象。②是作者举他人不自知的例子。⑤是教导他弟弟的话)

4.C(“沅弟花钱随意,大手大脚”错,作者批评的是沅弟在银钱的支取与使用方面不慎重、不廉洁,而不是批评他不节俭。)    ,

5. (1)凡是眼睛,都能看到千里之远,却不能看见自己的睫毛。(3分。“凡而其”各1分)

(2)看这两个例证,那么沅弟脸色的严厉,不是像我与树堂一样自己不明白吗?(4分。“二

者”“厉”“觉”“得无……乎”各1分)

 (3)我说天刮平是无形的,还是假借人的手来刮平。(3分。“概”“仍”“假”各1分)


上一页  [1] [2] [3] [4] 


Tag:史记史记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史记
》《《屈原列传》复习导学案5(答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