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先秦诸子选读《王好战,请以战喻》教案设计2» 正文

《王好战,请以战喻》教案设计2

[02-27 18:07:00]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先秦诸子选读   阅读:68112

概要:第三课时 一、导入。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第二位儒学大师,他发展了孔子“仁”的主张,提出了“仁政”说,我们刚学过的《寡人之于国也》孟子的仁政思想。但对这位被后人尊称为“亚圣”的大儒,《射雕英雄传》中的东邪黄药师却颇有微词,请看他写的这首诗(投影展示): 齐乞何能有妾妻, 邻家安可日攘鸡。 当时尚有周天子, 何事纷纷说魏齐? 他对孟子所举事例提出了质疑,那么孟子所举事例是否果如黄药师所言不合情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孟子的《齐人有一妻一妾》,来看看黄药师的批评是否有道理。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解释句中加粗词。 (1)其良人出:古时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2)必餍酒肉而后反:满足、饱食。 (3)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窥视,暗中看。 (4)卒之东郭墦间:坟墓。 (5)与其妾讪其良人:讥讽。 (6)施施从外来:喜悦自得的样子。 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必餍酒肉而后反:“反”通“返”。 (2)蚤起:“蚤”通“早”。 (3)施从良人之所之:“施”通“迤”。 3.从文中找出一个宾语前置的句子,再举三个以上相同的例子。 (1)文

《王好战,请以战喻》教案设计2,标签:先秦诸子选读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第三课时 

  一、导入。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第二位儒学大师,他发展了孔子“仁”的主张,提出了“仁政”说,我们刚学过的《寡人之于国也》孟子的仁政思想。但对这位被后人尊称为“亚圣”的大儒,《射雕英雄传》中的东邪黄药师却颇有微词,请看他写的这首诗(投影展示): 

  齐乞何能有妾妻, 

  邻家安可日攘鸡。 

  当时尚有周天子, 

  何事纷纷说魏齐? 

  他对孟子所举事例提出了质疑,那么孟子所举事例是否果如黄药师所言不合情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孟子的《齐人有一妻一妾》,来看看黄药师的批评是否有道理。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解释句中加粗词。 

  (1)其良人出:古时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2)必餍酒肉而后反:满足、饱食。 

  (3)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窥视,暗中看。 

  (4)卒之东郭墦间:坟墓。 

  (5)与其妾讪其良人:讥讽。 

  (6)施施从外来:喜悦自得的样子。 

  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必餍酒肉而后反:“反”通“返”。 

  (2)蚤起:“蚤”通“早”。 

  (3)施从良人之所之:“施”通“迤”。 

  3.从文中找出一个宾语前置的句子,再举三个以上相同的例子。 

  (1)文中宾语前置句:良人未知之也。 

  (2)曾学过的宾语前置句: 

  ①无乃尔是过与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③余之人不余欺也 

  ④大王来何操 

  ⑤夫晋,何厌之有 

  三、指名翻译课文,教师纠正翻译错误。 

  四、研讨课文内容。 

  1.文章虽短,但情节引人入胜。请学生概括情节纲要,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展示。 

  2.分析齐人形象。 

  学生先各抒己见,然后教师归纳: 

  孟子以齐人的形象来讽刺那些无耻的钻营富贵利达的人们,即一般官僚。乞墦的行径就是一幕官场现形记。 

  3.辩“齐乞何能有妾妻?” 

  学生先按个人的理解谈看法,教师最后总结: 

  这是一篇讽刺性很强的寓言故事,带有浓厚的文学色彩,而文学的特征是合情未必合理。如果从理上分析,这个问题是荒谬的。但从突出主题和情节安排看,妻妾二人的互讪互助,表达效果要比一个女人自怨自艾更突出。 

  五、小结全文。 

  孟子用辛辣的讽刺手法,揭开了那些追求富贵利达的人们的虚伪面纱,暴露了他们“厚厚脂粉”后面的丑恶嘴脸,显示了他们龌龊的灵魂。让我们明白了人不能为名利而忘廉耻,要树立正确的名利观、价值观。 

  六、布置作业。 

  将本课课文改写成剧本。 

  附:板书设计 

  齐人有一妻一妾 

  情节纲要: 

  一、齐人对妻子的夸口 

  二、妻子的怀疑与妻妾商议 

  三、妻子的追踪和真相的披露 

  四、妻妾的羞愧和哭骂 

  五、“良人”无耻得意的丑相 

  第四课时 

  一.教学引入: 

  由当今国际社会之动荡,谈及解决办法,再延伸至孟子的“仁政”思想,进入课题。 

  二.听朗读录音,正音、正句读。 

  卒然(cù)沛然(pèi)嗜杀(shì)枯槁(gǎo)恶乎定(wù) 

  三.齐声朗读课文,自主翻译全文。 

  四.解释下列词语: 

  ①出,语人曰语:告诉 

  ②天下恶乎定恶:何,怎么 

  ③今夫天下之人牧牧:统治 

  ④如有不嗜杀人者如:如果 

  ⑤则天下皆引领而望之矣引:伸长 

  五.解释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用法。 

  ①卒 

  A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同“猝”,突然 

  B每得降卒必亲引问之士兵 

  C初,鲁肃闻刘表卒死 

  D卒岁之收,不过亩四石整个,全 

  ②一 

  A谁能一之统一 

  B用心一也专一 

  C一鼓作气第一次 

  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一个 

  E黄鹤一去不复返一经 

  ③就 

  A由水之就下也往 

  B金就砺则利靠近 

  C指物作诗立就完成 

  D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登上 

  六.分析简答: 

  1.文章开头,孟子为什么说梁襄王不似人君? 

  提示:说明孟子对梁襄王的印象不好,因为靠近他,感觉没有一点国君的威严。 

  2.梁襄王缺乏国君的威严表现何在? 

  提示:表现在问话的突然,这说明他缺乏威严沉着的人君气度。 

  3.既然梁襄王缺乏人君的气度,孟子还向他讲诉自己的“仁政”思想,这说明孟子有着怎样的个性? 

  提示:说明孟子对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有着坚韧执著的追求,决不放弃任何机会向君王们宣传自己的政治理想。 

  4.说说孟子采用比喻说理的贴切性? 

  提示:孟子以“禾苗”喻百姓,以“雨露”喻君恩,就清楚地向梁襄王表明了君恩之于百姓的重要性及实行“仁政”的好处。而“水之就下”就更是表明了实行“仁政”的效果之显著。 

  七.再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性。 

  提示:本文的比喻虽是假设,但具体可感,犹若真实的事情,关键在于其情境性很强。而油然作雨、沛然下雨、水之就下等词句,千百年来更是一直活在人们的口中。 

  八.完成课后练习一,讨论:如今的国际社会,谁能一统天下?(正义的力量,人道的力量;霸权主义只能走向末路。) 

  九.完成课后练习二。(综合本课所有通假字)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先秦诸子选读先秦诸子选读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先秦诸子选读
》《《王好战,请以战喻》教案设计2》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