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综合资料《“跪拜礼”的起源和消亡》教学参考(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民俗文化》)» 正文

《“跪拜礼”的起源和消亡》教学参考(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民俗文化》)

[10-21 00:01:39]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综合资料   阅读:68273

概要: (二)拜 拜是古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又一种传统礼节。据《世说新语》和《荀子》的记载,古拜屈膝跪地,头不至地,头与腰如衡之平。又,据《礼记·内则》的记载,古拜两手相交,男尚(上)左手,女尚(上)右手。这是由于左主阳,男属阳;右主阴,女属阴的原由。其实,古代的拜并不是一种,而是有九种之多,即所谓“九拜”。《周礼·春宫·大祝》云:“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九拜中,前四种是日常生活中的交往礼节,后五种只有特殊情况才使用,其中吉拜、凶拜是丧葬中的拜礼,肃拜是军旅和妇人所行的拜礼。 (三)拱手 拱手,亦称捧手,双手合抱举胸前,立而不俯,表示恭敬。《论语·微子》:“子路拱而立。”《说文》徐铉注:“两手大指相柱也。”《尔雅·释诂》郭璞注:“两手合持为拱。”拱手和作揖是沿用很久的礼节,一直到晚近仍然存在。 (四)作揖 两手抱拳高拱,身体略弯,向人行礼。如果是参加追悼会,与人作揖,或进或退都要离开原位,即所谓“揖人必违其位。”陆游《老学庵笔记》说:“古时作揖,但举手而已。”《汉乐府·孔雀东南飞》有“举手长劳劳,

《“跪拜礼”的起源和消亡》教学参考(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民俗文化》),标签:综合资料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二)拜

 

拜是古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又一种传统礼节。据《世说新语》和《荀子》的记载,古拜屈膝跪地,头不至地,头与腰如衡之平。又,据《礼记·内则》的记载,古拜两手相交,男尚(上)左手,女尚(上)右手。这是由于左主阳,男属阳;右主阴,女属阴的原由。其实,古代的拜并不是一种,而是有九种之多,即所谓“九拜”。《周礼·春宫·大祝》云:“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九拜中,前四种是日常生活中的交往礼节,后五种只有特殊情况才使用,其中吉拜、凶拜是丧葬中的拜礼,肃拜是军旅和妇人所行的拜礼。

 

(三)拱手

 

拱手,亦称捧手,双手合抱举胸前,立而不俯,表示恭敬。《论语·微子》:“子路拱而立。”《说文》徐铉注:“两手大指相柱也。”《尔雅·释诂》郭璞注:“两手合持为拱。”拱手和作揖是沿用很久的礼节,一直到晚近仍然存在。

 

(四)作揖

 

两手抱拳高拱,身体略弯,向人行礼。如果是参加追悼会,与人作揖,或进或退都要离开原位,即所谓“揖人必违其位。”陆游《老学庵笔记》说:“古时作揖,但举手而已。”《汉乐府·孔雀东南飞》有“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句可证。后世因举手常伴以屈身,故亦称打恭为作揖。《颜氏家训》说:“南人宾至不迎,相率捧手而不揖,送客下席而已;北人迎送并至门,相见则揖,皆古之道也。”由此可见,“捧手”与“揖”是古代两种不同的相见礼仪;这也说明南北朝时期,南方和北方在送迎宾客的礼俗上有所不同。

 

(五)唱喏

 

唱喏是古代男子所行的一种礼节。作揖时同时出声致敬。《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崔宁]倒退两步,低声唱个喏。”

 

(六)长跪

 

长跪是跪时挺身直腰。这时身体似乎加长,所以叫长跪。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地,臀部紧靠脚后跟。伸腰及股而两膝着地为跪。长跪旨在表示敬意和庄重。《史记·留侯世家》云:“有一老父,衣褐,至(张)良所,直坠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又,《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云:“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以上两例都是晚辈对前辈有所敬的姿势。随着社会生活的变革(席地而坐的改变),长跪之礼也就逐渐失去了地位。

 

(七)鞠躬

 

两脚并拢,两手下垂于股部两侧,弯曲上身以表示敬意。《礼记·曲礼上》云:“凡遗人……尊卑垂帨。”意思是说,赠送平辈东西,授予者和接纳者双方都要彼此鞠躬。《敦煌变文集·庐山远公诒》载:“来至山神殿前,鞠躬唱喏。”这种礼节是现在致敬、致哀时仍然在普遍使用的礼节。

 

(八)寒暄

 

亦作暄寒,是问候起居寒暖的客套话。旧时在拱手的同时,说“幸会幸会”或“久仰久仰”。然后是询问其家人健康平安与否。初次见面还有“请问贵姓(与人初交忌问名,以直呼其名为失礼)”“请教台甫(台甫即尊字、大号,古人除姓名外多有字、号)”“敢问贵庚(问人年龄)贵府(问人居住)”等套话。

 

(选自钟敬文主编《中国礼仪全书》,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版。有删节。)


上一页  [1] [2] 


Tag:综合资料综合资料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综合资料
》《《“跪拜礼”的起源和消亡》教学参考(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民俗文化》)》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