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先向歌诗求讽刺——社会写真张兵学习目标:1、 加强诗歌诵读练习,体会语言的细微之处。如“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2、体会叙事铺陈的显明和议论抒情的隐晦。如《石壕吏》无一语议论,无一语不叙事,然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3、 分析政治讽喻诗的艺术特征。 4、 体会对比手法。如《关山月》三个场景的对比,以“月”覆盖全篇。5、 学习鉴赏,体会诗的意境。第一课时自主学习1、 了解作者及背景:⑴《石壕吏》: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河阳一带又骚动起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成的。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情节生动而流传最广。全诗的主题是通过对“有吏夜捉人”的形象描绘,揭露官吏的横暴,反映人民的苦难。⑵《卖炭翁
《先向歌诗求讽刺——社会写真》教案学案及反思,标签:综合资料大全,http://www.88haoxue.com先向歌诗求讽刺——社会写真
张兵
学习目标:
1、 加强诗歌诵读练习,体会语言的细微之处。如“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2、体会叙事铺陈的显明和议论抒情的隐晦。如《石壕吏》无一语议论,无一语不叙事,然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
3、 分析政治讽喻诗的艺术特征。
4、 体会对比手法。如《关山月》三个场景的对比,以“月”覆盖全篇。
5、 学习鉴赏,体会诗的意境。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
1、 了解作者及背景:
⑴《石壕吏》: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河阳一带又骚动起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成的。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情节生动而流传最广。全诗的主题是通过对“有吏夜捉人”的形象描绘,揭露官吏的横暴,反映人民的苦难。
⑵《卖炭翁》: 白居易,字乐天,唐著名诗人,自号香
2、诵读诗歌,了解课文内容:www.88haoxue.com-免费资源站:http://www.88haoxue.com
《石壕吏》(1)提问: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故事情节,并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
⑵语句鉴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
《卖炭翁》:⑴问:什么叫“宫市”?该叙事诗叙述了什么内容?
⑵重点语句鉴赏:
①“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从什么角度刻画卖炭翁?
②“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③“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一尺雪”说明什么?“碾冰辙”说明了什么?
④问:“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这一句哪几个字写出了运炭的艰辛?
⑤“翩翩两骑来是谁?”“翩翩”一词写出了他们什么样的情态?
⑥问:“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⑦ 问:千余斤的炭换回来的是什么呢?“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
重点研讨:
1、赏析《石壕吏》巧妙独特的构思艺术——语言精炼,爱憎分明,藏问与答。
提问:有人说:《石壕吏》中老妇的“致词”全都是吏步步紧逼出来的。你同意这个说法吗?展开合理想象,体会作者的构思技巧。
2、赏析“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3、赏析《卖炭翁》的对比和衬托手法:
梯度训练:扩展阅读《汝坟贫女》
问:谈一谈该诗的主题思想?
。
问:用自己的话叙述这首诗,体会自述体诗的特点。
译文
”
写作特点
这首诗以女子口气自述,是受了唐杜甫《三吏》、《三别》的影响。自述体的长处在于能给人以真实感、亲切感,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贫穷,使人同情;弱人,让人哀矜;孤苦,使人体恤;死别,催人肝肠。此诗女主人公身兼四者,故她的自述更能动人心魄,从而体现诗人的创作意图。
延伸:请谈谈学习本课的收获:
第二课时
自主学习:
1作者简介: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个文集存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