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动人的北平》教案3

[09-27 14:15:04]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阅读:68600

概要:,如今故都已经蜕去旧衣,换上新装,成为世界闻名的大都市,当我们体认新北京的雄姿与活力的时候,也从过去的作品中寻察她的旧影,会感到过去的一幕幕历史景象非常珍贵,也为今天国家的发展和首都北京的进步而高兴。有关资料绘下故都的面容(孙光萱)要想用有限的篇幅生动地刻画出一个城市的面貌,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对北平(解放后改称北京)这样的大城市,真不知从何处写起,写故宫不写颐和园,似乎不行;写了前二者而漏了天坛、天安门大街,又难免有遗珠之憾……即使全写了,因为文字不像绘画那样可以用色彩和线条,把金碧辉煌的故宫、秀丽多姿的颐和园活脱脱地展示在读者面前,到头来也难免稍逊一筹。怎么办?林语堂《动人的北平》提供了一些成功的经验,这些经验是:选择特定的视角,扣住城市的特点,进行多方面既概括又具体的描写。先说视角的选择。面对某种复杂的客观对象,不管怎样描写也未必能够穷尽它,这就得考虑选择一个恰当的新颖的视角,然后据此大胆地删弃无关的东西,突出有用的素材,进而掌握创作的主动权。林语堂不是用社会活动家的眼光去观察北平,也不是以一个刚来到北平游览的旅行者的身份,把目光久久地停留于北平美丽的

《动人的北平》教案3,标签: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如今故都已经蜕去旧衣,换上新装,成为世界闻名的大都市,当我们体认新北京的雄姿与活力的时候,也从过去的作品中寻察她的旧影,会感到过去的一幕幕历史景象非常珍贵,也为今天国家的发展和首都北京的进步而高兴。

有关资料

绘下故都的面容(孙光萱)

要想用有限的篇幅生动地刻画出一个城市的面貌,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对北平(解放后改称北京)这样的大城市,真不知从何处写起,写故宫不写颐和园,似乎不行;写了前二者而漏了天坛、天安门大街,又难免有遗珠之憾……即使全写了,因为文字不像绘画那样可以用色彩和线条,把金碧辉煌的故宫、秀丽多姿的颐和园活脱脱地展示在读者面前,到头来也难免稍逊一筹。

怎么办?林语堂《动人的北平》提供了一些成功的经验,这些经验是:选择特定的视角,扣住城市的特点,进行多方面既概括又具体的描写。

先说视角的选择。面对某种复杂的客观对象,不管怎样描写也未必能够穷尽它,这就得考虑选择一个恰当的新颖的视角,然后据此大胆地删弃无关的东西,突出有用的素材,进而掌握创作的主动权。林语堂不是用社会活动家的眼光去观察北平,也不是以一个刚来到北平游览的旅行者的身份,把目光久久地停留于北平美丽的湖光山色之中,他作为一个“老北平”,要着重告诉大家的是北平为什么会成为“理想的居住城市”。从这个视角出发,他写了北平货贩众多,购物方便,居住的多半是宽阔舒畅的四合院,连坐人力车也格外便宜,“从西城到颐和园洋车费一元左右”。进而又刻画了北平人那种悠然度日的心态和模样:坐在槐树下摇着芭蕉扇乘凉,在杉树下喝上一下午的茶……所有这些描写,可说是原汁原味,绘形传神,给人以不同一般的感受。

次说特点的把握。作者认为北平具有“老”与“多”两大特点。“老”即古老、历史悠久:“北平好像是一个魁梧的老人,具有一种老成的品格。”“北平又像是一株古木老树,根脉深入地中……”“多”即多样性、兼容并包:“穿高跟鞋的摩登女郎与着木屐的东北老妪并肩而行”,“新式汽车与洋车、驴车媲美”,具有先进设备的协和医院后面就是抽着水烟袋的古玩商人经营的古玩铺……作者把握了这两个特点,也就等于把握住了北平这个故都跃动的脉膊,那许多新旧杂陈、互相矛盾的现象纷纷从作者笔下涌出,也就不奇怪了。

最后说说怎样进行既概括又具体的描写。内容很多而篇幅有限,自然只能概括地写,但一味概括又容易枯燥,因此得在适当地方稍作展开,形容几句,这是写此类文章应该掌握的一种艺术技巧。《动人的北平》写到堂倌,没有忘掉他们“肩上搭着手巾”,写到老年人力车夫,没有忘掉“一定要强拉你回家”的倔劲儿,写到居民在花园中拔白菜,不忘补充一句“抬头可以看到西山的雄姿”。凡此种种,都是花笔不多而收效颇佳,大大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以今天的眼光看来,作者当年所着意渲染的北平的古老、宁静、兼容并包等,正好折射出了这个故都沉重的步履和漫长的历史投影,其中潜伏着深刻的危机。作者对此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欠缺,但他能如此生动简洁地绘下故都的面容,仍然是值得敬佩的。

作者虽然说“一个北平居民如何能形容老大的北平呢”,“一个人怎敢说他了解北平呢”,仿佛北平是难以整体全面地观照和描写的,但是他仍然试图写出北平的立体全景,其中不光有物化的、静态的景象,更有活动的、流动的市民生活景象,还有深远的历史景象。一般来说整体全面地写一个地方,难免流于抽象概括,而本文则处处是具体可感的画面,尽管这些画面都“浮光掠影”而过,但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具体生动描写和抽象概括正是文学和非文学的差异所在。

当然,本文的动人之处不仅在于描写了身居北平所见景象,还在于写出了一种情怀、情调、情韵。作者作为一个传统文化故土与西方文化新壤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具有多方面的优雅情怀,表现在文章中即有对本国历史的崇敬、对故都文化的热爱、对故都包容新旧事物的喜悦、对故都平民百姓的亲和。可见他既不是一个全然保守的仕人,又不是一个全然革新的新人,而是一个保持中和的、包容的态度倾向的文化人。不过从他细数故都风物时那么沉醉的情态看,他的故国故都故土的情感更加凝重、深沉。

最可称道的是作者的平民意识、平民倾向。他的眼里不只有高耸的北京饭店、原先皇家宫殿花园、百尺宽的大道艺术博物馆、大学专校等,还有平民院落、城外村庄麦田;也不只有穿高跟鞋的摩登女郎,还有着木屐的东北老妪、踢毽子的老人、裸体的儿童。文章行将结束时写道:“但是北平最迷人的,是住在那里的常人,他们不是圣贤教授,而是人力车夫。”作者虽是文化人,可是心底对劳苦大众非常尊重、非常亲近。

在过去那个年代,不少作家写了故都北平的散文,郁达夫写了《故都的秋》,老舍写了《想北平》,他们在文中也同样表达了平民意识、平民倾向。所不同的是,郁达夫、老舍眼里只有平民形象和平民生活,而林语堂眼光更加全面一些,看到的是北平的整体形象、整体生活,各色人等的生活。


上一页  [1] [2] [3] [4] 


Tag: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动人的北平》教案3》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