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同步作文例析散文结尾常用的几种方法» 正文

例析散文结尾常用的几种方法

[10-21 00:03:42]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同步作文   阅读:68280

概要:例析散文结尾常用的几种方法马桥中学 冯朝晖 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 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 ——[明] 谢榛《四溟诗话》 古人要求文章的结尾应像豹尾,简洁明快,收束有力,意蕴深长。清代李渔曾说:“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笔留连,若难遽别”。所谓“媚语”,即富有文采、意蕴深刻的语言。有文采的结尾,耐人寻味,也会让评卷老师爱不释手。因此结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作文的优劣、得分的高低。 《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7—9年级)提到的写作目标共有十点。其中第四点提到“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第七点提到“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这些都涉及到文章的结尾要求。由此看来打造和拥有靓丽的“豹尾”,才能赢得阅卷老师的“芳心”。 好的结尾评价标准是什么呢 ?《语文课程标准》有关写作的评价有这么一点:“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和写作经验,笔者认为好

例析散文结尾常用的几种方法,标签:同步作文教学,http://www.88haoxue.com

例析散文结尾常用的几种方法

马桥中学 冯朝晖

             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

             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

                                     ——[明] 谢榛《四溟诗话》

    古人要求文章的结尾应像豹尾,简洁明快,收束有力,意蕴深长。清代李渔曾说:“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笔留连,若难遽别”。所谓“媚语”,即富有文采、意蕴深刻的语言。有文采的结尾,耐人寻味,也会让评卷老师爱不释手。因此结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作文的优劣、得分的高低。

   《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7—9年级)提到的写作目标共有十点。其中第四点提到“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第七点提到“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这些都涉及到文章的结尾要求。由此看来打造和拥有靓丽的“豹尾”,才能赢得阅卷老师的“芳心”。

    好的结尾评价标准是什么呢 ?《语文课程标准》有关写作的评价有这么一点:“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和写作经验,笔者认为好的文章结尾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创新性。即风格迥异,与众不同;2、思想性。即发人深省、韵味无穷;3、艺术性。即开合自如,文采斐然。

   下面主要以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下册的篇目为例,来分析散文结尾常用的几种方法,并附上练习加以体味巩固。

一、水到渠成法

即指行文流畅,顺其自然,合乎情理,一气呵成。

(一)示例:

 例1、端木蕻良《土地誓言》(七下P65)

我永不能忘记,因为我答应她,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的一切污秽和耻辱。

       评析:作者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压抑了十年之久,如地下沸腾的岩浆一样在奔突、在燃烧,终于在文章的末尾喷涌而出,一泻千里。

例2、  臧克家《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七下P97)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评析:在对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革命家两方面截然不同的“说”和“做”进行具体的描述之后,再采用近乎对偶的语句,顺其自然地对其人格进行高度的概括。句式短促,音调高昂,给人以激励、鼓舞,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二)练习:

 体味鲁迅先生《社戏》(七下P128)结尾的含义和作用。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也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二、画龙点睛法

即指水落石出,一语中的,篇末点题。

(一)示例

例1、老舍《济南的冬天》(七上P57)

         ……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评析:结尾反以“冬天”限制“济南”,向读者强调,他最后要抒发的是对“冬天”这个特定时节里的济南总的观感。不但与开头相呼应,而且进一步点题,洋溢着赞美喜爱之情。

   例2、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七下P21)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评析:花儿落了,不仅指垂落萎谢的夹竹桃,也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告别人世。既回应前文,又篇末点题,充满浓浓亲情,结构严谨周密。

   (二)练习:体味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伟大的悲剧》一问结尾的涵义(七下P171)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伟大的悲剧。

三、首尾照应法

       即首尾相顾,浑然一体。是最常见的结尾方法之一。

 (一)   示例:

 例1:郑振铎《猫》(七下P208)

     开头: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

     结尾: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评析:点明中心,照应开头。表达自己因主观臆断导致猫死掉的那种后悔愧疚之情,告诉我们,仅仅依靠自己的强势和暴力,进行随意的惩戒,只会伤害无辜的生命。

例2:林嗣环《口技》(七下P150)

     开头: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结尾: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评析:结尾再次强调道具的简陋,不但与开头照应,更能反衬口技人演艺高超,突出了文章章的主旨。

(二)   练习:

体会朱自清《背影》(八上P65)结尾,思考为何再现父亲的背影?

四、情景交融法

[1] [2]  下一页


Tag:同步作文同步作文教学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同步作文
》《例析散文结尾常用的几种方法》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