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高考现代文阅读现代散文阅读:从命题看高考答题» 正文

现代散文阅读:从命题看高考答题

[01-05 22:28:24]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高考现代文阅读   阅读:68838

概要:【答题技巧】前者要了解所使用的人称和不同的人称在行文中起到的不同作用或效果,并结合文章内容作答。第一人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显得亲切;便于对话,自由灵活;便于抒情,加强感染力;有时具有呼告的作用;用于对外物,有拟人化的效果。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地展现丰富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后者首先要了解一些常用的表达技巧(象征、铺垫与照应、烘托和衬托、对比与对照,抑扬、细节、白描等)和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对比、排比、借代、夸张、反复、反语、双关等)及其作用,然后结合具体内容作答。(常见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可以印发给学生)【命题六】 文章如何安排结构?为什么要写某事物或从某事物写起?或指出文章结构上的某一点(开头、结尾)有何作用或能否删去?例 11 《溯源》(05山东卷)第1题:文章用鲑鱼的溯源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解答】解答此题要注意它的位置(开头)和与下文(写人的回归)的关系,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思考作答:通过比较引出下文“人的回归”,并与下文写“人的回归”形成对比(或作

现代散文阅读:从命题看高考答题,标签:现代文阅读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答题技巧】前者要了解所使用的人称和不同的人称在行文中起到的不同作用或效果,并结合文章内容作答。第一人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显得亲切;便于对话,自由灵活;便于抒情,加强感染力;有时具有呼告的作用;用于对外物,有拟人化的效果。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地展现丰富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后者首先要了解一些常用的表达技巧(象征、铺垫与照应、烘托和衬托、对比与对照,抑扬、细节、白描等)和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对比、排比、借代、夸张、反复、反语、双关等)及其作用,然后结合具体内容作答。(常见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可以印发给学生)

【命题六】  文章如何安排结构?为什么要写某事物或从某事物写起?或指出文章结构上的某一点(开头、结尾)有何作用或能否删去?

例 11  《溯源》(05山东卷)第1题:文章用鲑鱼的溯源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解答】解答此题要注意它的位置(开头)和与下文(写人的回归)的关系,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思考作答:通过比较引出下文“人的回归”,并与下文写“人的回归”形成对比(或作铺垫)。

例 12  《切梦刀》(05辽宁卷)第4题:如果将文章最后一自然段删去,好不好?为什么?请作具体分析。

【解答】这道题很巧妙地考查了对作者的思路地把握,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说好或说不好都可言之成理。最后一段要不要,涉及到这一段和文章其他部分的关系。无论考生回答“好”还是“不好”,都必须讲出与全文的关系。说“不删好”,是因为它在全文中起卒章显志的作用;说“删掉好”,是因为它有违含蓄的原则。据此可以选择作答:①不删好。最后一段点明并深化了主题,这可以使文章立意显豁,直接而充分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五百,两套烧饼”的叹息将“烧饼”与“切梦刀”的价值并置比照,进一步消解了“切梦刀”抚慰心灵、疗治伤痛的意义。

②删掉好。这样可以避免将作者的主观情感直接呈现出来,使文意含蓄,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给读者留下较大的思索与想象空间。“贵来!”“惘惘然而去”,用金钱衡量“切梦刀”的价值,且言其贵,已经传达出对“切梦刀”意义的怀疑和否定,文章结构至此已经完整,表达也已清楚。

【答题技巧】文章结构安排常常与全文的总体思路及各个部分有关系,与文章内容及其所用表现手法也有一定的联系。因此既要分析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如对比、抑扬、铺垫、烘托等),又要注意文章的主体内容和线索。就其作用而言,用在开头导入正题或引起下文,有铺垫、烘托、反衬、抑扬、形成对比等作用;放在中间主要起承上启下、自然过渡的作用;放在结尾呼应开头或文题,使结构严谨;画龙点睛,总结深化或进一步强调突出。

至于开头或结尾是否有必要,决定因素是表达主题是否需要。如果具有上面所说的作用,则是必要的;如果与主题关系不大,不要也未尝不可,它可以使行文更简洁,主题更集中;有时还可以给读者留下再创造的空间。注意对于“好不好”“要不要”之类的问题,一般应正面回答,如果从反面回答,一定要找到充足的理由。

【命题七】  文中写某句话或某事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作者写某事物或某段落表达了怎样的意思(内涵)?

例 13  《一日的春光》(05全国卷3)第1题:“我要尽力吞咽今天北平的春天”,作者说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解答】这篇文章的主旨是“渴望春天”,这句话在开篇。下文中,作者写到今年北平的春天来得特别晚,又去得匆匆。而这句话又是作者在去年冬末写给朋友的信中说的,“吞咽”是“尽情地享受”的意思。将“吞咽”与“身处寒冬”结合起来可知,表达了作者在寒冬中对春天的强烈的渴盼之情。

例 14《长城》(2000全国卷)第3题:文章最后一段写道:“外层空间能看到的地球上唯一的人工痕迹,就是你啊,长城!”,联系全文来看,这一段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解答】解答此题,一是要抓住本句中的“地球上唯一的人工痕迹”,二是要注意与之呼应的倒数第三段,尤其是“你能承受住历史的再冲荡和新世纪的胎动吗”,因为最后一段是对倒数第三段的回答。抓住这两点即可从文章本身的角度概括出答案:显示出中华民族的伟大、自豪和自信,表明中华民族能够承受改革开放的冲荡。

【答题技巧】“情感”与文章主题有着密切的联系。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对所写的内容做具体的分析,看它本身写的是什么,是用来说明(或证明)什么的,与文章主旨是什么关系,再结合所在段落、前后段内容、作者所处的坏境以及文章主旨分析其写作的目的、用意。

“表达的意思”的确定既要抓住段落的中心,又要抓住段落中的关键句并且要结合上下文才能准确把握。  要注意的是“情感”是就作者而言,而“意思”是就文章而言的。

【命题八】   文章写某事物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或从哪几方面来写某事(物)的?或概括文章写某事物的内容和特点。

例 15 《阳台上的遗憾》(05 重庆卷)第3题:“所有的城市,越来越成为一个城市”,说明现代城市有什么发展趋势?表现在哪里?请根据原文加以概括。

【解答】“越来越成为一个城市”就是失去个性特点而“趋同”,明确了这一“发展趋势”,再根据本句所在的倒数第二段的内容可知具体由三个方面,然后运用揣摩提炼法,即可概括出答案:①生活空间的一致

②生活方式的相似③思想感情的相近。(注意后两者不是完全“一样”)

例 16   《行吟阁遐想》(06 安徽卷)第1题:作者在行吟阁畔产生了哪些遐想?请简要概括。

【解答】首先找到有效区,然后筛选相关信息。作者想到了屈原、想到了闻一多,具体而言想到了他们各自的形象和诗句(作品),然后由他们的相同之处又想到了在屈原纪念馆中另辟闻一多纪念馆。只要我们对以上这些信息加以概括整合就能答题。概括成两点或三点均可。

【答题技巧】这一类考题,既涉及到筛选信息,又涉及到归纳概括。总体来说要做两方面的思考准备:①所写内容如果有几个方面就从内容方面分析概括;②如果内容集中写某一方面,无法从内容上分成几个方面时,则应考虑从手法(正反、虚实、点面)方面分店概括。

具体答题时,先要“定位”,即找准阅读有效区,然后确定答题对应点。信息筛选出来以后,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相应的归纳与概括的方法——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高考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 高考现代文阅读
》《现代散文阅读:从命题看高考答题》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