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师:钱学森的回国之途充满了艰辛与坎坷,真可谓一波三折。怎样的一波三折呢?让我们下节课继续研究。 下课 !第二课时 一、艰辛回国路: 师:上节课我们讲到“拳拳爱国心、浓浓骨肉情”促使钱学森毅然决然地踏上归国的航程。可是,钱学森的回国路充满了艰辛。正当他要回国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阻挠。什么阻挠? 生:美国政府不允许钱学森回国。 师:美国政府为什么不允许钱学森回国? 生:因为钱学森是一个很重要的人才,美国政府怕钱学森回到中国,为中国作贡献,对付美国。 师:请同学们读读这样一段话(出示美国一位海军高级将领说的话): “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决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指名一学生读。 师:“决不能”什么意思? 生:一定不能。 师:怎么读好这句话?注意感叹号。 生齐读。 师:你们知道一个师有多少人?猜猜看。 生:5000人。 师:猜得不错。部队师的编制有两种,甲种师10000人,乙种师5000人。钱学森一个人抵得上多少人? 生:50000人。 师:至少也有25000人。这说明什么? 生:钱学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生:钱学森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 师:因此
读中生情 思中启智——《钱学森》课堂实录,标签: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http://www.88haoxue.com师:钱学森的回国之途充满了艰辛与坎坷,真可谓一波三折。怎样的一波三折呢?让我们下节课继续研究。
下课 !
第二课时
一、艰辛回国路:
师:上节课我们讲到“拳拳爱国心、浓浓骨肉情”促使钱学森毅然决然地踏上归国的航程。可是,钱学森的回国路充满了艰辛。正当他要回国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阻挠。什么阻挠?
生:美国政府不允许钱学森回国。
师:美国政府为什么不允许钱学森回国?
生:因为钱学森是一个很重要的人才,美国政府怕钱学森回到中国,为中国作贡献,对付美国。
师:请同学们读读这样一段话(出示美国一位海军高级将领说的话):
“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决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指名一学生读。
师:“决不能”什么意思?
生:一定不能。
师:怎么读好这句话?注意感叹号。
生齐读。
师:你们知道一个师有多少人?猜猜看。
生:5000人。
师:猜得不错。部队师的编制有两种,甲种师10000人,乙种师5000人。钱学森一个人抵得上多少人?
生:50000人。
师:至少也有25000人。这说明什么?
生:钱学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生:钱学森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
师:因此,美国政府怎么也不让钱学森回国。让我们再来读读海军高级将领的话。
生:(齐读)“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决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师:美国政府要想访设法留住钱学森,让他继续为美国服务。美国政府怎么留?
生:给他高官厚禄。
生:不让他上飞机,上轮船。
生:把他关进牢房里。
师:威逼利诱、百般阻挠。美国政府为了摧毁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以莫须有的罪名将钱学森关进牢里。白天不停地审问他,晚上用强光刺他的眼睛,不让他睡觉。可是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读第6小节。
生:齐读第6节。
师:5年的漫长岁月对于一心要回国的钱学森是怎样的5年啊?
生:度日如年。
生:寝食难安。
生:望眼欲穿。
师:在中国政府的强烈要求下,美国政府被迫同意钱学森回国。钱学森终于可以回国了,他激动万分!一边赶去买船票,一边吟诵杜甫的一首诗。
(大屏幕出示):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闻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生:齐读这首诗。
师:为什么钱学森要吟诵这首诗?
生:因为杜甫听说官军收了河南河北,激动万分。而钱学森听说可以回国了,他也是激动万分。
师:是呀,人心都是相通的。杜甫的诗引起了钱学森强烈的共鸣。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我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更深的体会。
生:齐读(读得饱含深情)。
师: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课文第一段应该放在哪里?
生:应该放在第6节后面。
师:那为什么要放在开头呢?
生:突出钱学森回国来之不易。
师:这种写法叫倒叙。把后面的内容提到前面来写,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同学们在作文中也可以学习这种写法。
二、大哉钱学森:
师:钱学森回国后——读最后一段课文。
上一篇:《i u ü》教学案例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