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语文教研“对话”失败的一堂课——教《浪之歌》一课的体会» 正文

“对话”失败的一堂课——教《浪之歌》一课的体会

[10-21 00:24:01]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语文教研   阅读:68193

概要:生2:“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的工作。”我的生活是什么?我的工作又是什么?生3:“夜阑人静,万物都在梦乡里沉睡,惟有我彻夜不寐”,为什么“惟有我彻夜不寐”?师:我们曾学过一句话,“一切文学皆人学”。几乎在所有的文学作品中,都包含着、寄托着作者自己的情感,要了解这种情感,就必须要了解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多媒体展示作者的人生经历)从刚才的多媒体展示中我们可以知道,作者的一生都热爱着自己的祖国,苦恋首自己的祖国 ,但由于统治阶级的迫害,作者又不得不远离祖国,客居他乡,文中海浪就是作者自身,而海岸就是什么?生(齐声):祖国师:在很多文学作品中,作者都把祖国比作自己热恋中的情人。本文也如此,那么文中的美人鱼、礁石等又代表什么呢?作者自己的话就是很好的注解。“整个地球都是我的祖国,全部人类都是我的乡亲。”可见,本文是借海浪来抒发自己什么感情呢?生:对祖国的热爱,师:只是一般的热爱吗?程度还不够深。生:忠贞不渝的爱。师:只是对祖国忠贞不渝的爱吗?生:还有对全人类的爱。师:对,她还是人世间所有美好事物的守护者,也就是说,作者借《浪之歌》抒发了自己对祖国忠贞不渝的爱和对

“对话”失败的一堂课——教《浪之歌》一课的体会,标签: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初中语文教研组计划,http://www.88haoxue.com

生2:“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的工作。”我的生活是什么?我的工作又是什么?

生3:“夜阑人静,万物都在梦乡里沉睡,惟有我彻夜不寐”,为什么“惟有我彻夜不寐”?

师:我们曾学过一句话,“一切文学皆人学”。几乎在所有的文学作品中,都包含着、寄托着作者自己的情感,要了解这种情感,就必须要了解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多媒体展示作者的人生经历)

从刚才的多媒体展示中我们可以知道,作者的一生都热爱着自己的祖国,苦恋首自己的祖国 ,但由于统治阶级的迫害,作者又不得不远离祖国,客居他乡,文中海浪就是作者自身,而海岸就是什么?

生(齐声):祖国

师:在很多文学作品中,作者都把祖国比作自己热恋中的情人。本文也如此,那么文中的美人鱼、礁石等又代表什么呢?作者自己的话就是很好的注解。“整个地球都是我的祖国,全部人类都是我的乡亲。”可见,本文是借海浪来抒发自己什么感情呢?

生:对祖国的热爱,

师:只是一般的热爱吗?程度还不够深。

生:忠贞不渝的爱。

师:只是对祖国忠贞不渝的爱吗?

生:还有对全人类的爱。

师:对,她还是人世间所有美好事物的守护者,也就是说,作者借《浪之歌》抒发了自己对祖国忠贞不渝的爱和对全人类的热爱。通过刚才对作者人生经历和思想的了解同学们刚才提的问题是否也迎刃而解了呢?同学们四人小组自由讨论。

生1:因为她思恋着祖国,所以“彻夜不寐”、

生2:这里的爱情不是一般的爱情,指作者对祖国,对全人类的爱,这种爱需要清醒。

师:为什么这种爱需要清醒呢?

(学生沉默)

师:作者爱祖国,苦恋着祖国,但是祖国并不爱他,迫使他身处异国,甚至客死异国他乡,即使如此,作者并没有就不爱,甚至仇恨祖国,反而爱得更热烈,所以说爱情的真谛是清醒。

最后一句“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身的工作”。注意理解两个词语,“生活”指的是个人的情感生活, “工作”是面对大家的。那么,这一句怎么理解?

生4:“生活”指对祖国,对全人类的爱;“工作”指守护人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

(教师小结)

教学效果

一堂课下来,感觉学生的思维不够活泼,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在一些环节上,学生回答得不够全面,教师急于把自己的答案展示出来,有“灌输之嫌”,但在最后的质疑――讨论――分析环节,学生比较活跃,效果较好。

教学反思

一般地,我们认为最早提出对话概念的是俄国文艺理论家巴赫金。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中,蕴涵着平等观念的价值预设。他认为在对话者的视野中,自我与世界处于平等的关系之中,即承认对话双方的主体意义和价值并保持平等状态。李镇西博士在《共享:课堂师生关系新境界》一文中为我们勾画出了一个极具诱惑力图景—— “共享式”对话情境教学——“面对美味食物,师生共同进餐,一道品尝;而且一边吃一边聊各自的感受,共同分享大块朵颐的乐趣。在共享的过程中,教师当然会以自己的行为感染带动学生,但更多的,是和学生平等地享用同时又平等地交流:他不强迫学生和自己保持同一的口味,允许学生对各种佳肴做出自己的评价。”“在愉快地分享中,师生都得到满足,都获得营养。”

而事实上,在具体的课堂实践过程中,却往往不令人乐观。就如本次课堂教学,虽然本人力求进行对话教学,但课堂效果很不理想,学生思维不活跃,课堂气氛沉闷,谈不上所谓的互动、对话,更没有期望中的思想碰撞和交流。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遗憾结果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学生参与对话需要的基本条件还不够成熟。

1、  由于从小受传统“灌输式”教学、“接受式”学习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只会惰性思考,不会积极思考;只会被动思考,不会主动思考。而且只习惯于听,不习惯于说。这样的思维习惯、学习习惯,极大地阻碍了对话教学的开展。

2、  对话理论要求师生对所讨论的话题不仅应该具有初步的理解,面且需要拥有独立的观念与看法。但是,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不可能拥有与教师同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水平。而且,像我们这样的学校,学生大部分来自于乡下,他们的生活阅历、视野、课外知识储存量等都非常有限。比如:虽在沿海地区,但大部分学生没看见过大海。因此这就需要教师的帮助和引导,否则学生就根本不可能积极参与。

二、教师与学生没有真正实现师生平等。

“民主、平等”是对话教学的第一法则。但是,长期以来,教师始终是作为知识权威、文化先知的角色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的,而现在要求教师转变角色,以“平等中的首席”的身份,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这样的转换有一定的难度。本次对话教学的失败,这是主要原因。

如果真正摆正了师生关系,做到民主、平等,就应这样:

1、备课时不但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思维状况、生活经历。在设置第一环节的对话前,可以展示有关海浪的图片、文字或音乐,营造感性的氛围,激活学生的思维。这样,效果可能就不同了。

2、  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对话题理解的不够全面、不够深刻时,教师不应急于求成,

立刻抛出自己的答案,而应该创造条件帮助、引导学生去理解。比如:引导学生理解海浪和海岸忠贞不渝的爱情时,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进行引导:“潮水涨来时,我拥抱着他;潮水退去时,我扑倒在他的脚下。”这个句子体现出海浪和海岸之间怎样的爱情?这样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应该就不难了。而在后来质疑----讨论-----分析环节,由于适时适机地引入作者的人生经历,恰到好处地帮助了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这样的设计就是充分地考虑到学生、充分地尊重学生。

对话教学作为教学的又一新理念,充满了把学生从被动世界中解放出来的人文情怀,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但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非对话”远远没有结束。要使民主、平等成为我们课堂的主旋律,我们还需不断努力。


上一页  [1] [2] 


Tag:语文教研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初中语文教研组计划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语文教研
》《“对话”失败的一堂课——教《浪之歌》一课的体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