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语文教研“对话”失败的一堂课——教《浪之歌》一课的体会» 正文

“对话”失败的一堂课——教《浪之歌》一课的体会

[10-21 00:24:01]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语文教研   阅读:68193

概要:“对话”失败的一堂课 ——教《浪之歌》一课的体会背景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一直是教师教、学生学,即教师说、学生听,是一种“知识传授式”“灌输式”的教学。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学生的思维是一种消极的接受状态。这种枯燥的教学模式是否偏离了语文教育真正的内涵?还适应现代人才培养的需要吗?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这一全新定位,是对“把教学看成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陶冶品德的过程”这一传统观点的重大突破。新课标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新课标所描述的语文教学情景,令人欣喜。但落实到课堂教学实际,又感觉对话教学困难重重。教学设计说明 《浪之歌》是

“对话”失败的一堂课——教《浪之歌》一课的体会,标签: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初中语文教研组计划,http://www.88haoxue.com

“对话”失败的一堂课

                      ——教《浪之歌》一课的体会

背景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一直是教师教、学生学,即教师说、学生听,是一种“知识传授式”“灌输式”的教学。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学生的思维是一种消极的接受状态。这种枯燥的教学模式是否偏离了语文教育真正的内涵?还适应现代人才培养的需要吗?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这一全新定位,是对“把教学看成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陶冶品德的过程”这一传统观点的重大突破。新课标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新课标所描述的语文教学情景,令人欣喜。但落实到课堂教学实际,又感觉对话教学困难重重。

教学设计说明

     《浪之歌》是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文章,是纪伯伦的一首散文诗。这首散文诗巧妙地融合了东方语言的灵动、形象和西方语言的哲理、思辩。作者借海浪的形象含蓄而热烈地抒发了自己对祖国忠贞不渝的爱。理解海浪的形象及作者所抒发的感情是文章的重点和难点。我打算以朗读作为重要途径,以对话的方式展开课堂教学。主要步骤如下:1、走进生活,以“描绘现实生活中的海浪”作为话题进行对话。2、走进文本,通过朗读,以文中“海浪的形象”作为话题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3、走近作者,首先质疑,然后多媒体展示作者的人生经历,进一步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

过程描述

师:海浪对于大家一定不陌生吧?也许你在现实的大海中看到过,也许你在电视中感受到过,也许你在文学作品中体会到过。那么请同学们用一两个词语描绘你所知道的海浪。

(学生有的沉默不语,有的摇头表示没看到过海。)

师:有同学看到过大海吗?说说你所见到的海浪。

(学生有的摇头,有的交头接耳,然后有个别同学举手)。

生1:就是一浪过来又一浪过来。

师:能不能用一个词语或一个比喻进行描绘?

(学生沉默,表示不会。教师叫其他同学发言。)

生2:像一个调皮的小孩在海岸上奔跑。(师表扬)

生3:海浪像洁白的天使在跳舞。(师表扬)

(然后学生都沉默了,教室很安静。)

师:还记得我们上学期学过一篇古文,与海浪相关?

生:《观潮》

师:对。文章里描绘的虽然是钱塘江的江潮,但这与海浪很相似,文中把江潮比作什么?

生1:一条银线。

生2:玉城雪岭。

师:很好,大家记得非常准确。现在,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看看纪伯伦笔下的海浪有什么特点,你从文章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出示课题《浪之歌》)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得很认真,但大多是无感情朗读。)

(陆续有几个学生举手)

生1:海浪很温柔,从“清晨,我在情人的耳边发出海誓山盟,于是他把我紧紧搂抱在怀中;傍晚,我把爱恋的祷词歌吟,于是他将我亲吻。”这一句看出。

生2:海浪乐于助人,我“曾有多少次,当有情人向俊俏的少女倾诉自己为爱情所苦时,我陪伴他长吁短叹,帮助他将衷情吐露。” 这一句看出。

生3:海浪很浪漫,也是从“清晨,我在情人的耳边发出海誓山盟,于是他把我紧紧搂抱在怀中;傍晚,我把爱恋的祷词歌吟,于是他将我亲吻。”这一句看出。

(已无人举手,教师只好点名回答)

生4:还没想好。

生5:海浪乐于助人,从“我曾从海中托起过多少人的躯体,使他们从死里逃生。” 这一句看出。

 (无人再回答,教师也不再点名回答。)

师:文中的海浪有很多特点,比如同学们刚才说的温柔,浪漫,乐于助人,另外还有忠贞等.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课文前四段,这四段主要写什么?

生:写海浪与海岸。

师:写海浪与海岸的什么?

生:爱情。

师:接下来,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前四段,其他同学仔细听,并思考,海浪与海岸之间的爱情是一种怎样的爱情。

(学生朗读)

(个别同学举手)

生1:相亲相近的爱情。

生2:海誓山盟的爱情。

生3:浪漫的爱情。

(学生沉默)

师:我们一般用来形容两个人的爱情,除了刚才所说,还有哪些词语可以用来形容?

(学生还是沉默)

师:比如说忠贞不渝,从“潮水涨来时,我拥抱着他;潮水退去时,我扑倒在他的脚下。”这一句可以看出来。这四段主要写海浪与海岸的爱情,在这四段里,作者把海岸塑造成一个什么形象?

生:(部分学生齐声):情人形象!

师:对,情人形象,也是一位浪漫的女性形象。这四段写出了海浪与海岸甜蜜的爱情。那么,海浪除了关爱海岸----他的情人之外,还关爱哪些事物、人物?

生(七嘴八舌):美人鱼、有情人、礁石、人的躯体。

师:在这一段里面,海浪又是怎样的一个形象?请一个学生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学生朗读)(没有学生举手)

师:前面四段,写海浪与海岸的爱情,塑造了海浪情人的形象,浪漫的女性形象,那么这一段,写海浪不但关爱海岸,还关爱美人鱼、有情人、礁石等许许多多的东西,刚才也说到这写出海浪乐于助人的特点,那我们还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

(一位学生举手)

生:博爱。

  (这位学生说得很准确,但可能是在参考书上看的。不过,她的回答还是打破了教室的沉寂,解除课堂的尴尬场面。)

师:很好,这一段塑造了海浪博爱者的形象,人世间美好事物的守护者的形象。也就是说,文中海浪的爱情,不仅仅是对海岸的爱,也包括对世间所有美好事物的关爱。接下来,自由朗读课文最后两段,找出不能理解的地方。

(学生自由朗读并陆续举手)

生1:“纵使我满腹爱情,而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这个句子如何理解?

[1] [2]  下一页


Tag:语文教研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初中语文教研组计划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语文教研
》《“对话”失败的一堂课——教《浪之歌》一课的体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