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鸟啼》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反思16» 正文

《鸟啼》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反思16

[10-21 00:23:16]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高一语文必修二   阅读:68489

概要:一.课文分析 《鸟啼》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第二模块“珍爱生命”专题“生命之歌”板块中的一篇课文英国作家劳伦斯通过描写严冬消逝、春天来临之际鸟儿的啼鸣,表达对生与死的思考和对神奇生命的由衷赞美,生发关于“生”与“死”的思考,告诉人们应该向鸟儿那样面对严冬,面对死亡,面对苦难,面对绝境,不哀伤,不沉沦,勇敢地面对,顽强地抗争,像鸟儿那样“向死而生”这种哲理性很强,集情、景、理于一身的文章,一直以来都挑战着教师的理解和教学 《鸟啼》沿着“聆听——思考——礼赞”的思路展开文章对鸟和鸟啼的变化描写(鸟复苏,到微弱的啼鸣,再到悦耳的声音)充分表现了作品的主题,死与生虽不相容,但春天必然来临,生命的冲动谁也没法阻止,表达了作者对新生命、新世界的渴望和追求,启示人们像鸟一样向死而生 文章理解上的难点在向死而生的内涵上向死而生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的一种大彻大悟的人生心态正视现实、直面人生,是基本内涵这种生命解读,实际暗含了知死守生、视死而生、轻死重生的哲学理解和积极用世的人生态度理解了死,才能理解生;看清了人生的有限,才能看清自身发展的无限 二.教学设计

《鸟啼》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反思16,标签:高一语文必修二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一.课文分析 

   《鸟啼》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第二模块“珍爱生命”专题“生命之歌”板块中的一篇课文英国作家劳伦斯通过描写严冬消逝、春天来临之际鸟儿的啼鸣,表达对生与死的思考和对神奇生命的由衷赞美,生发关于“生”与“死”的思考,告诉人们应该向鸟儿那样面对严冬,面对死亡,面对苦难,面对绝境,不哀伤,不沉沦,勇敢地面对,顽强地抗争,像鸟儿那样“向死而生”这种哲理性很强,集情、景、理于一身的文章,一直以来都挑战着教师的理解和教学 

   《鸟啼》沿着“聆听——思考——礼赞”的思路展开文章对鸟和鸟啼的变化描写(鸟复苏,到微弱的啼鸣,再到悦耳的声音)充分表现了作品的主题,死与生虽不相容,但春天必然来临,生命的冲动谁也没法阻止,表达了作者对新生命、新世界的渴望和追求,启示人们像鸟一样向死而生 

   文章理解上的难点在向死而生的内涵上向死而生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的一种大彻大悟的人生心态正视现实、直面人生,是基本内涵这种生命解读,实际暗含了知死守生、视死而生、轻死重生的哲学理解和积极用世的人生态度理解了死,才能理解生;看清了人生的有限,才能看清自身发展的无限 

   二.教学设计 

   教材编写者建议采用文本研习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体会小鸟啼鸣声中蕴涵的生命的活力,领悟字里行间透露出的作者对生与死的思考和对生命神奇的由衷赞美”围绕这个建议,笔者三轮教学采取了三种不尽相同的教学设计 

   第一轮教学设计(简): 

   1.听一听:鸟啼有什么特点? 

   2.看一看:鸟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啼鸣? 

   3.思考:作者为什么把鸟啼放在这样—个环境中? 

   4.想一想:鸟啼带给你怎样的思考? 

   5.拓展延伸:人应该怎样活着?怎样活才更有意义? 

   第二轮教学设计(简): 

   1.反复朗读课文,找出议论和抒情的句段重点朗读 

   2.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供学生研习 

   (1)课文第一段:“横陈”“吃净”是什么意思?作者写鸟儿的死亡如此惨烈目的是什么? 

   (2)面对死亡,鸟儿们有哪些表现?请标注体现鸟儿表现的句子并朗诵 

   (3)对鸟儿的这些表现,作者是如何评价的?请标注议论和抒情的句子诵读并赏析 

   (4)文中作者对死亡和生命有哪些认识?给你什么启发?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生命的思考 

   第三轮教学设计(详): 

   1.迅速浏览全文,整体感知文章思考:作者从这鸟儿的歌声中听到了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明确:变迁的第一阵爆发 

   大家不难发现,文章1—8节就在写这场变迁的爆发,之后就是作者的感悟那么,这场变迁是怎样的变迁? 

   明确:冬天——春天 

   文章中鸟啼成为了春天来临的主要表现内容,那么冬天呢,通过描写什么内容来表现? 

   明确:鸟尸 

   在原文中哪个地方进行了集中描绘? 

   明确:第一节 

   请同学朗读、思考,用几个词来形容一下这幅画面的特点 

   明确:死寂、毫无生气、恐怖、凄凉 

   所以,这散落遍地的鸟尸就象征着死亡那么,鸟啼呢?作者笔下的鸟啼也并非纯粹的,是否也存在着一定的变化趋势呢? 

   明确:鸟啼象征生命 

   面对冬天充满死亡气息的鸟尸的画面,我们倍感凄凉压抑,那么,面对春之鸟啼,我们的心情又是如何的呢? 

   明确:喜悦 

   哪一小节最能体现这种喜悦之情? 

   明确:分析赏读第6节 

   2.作者从鸟啼中听出了这样一场变迁的爆发,有了怎样的感悟呢?请自由朗读9—15节,寻找观点句 

   明确:提示找观点句的方法“世界不能选择”“春天不能抑制”“生命和死亡全不相容” 

   那么,围绕观点句,作者是怎样来抒发他的感悟的呢?请结合文中相关语句谈一谈 

   明确:(学生分别分析)作者认为,生命和死亡全部相容死亡犹如冬天,不能选择;生命更像春天,不能抑制,所以,他认为要像鸟儿们那样“向死而生” 

   鸟儿是怎么做的?找出文章中的描写 

   明确:第14节放声高歌“它们不能哀伤,不能静默,不能追随死亡”与“它们不哀伤,不静默,不追随死亡”的比较 

   3.当我们面对人生中不能选择、不可避免的困境、挫折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做?“向死而生”是否给了我们一定的人生启迪呢? 

   明确:生因为死的衬托更显得珍贵,以死亡为背景的生更见顽强——海德格尔 

   生命和死亡全不相容——向死而生!世界不能选择,春天不能抑制——生命的力量不可阻挡向死而生的生命,才显得更加可贵与伟大 

   4.结合你对“向死而生”的理解、感悟,寻找一些熟知的事例(历史人物或身边人物)加以阐述 

   三.反思评价 

   以上三个教学设计是笔者在2004年、2007年、2010年分别使用的2004年的时候,刚刚接触新课程的理念,正在进行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的试用,借助于多媒体课件的“听——看——想——拓”的思路,确有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2007年的时候,苏教版高中教材已完整使用一轮,对其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注重形式的基础上,重视了一些阅读方法的指导到了2010年,教材使用两轮,对教材的优劣势有了明晰的认识,也接受了文本细读的一些理念和方法,就形成了上述的设计比较这三种设计,我以为只有进行文本细读才能更加接近语文的本质,让语文更有语文味 

   1.文本细读或可避免语文的“娱乐化”和“应试化”这两种倾向新课改以来,语文课堂变得越来越热闹人们在为语文不再枯燥、师生关系和谐融洽而欢欣鼓舞的时候,突然发现,语文课的语文味越来越淡,娱乐味越来越浓动辄讨论,动辄活动,课堂热闹了,却丢掉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阅读、涵咏;不在文本中品读字词句篇,却跑到文本外面研究与理解文本没有关系的问题,种了人家的地,荒了自己的田,丢了语文的根我至今仍保留着2004年上《鸟啼》时所用的课件,声音、色彩、画面不可谓不精致;我至今也还记得在“拓展延伸:人应该怎样活着?怎样活才更有意义”这个环节中表现出来的“热烈气氛”;更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有识之士的一句“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不说“振聋发聩”,亦不说“醍醐灌顶”,但着实让我警醒:热闹能带来快乐的氛围,却不一定能带来快乐的语文!2007年的教学设计,走出了繁杂,走向了语文的技能训练,但总也感觉少了一些语文味,有“应试化”的影子第三个设计,立足于文本设计,着眼于文本字词句的解读,让学生在品读词句的过程中把握作者的思想,同时也学会表达思想个人认为,文本细读有效避免了语文教学“娱乐化”和“应试化”这两种基本倾向 

[1] [2]  下一页


Tag:高一语文必修二高一语文必修二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高一语文必修二
》《《鸟啼》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反思16》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