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繁星》导学案3

[10-21 00:23:16]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初一上册语文教案   阅读:68449

概要: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课《繁星》导学案教学目的: 1.能流畅地朗读课文,并能说出文章描写了几个场面。2. 能从关键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丰富感情。 3. 能运用虚实结合的写法写一段话。4. 了解有关巴金的文学常识。 教学重难点: 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虚实结合的表达效果。 课时安排:二课时。课外预习:利用工具书,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读准课文。课前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上网或查阅书籍,了解作者。课前完成《课堂作业》第3页的第2、第3题。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2分钟)(导语自行设计,以下各环节的转换也请自行设计) 参考:1. 含“星”的成语和古诗句、歌词等:星罗棋布 星火燎原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2. 繁星是常见的,引起过古今中外无数人的遐想,你一定也观察过天上的繁星,你是怎样观察的?有什么感受?(学生回答)好,晴朗的夜空,往往星光灿烂,当我们仰望星空时,常常会有许多遐思幽想,我们女学生常常把心里话告诉星星,让星星分享我们的快乐、忧愁……五四运动之后,有一位中国作家,经常独自仰望星空,他不仅用眼睛眺望繁星,更用

《繁星》导学案3,标签:苏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课《繁星》导学案

教学目的: 

1.能流畅地朗读课文,并能说出文章描写了几个场面。

2. 能从关键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丰富感情。

3. 能运用虚实结合的写法写一段话。

4. 了解有关巴金的文学常识。 

教学重难点: 

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虚实结合的表达效果。 

课时安排:

二课时。

课外预习:

利用工具书,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读准课文。课前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上网或查阅书籍,了解作者。课前完成《课堂作业》第3页的第2、第3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1--2分钟)(导语自行设计,以下各环节的转换也请自行设计)

    参考:

1. 含“星”的成语和古诗句、歌词等:

星罗棋布    星火燎原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2. 繁星是常见的,引起过古今中外无数人的遐想,你一定也观察过天上的繁星,你是怎样观察的?有什么感受?(学生回答)好,晴朗的夜空,往往星光灿烂,当我们仰望星空时,常常会有许多遐思幽想,我们女学生常常把心里话告诉星星,让星星分享我们的快乐、忧愁……五四运动之后,有一位中国作家,经常独自仰望星空,他不仅用眼睛眺望繁星,更用心灵感受星星,让心灵与宇宙直接对话。这位作家就是著名作家巴金。下面我们来看看巴金是怎样观察繁星的,他又有哪些感受呢?

(投影课题) 

二、介绍巴金和写作背景(3--5分钟)(投影)

(一)作者简介

巴金,现代著名作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04年生于四川成都。建国后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主席,作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文联主席,《收获》主编。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火》;中篇小说《憩园》,《寒夜》;散文集《保卫和平的人们》、《友谊集》、《随想录》,散文、小说、特写集《新声集》、《赞歌集》,还有不少短篇小说、童话、杂文等。

(二)写作背景。 

这篇文章选自巴金的《海上杂记》。1923年,19岁的巴金和三哥毅然冲破封建家庭的樊笼到了上海,南京,考入东南大学附中补习班。在学习期间,参加了一些社会活动,著名的“五卅”运动对他影响较大,他的民主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1927年1月15日,他乘法国轮船“昂热号”离沪赴法,卫惠林同行,先后同船的中国学生计9人。他去法国是为了学习经济学,“向西方找真理”,进一步研究无政府主义理论,考察欧洲的社会活动。法国既是无政府主义的发源地,也是当时欧洲的政治流芳者的庇护所。2月18日,“昂热号”邮船抵达马塞。19日巴金抵达巴黎。在邮船航行期间,巴金撰写了《海行杂记》38则。《繁星》是其中的一篇游记,写于1927年1月。

三、检查预习情况(3--5分钟)

《课堂作业》第3页的第2、第3题。

四、合作探究(20--25分钟)

整体感知课文(先投影)

1.指名一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余同学: 

①用波浪线勾画出写巴金三次观察繁星的时间、地点和三次看星感受的词句,并说说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②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用横线画出相关的标志词句;

    ③理清文章结构:文章分为几个部分?各写什么内容?

2. 完成《课堂作业》第4题。(学生有答案,可不讲)

(学生用10分钟时间带着以上问题看课文,讨论交流。)

10分钟后继续投影,组织学生讨论,适时点拨)

整体感知:(10--15分钟)

①用波浪线勾画出写巴金三次观察繁星的时间、地点和三次看星感受的词句,并说说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教师点拨:从前在家乡,“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写作者小时侯望星天的感受——甜蜜、温馨,侧重于表达对星天的依恋之情。

三年前在南京,“好象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说话一样。”写作者三年前望星天的感受——亲密、投机,侧重于表达对星星的伙伴之情。

如今在海上,“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那四颗明亮的星星是头,下面几颗……看,那个三人还在跑呢!”写作者如今在海上望星星的感受——惬意、信赖,侧重于表达对星星的知心之情。

总之,都表达了作者对繁星的热爱,对光明的追求。

②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用横线画出相关的标志词句;

教师点拨:按时间顺序。标志有“从前”、“三年前”、“如今”、“有一夜”。

    ③理清文章结构:文章分为几个部分?各写什么内容?

教师点拨:第一部分(第1段):描写“我”最爱看繁星,回忆从前在家乡夜晚望星天的情景和感受。 

    第二部分(第2段):描写“我”三年前在南京读书时看望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第三部分(第3--4段):描写“我”在海上观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如学生将第3,4段内容分开为“在海上的每一天观看的情景与感受”,“有一夜看到的情景与感受”,也应加以肯定、认可) 

2. 完成《课堂作业》第4题。

五、当堂巩固(3分钟)

    (投影)

1.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D )

A.本文写作者看星星的地点是家乡、南京、菜园、舱面。

B.课文按照空间顺序,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状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考查记叙顺序)

[1] [2]  下一页


Tag:初一上册语文教案苏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初一上册语文教案
》《《繁星》导学案3》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