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论语>十二章》·第二课时学习要点:1.朗读课文,背诵前三章;2.继续研读课文四至九章。自学指导一1.朗读课文第四到九章,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抑扬顿挫。3分钟后赛一赛看谁读得更好。2.结合课本下边的注释用“字字落实,一一对应”的方法独立翻译课文第四到七章,6分钟后,请同学展示。第四章分析文义子曰:“温( )故( ) 而知新( ), 可( )以( )为( )师矣。第五章分析文义子曰:“学而不思( )则罔( ),思而(表转折)不学则殆( )。第六章(一)分析文义子曰:“ 贤( )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 )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第七章(一)分析文义子曰:“知之( )者( )不如好( )之者,好之者不如乐( )之者。”自学指导二当堂背诵上面这四章文字,5分钟后,教师抽查。自学指导三想一想,上面四章文字,孔子谈的是哪方面的见解?(提示:再读导读)独立完成后分小组探讨。5分钟。当堂训练1.结
《论语》十二章导学案2(第二课时),标签: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论语>十二章》·第二课时
学习要点:
1.朗读课文,背诵前三章;
2.继续研读课文四至九章。
自学指导一
1.朗读课文第四到九章,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抑扬顿挫。3分钟后赛一赛看谁读得更好。
2.结合课本下边的注释用“字字落实,一一对应”的方法独立翻译课文第四到七章,6分钟后,请同学展示。
第四章
分析文义
子曰:“温( )故( ) 而知新( ), 可( )以( )为( )
师矣。
第五章
分析文义
子曰:“学而不思( )则罔( ),思而(表转折)不学则殆( )。
第六章
(一)分析文义
子曰:“ 贤( )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 )其忧,回也
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第七章
(一)分析文义
子曰:“知之( )者( )不如好( )之者,好之者不如
乐( )之者。”
自学指导二
当堂背诵上面这四章文字,5分钟后,教师抽查。
自学指导三
想一想,上面四章文字,孔子谈的是哪方面的见解?(提示:再读导读)独立完成后分小组探讨。5分钟。
当堂训练
1.结合课下注释,完成八、九两章的翻译。
第八章
子曰:“饭( )疏( )食饮水( ),曲肱( )而枕之,乐( )亦在其
中矣。不义( )而富且贵,于( )我如浮云。”
第九章
子曰:“三( )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 )而(表顺承)从( )
之(代词,学习),其不善者而改之。”
2. 想一想,课文前三章,孔子谈的是哪方面的见解?你对哪一方面深有体会,请结合自己的经历谈一谈。
《<论语>十二章》·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继续翻译课文后三章
2.积累成语、名言、警句;
自学指导一
1.朗读课文第十到十二章,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抑扬顿挫。3分钟后赛一赛看谁读得更好。
2.结合课本下边的注释用“字字落实,一一对应”的方法独立翻译课文第十到十二章,5分钟后,请同学展示。
子在川( )上曰:“逝( )者如斯( )夫,不舍( )昼夜。”
子曰:“三军(军队)可夺帅也,匹夫(普通人)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 )学而笃( )志,切( )问而近思,仁( )在其中矣”
自学指导二
当堂背诵上面这四章文字,5分钟后,教师抽查。
说说这课文这三章谈的是哪些方面的问题。2分钟。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自学指导三
一、积累成语、名言、警句
1.找出你喜欢的名言警句并说说理由。
2.学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哪些内容使你收获最大?谈谈感想。 (学生自由谈)
当堂训练(必做题)
一、下列哪些有通假字
1,不亦说乎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二、完成下列古今异义词
1..不亦君子乎
古: 今:
2.可以为师矣
古: 今:
3.饭疏食饮水
古: 今:
4.饭疏食饮水
古: 今:
5.匹夫不可夺志也
古: 今:
6.吾日三省吾身
古: 今:
2.选做题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①,乃复进。其母知其言宣也②,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③,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言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