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论语》十二章课堂教学实录» 正文

《论语》十二章课堂教学实录

[10-21 00:22:33]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初一上册语文教案   阅读:68946

概要:师:同学们知道课前屏幕上播放的这些句子都是出自哪一本书?生(齐声):《论语》师:大家很聪明,说得正确。那么你知道《论语》是一本怎样的书吗?生: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书。生: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书。师:大家很会学习,善于借助注释中的有效信息。那想不想了解得更多一点?投影出示相关介绍:《论语》是对中国思想文化影响最大的书。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论语》是中国两千年来最重要的课本。“四书”之一,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必读书目。《论语》还是出成语最多的书。在世界上的影响也比较大。《论语》是仅次于《圣经》的世界第二大畅销出版物。《论语》在影响世界历史的100部名著排行榜中排第11名。师:看来作为中国人,必须要对《论语》有所研究,要研究论语,首先要了解孔子。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能不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把你头脑中孔子的形象描述出来。生:孔子是个博学的人生:孔子是个大教育家,有远大理想的人。……师:看来大家对孔子还是有所了解的,那么老师再给一点系统的介绍。投影出示相关介绍:孔子是最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是最伟大的教育家,相传有三千弟子,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是

《论语》十二章课堂教学实录,标签: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师:同学们知道课前屏幕上播放的这些句子都是出自哪一本书?

  生(齐声):《论语》

  师:大家很聪明,说得正确。那么你知道《论语》是一本怎样的书吗?

  生: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书。

  生: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书。

  师:大家很会学习,善于借助注释中的有效信息。那想不想了解得更多一点?

  投影出示相关介绍:

  《论语》是对中国思想文化影响最大的书。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论语》是中国两千年来最重要的课本。“四书”之一,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必读书目。

  《论语》还是出成语最多的书  。

  在世界上的影响也比较大。

  《论语》是仅次于《圣经》的世界第二大畅销出版物。

  《论语》在影响世界历史的100部名著排行榜中排第11名。

  师:看来作为中国人,必须要对《论语》有所研究,要研究论语,首先要了解孔子。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能不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把你头脑中孔子的形象描述出来。

  生:孔子是个博学的人

  生:孔子是个大教育家,有远大理想的人。

  ……

  师:看来大家对孔子还是有所了解的,那么老师再给一点系统的介绍。

  投影出示相关介绍:

  孔子是最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是最伟大的教育家,相传有三千弟子,其中七十二贤人。

  孔子是最伟大的典籍整理编订家,修订《诗经》,编纂《春秋》。

  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千古圣人”、“至圣”、“万世师表”。

  孔子在世界的影响也很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历史名人。

  西方有学者尊孔子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师:世界很多地方都有孔庙(投影出示山东、南京、韩国、日本的孔庙图片),单是韩国就有234座孔庙。美国、德国、新加坡等国家有孔子的塑像(出示美国曼哈顿、德国柏林孔子塑像),世界许多大学都有孔子学院。

  师:可见孔子的思想光芒能穿越时空魅力永恒。今天我们借《论语》八则的学习,走近孔子和《论语》,触摸经典,感受智慧。

  二、诵读入境

  师:首先让我们来读一读这些充满智慧的文字。首先请两位同学读一读,让老师看看我们朗读中存在什么问题。

  生:朗读。(读得较平,有个别字音出错)

  师:有什么问题?

  生:字音有读错的,“愠”字读成了wēn,“默而识之”的“识”读成了shí。

  (老师板书这两个字)

  生: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没有什么感情;

  师:确实缺少些味道,要读出一点古文的味道。古文怎么读呢?

  (一个学生在下面大声地说“摇头晃脑地读”并做动作)

  生:读得慢一些。

  师:对,我们要读得要读得舒缓些,慢条斯理的,读出抑扬顿挫来,可以像影视剧中古人读书摇头晃脑那样,仿佛很陶醉的样子。下面让我们就来陶醉地读一读(投影出示——陶醉地朗读)。老师尝试读第一则,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小声跟读。

  老师读,不少学生感兴趣地跟读。

  师:我们同学们是不是也可以选一则自己试试,读给大家听听。

  (一个学生读“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师:要注意读好一个字“而”。这个“而”字可是大有学问呀!(黑板上板书“而”字象形写法)它是老夫子腮下的长须,这么一捋,又是一番长篇大论。要重读、慢读以示强调。再挑一则有“而”字的来读一读。

  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明显有点古朴的感觉了。)

  师:再配点音乐来读好吗?

  生:读“默而知之”一则,配乐。

  师:读得不错,有点“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的感觉了。让我们在音乐声中一起读一读剩下的几则。

  (学生齐读,得很投入,不少同学的流露出陶醉的表情。)

  三、读懂文言

  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经过多次朗读,相信大家对论语八则已有所了解,那么还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呢?下面我们借助注释说说各则的大意,注意这两个任务:1、在有疑问的词语下面打个“?”2、在你认为需要着重强化理解的词语下面打“△”。我们要仔细地梳理重难点。(投影出示:仔细地梳理)

  (学生自学)

  师:刚才的学习中有什么疑难,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好吗?

  生:“可以为师矣”中的“矣”是什么意思?

  师:同学可以解答吗?

  生:是个语气词,相当于“了”。

  师:课文中还有其他的语气词吗?

  生:第六则中的“哉”,第一则中的“乎”。可以解释为“呢”、“吗”

  生:还有第五则中的“也”和第七则中的“焉”。

  师:找得很好,这些词都是放在句末表一定的语气,不过“焉”字的用法略有不同,大家知道吗?

  生:(纷纷说)在里面,注释上有。

  师:很好,善于利用注释的信息学习。

  生:“是知也”的“知”怎么解释?

  师:这个问题很有价值。专家们对这个字也多有研究,一般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把它作为通假字,同“智”,是智慧、聪明的意思。但我们的书上并没有把它当通假字在注释中标注出来,那我们可以取“知识”这个义项理解为真知”、“真谛”。那么在这一则中告诉我们什么是真知、真谛呢?

  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告诉我们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

  师:是啊,那大家还有什么不懂的可要赶快提出来呀!

  生:“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我不懂。

  师:是整个句子都不懂?

  生点头,显得为难。

  师:其实你是能懂的,我们一起看注释来理一理,好吗?

  (师问生答,逐字解释)“孔文子”——一个叫孔圉的人,“何以”——“以何”“凭什么”,“谓”——“称”,“之”——代“孔文子”,“文”——“谥号”。

[1] [2] [3]  下一页


Tag:初一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人教版 - 初一上册语文教案
》《《论语》十二章课堂教学实录》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