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人教版初一下册语文教案《庐山草堂记》教案教学设计(七年级《传统文化》)» 正文

《庐山草堂记》教案教学设计(七年级《传统文化》)

[10-21 00:22:33]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初一下册语文教案   阅读:68738

概要:22.庐山草堂记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理解全文,并能口译。2、重点掌握“介”、“甲”、“宿”、“再”、“仅”的用法。3、能够解释名词作状语的现象。三、教学方法:串讲、自学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教学过程:【作者】www.88haoxue.com-免费资源站:http://www.88haoxue.com白居易(公元772年—846年),字乐天,原籍太原,祖上迁居下(Gui,在今陕西渭南市)。早年曾任翰林学士、左拾遗等官,因触怒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后转任杭州、苏州等地刺史。晚年任刑部侍郎、河南尹、太子少傅,以刑部尚书致仕,闲居洛阳香山,自号“香山居士”。白居易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明确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他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的诗歌创作贯彻了自己的主张,特别是早期的“讽喻诗”,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的黑暗现实的人民生活的痛苦。被贬为江州司马以后,白居易对政治斗争采取了回避态度,诗歌的战斗性逐渐减弱,特别是到了晚年,随着官职的提高,生活的优裕,所写的大多都是一些“闲适诗“。白居易的

《庐山草堂记》教案教学设计(七年级《传统文化》),标签:人教版初一下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22.庐山草堂记

教学目标:

1、能够准确理解全文,并能口译。

2、重点掌握“介”、“甲”、“宿”、“再”、“仅”的用法。

3、能够解释名词作状语的现象。

三、教学方法:串讲、自学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过程:

【作者】www.88haoxue.com-免费资源站:http://www.88haoxue.com

白居易(公元772年—846年),字乐天,原籍太原,祖上迁居下(Gui,在今陕西渭南市)。早年曾任翰林学士、左拾遗等官,因触怒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后转任杭州、苏州等地刺史。晚年任刑部侍郎、河南尹、太子少傅,以刑部尚书致仕,闲居洛阳香山,自号“香居士”。

白居易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明确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他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的诗歌创作贯彻了自己的主张,特别是早期的“讽喻诗”,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的黑暗现实的人民生活的痛苦。被贬为江州司马以后,白居易对政治斗争采取了回避态度,诗歌的战斗性逐渐减弱,特别是到了晚年,随着官职的提高,生活的优裕,所写的大多都是一些“闲适诗“。

白居易的诗歌语言通俗而优美,叙事曲折生动,在当时就广为流传,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题解】唐宪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年),主张削平藩镇的宰相武元衡被剌死,御使中丞裴度被剌伤。白居易当时任左赞善大夫,上疏请追捕剌客,以越职言事,触怒了权贵,又遭人诬陷“不孝”,被贬为江州司马。白居易到江州后(治所在今九江市),在庐山营造草堂,写下了这篇《庐山草堂记》。

这篇文章描写了草堂建造的朴实简陋,陈设的雅致惬意,以及草堂周围景色的山清水秀;进而写到安适恬静的心情,表达了作者要“终于斯”的归隐思想。文章中流露出士大夫在政治上失意后乐天安命、人生无常的消极思想。文章叙事简明扼要,写景细密有致,文笔流畅,语言清丽,表现了较高的语言技巧,是一篇优秀的游记散文。

【课文讲读】

1、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匡庐:即庐山,又叫匡山,在今江西九江市南面。奇秀:奇特秀丽。甲天下山:即“甲于天下山”,省略介词‘于’,在。甲:动词,居第一位。

【译文】庐山奇秀,在天下名山中居于第一位。

2、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香炉:因山的形状象香炉而得名,在庐山的西北面。遗爱寺:即东林寺,东晋高僧慧远所建,在香炉峰北麓。

【译文】庐山北面的山峰叫香炉峰,香炉峰北面的寺庙叫遗爱寺。

3、介峰之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介:小篆写作,从“八”(分别),从人会意,表示分清人际间关系的界限的意思。本义在两者当中。胜:优美的。绝:本义丝断,引申为极、非常。

【译文】处在香炉峰、遗爱寺的中间,那个地方的景色优美到了极点,又在庐山中居于第一位。

4、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即作者贬为江州司马的第二年。太原:太原府,治所在太原(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源镇)。远行:离家很远或久在他乡。恋恋不能去:舍不得离开。去:离开。义同“恋恋不舍”。

【译文】元和十一年秋天,太原人白居易见到了这个地方而且喜爱这个地方,好象久在他乡的人经过自己的故乡舍不得离开。

5、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因:连词,于是。面峰腋寺:面对着香炉峰,侧靠着遗爱寺。腋:人体肩臂内面交接处,活用为动词,夹在腋下,此指遗爱寺在草堂旁边靠下的地方。

【译文】于是面对着香炉峰,侧靠边着遗爱寺,建造了草堂。

6、明年春,草堂成。

【译文】第二年春天,草堂建成。

7、三间两柱,二室四牖,广袤丰杀,一称心力,

【译文】草堂共三间,中间两根大柱,两个侧室(共)四个窗户。面积大小,完全与心意相合,与财力相称。广袤:指面积,东西为广,南北为袤。丰杀:即大小。丰:宽大。杀:shai,狭小。一称心力:完全与心意相合,与财力相称。

8、洞北户,来阴风,防徂暑也。——洞:名词活用为动词,开。户:单扇的门。来:动词活用为使动词。使……来。阴风:凉爽的风。徂暑:盛暑。《诗·小雅·四月》“四月维夏,六月徂暑。”“徂”本“始”义,后人称盛暑为“徂暑”。

【译文】打开北面的门,使凉爽的风进来,防备酷暑(的到来)。

9、敞南甍,纳阳日,虞祁寒也。——敞:高,用作使动,把屋脊南面盖得高些。甍:meng,屋脊,屋栋。纳阳日:让阳光照射进来。虞:防备。祁寒:严寒。

【译文】把南面的屋脊盖得高些,让阳光照射进来,防备严寒。

10、木斫而矣,不加丹;——斫:砍。

【译文】建造房屋的木材只用斧子砍削,不用油漆彩绘。丹:丹砂,引申为红色。

 

11、墙圬而矣,不加白。——圬:本指泥瓦工人用的抹子,此指涂泥。加白:用石灰白粉之类粉刷。

12、砌阶用石,幂窗用纸,竹帘帏,率称是焉。——,qi,同“砌”,幂:覆盖。“幂窗”,用纸糊窗户。zhu帏:麻布做的帐幕。率称是焉:一切全都和草堂的简朴格局相称。

【译文】肜石头砌成的台阶,用纸糊成的窗户,竹子做的帘子,麻布做的帐幕,全都和草堂的简朴相称。

13、堂中设榻四,素屏二,漆琴一张,儒道佛书各三两卷。——榻:狭长而低矮的坐卧用具。素屏:素绢做的屏风。

【译文】正屋里设了四张木榻,两面素绢的屏风,一张漆琴,儒道佛书各两三卷。

14、乐天既来为主,仰观山,俯听泉,傍睨竹树云石,自辰及酉,应接不暇。——为主:做了草堂的主人。傍:pang,旁边。睨:斜视,此指随意浏览的意思。辰:辰时,古人以十二地支计时,辰时为上午七点至九点。酉:酉时,指下午五点至七点这两句是说:从早到晚,美景很多,来不及一一观赏。不暇:没有时间,忙不过来。

【译文】白乐天已经来做了草堂的主人,抬头看山,低头听泉,向旁边看竹树云石,从早到晚,看不过来。www.88haoxue.com-免费资源站:http://www.88haoxue.com

15、俄而物诱气随,外适内和;——俄而:顷刻,一会儿。物:景物。气:气质,性情。外:外面的景物。内:内心。和:平静和谐。

【译文】一会儿,(由于)清幽景物的诱发,性情也随之变得恬淡。环境适宜,心情平和。

16、一宿体宁,再宿心恬,三宿后颓然嗒然,不知其然而然。——一宿:住一宿。再宿:住两宿。心恬:心情平静安适。颓然嗒然:形容心旷神怡,物我两忘。嗒ta然;心境空虚,物我两忘的样子。不知其然而然:不自觉地进入到“颓然而然”地状态。

【译文】住一夜身体安宁,住两夜心情平静安适,住三宿后心境空虚,物我两忘,不自学地进入到“颓然嗒然”的状态。(即:完全溶化到大自然的美景之中了)。然:指示代词,这样。

六:课外作业:阅读《肥水之战》



Tag:初一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初一下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人教版 - 初一下册语文教案
》《《庐山草堂记》教案教学设计(七年级《传统文化》)》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