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教案《爱莲说》学案7(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正文

《爱莲说》学案7(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10-21 00:22:33]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初二上册语文教案   阅读:68468

概要: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_周敦颐《爱莲说》【乙】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 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1)出淤泥而不染(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3)陶后鲜有闻 (4)待到山花烂漫时2.翻译下面的句子。莲,花之君子者也。 3.作者“独爱莲”的原因是什么? (请用原文回答) 4.甲文的中心句是: 5.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 ”6. 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www.88haoxue.com-免费资源站:http://www.88haoxue.com 7.【甲】文用 、 衬托了莲花的形象,【乙】文用

《爱莲说》学案7(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标签: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_周敦颐《爱莲说》  

【乙】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  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出淤泥而不染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3)陶后鲜有闻   

(4)待到山花烂漫时  

2.翻译下面的句子。  

莲, 花之 君子者也。                              

3.作者“独爱莲”的原因是什么?    (请用原文回答)    

                                                                  

4.甲文的中心句是:     

5.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               ”  

6. 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  

 www.88haoxue.com-免费资源站:http://www.88haoxue.com  

7.【甲】文用        、        衬托了莲花的形象,  

【乙】文用           、         等自然环境来烘托梅花的形象。     

8.两文所歌颂的对象在精神品质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上一页  [1] [2] 


Tag:初二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人教版 - 初二上册语文教案
》《《爱莲说》学案7(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