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胡同文化教学目标: 1. 了解胡同及其胡同文化的特点。 2. 读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那种怀旧与超脱的情感。 3. 初步训练概括要点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概括要点的能力。 2、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感情。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同学们,说起胡同,我们并不陌生,有的甚至熟视无睹了,不论是农村还是城镇,往来于胡同之中的经验是有的。但对于胡同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却不大注意。北京的胡同独具特色,一般人习以为常,有一位作家却能以独到的眼光,凭深厚的文化底蕴,审视北京的胡同,发掘出了北京胡同的文化意蕴,认为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汪曾祺的《胡同文化》。 二、 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职大中国文学系。此后,当过教师、编辑等。不平凡的生活经历,使之对社会、对人生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尤其给人深刻印象的是汪先生对市井民居的熟悉,经他的描述,那一方水土中鲜明特色的生活,就像一幅幅立体感强的油画,展现在读者面前
胡同文化教案(人教版高一册),标签:人教版高一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胡同文化
教学目标:
1. 了解胡同及其胡同文化的特点。
2. 读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那种怀旧与超脱的情感。
3. 初步训练概括要点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概括要点的能力。
2、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感情。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同学们,说起胡同,我们并不陌生,有的甚至熟视无睹了,不论是农村还是城镇,往来于胡同之中的经验是有的。但对于胡同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却不大注意。北京的胡同独具特色,一般人习以为常,有一位作家却能以独到的眼光,凭深厚的文化底蕴,审视北京的胡同,发掘出了北京胡同的文化意蕴,认为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汪曾祺的《胡同文化》。
二、 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职大中国文学系。此后,当过教师、编辑等。不平凡的生活经历,使之对社会、对人生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尤其给人深刻印象的是 汪 先生对市井民居的熟悉,经他的描述,那一方水土中鲜明特色的生活,就像一幅幅立体感强的油画,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难以忘怀。其人有“短篇圣手”之称,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三、北京胡同的历史渊源:
巷称胡同,始自公元720年前兴建的元大都制定的坊巷胡同制度。
“街巷”(广州)
胡同的别名 “里堂”、“弄堂”(上海)
“巷道”(楚雄)
四、有关“文化”的概念(使用投影仪)
1.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
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
——英•泰勒《原始文化》
2.“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的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
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辞海》
五、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画出文中的关键句。
(1) 北京像一块豆腐,四方四正——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北京人的方位意识)
(2)胡同的 原意(水井)取名(各种来源) 源于生活
(3) 胡同的宽窄大小(区分阶层)数量 (数不清)
(4)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 (方便而安静) 影响生活
(5)胡同与四合院是一体 形成文化 影响思想
文化
(7)封闭的文化 (6)段的第一句话概括(6)(7)两段的内容。从一些关键词句中可以看出。如“安土重迁”,“独门独院”,“但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等,都是说“封闭”。
(8) 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物质的要求不高。
(9) “北京人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 (冷漠)
(10) 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已,逆来顺受。)
感情
(13)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
(14)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怀旧”、“伤感”“无可奈何” 几分留恋,几分清醒。
(15)“再见吧,胡同”
文章的(11)(12)段分别举“我的小说”和“生活”中的两个例子来说明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因此,没有要点可直接画出。
六、划分文章的结构
第一部分(1一4)介绍北京的胡同。布局 影响 取名 数量。
第二部分(5一12) 胡同文化的特征。从居住 焦急 娱乐 饮食 处世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三部分(13一15)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没落的感受和思考。作者写到胡同文化在时代大潮的冲击下的的衰败和没落,带有明显的伤感的情绪。
第二课时
一、 思考下列问题
1、 什么是‘胡同文化’?请引用书上的一句话回答。
上一篇:触龙说赵太后教案(人教版高一册)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