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人教版高一册语文教案《中国当代诗三首》(错误、致橡树、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备课资料» 正文

《中国当代诗三首》(错误、致橡树、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备课资料

[10-21 00:12:03]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高一册语文教案   阅读:68366

概要:全诗共有四次出现“幸福”字眼,三节中部有一个“幸福”,其中第二节两次提到。全诗看起来是在表达对于世俗幸福的认同与承诺,呈现着一种向物质生存方式靠拢的姿势;在语气上,十分果决、轻快。这一切合起来给人一个印象;仿佛诗人已经完完全全地、非常乐意地趋向于现世的快乐了,要做一个同身边人一样的平凡而快乐的人了。但是,事实却远非如此。在第一节里,表面的“幸福”生活方式的描述,正好暗示出诗人内心的背离,诗人两次申明要“从明天起”,投入庸常的所谓“幸福”,从行动到内心的关注.都附着于实在的物质生存的对象之上:“马”柴”“粮食…“蔬菜”以及充满了山水土石的“世界”。但细心的读者同时必然会引起疑问:为什么要下这样的决心?而且这个决心能否真正兑现?于是,暗示就产生了作用。最末一句那所突兀而来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房子,也与前三句的庸常情景判然有别,充满了背景的张力,暗示出一个幻想色彩浓重的景象,这一句其实是对前三句意象的一个悖论性描述。第一节就是这样通过两个“从明天起”的语气,同时通过最末一句的意象突转,给读者心理造成了强烈的暗示,折射出诗人内心的痛苦与矛盾。第二节里,诗人通过强化首段

《中国当代诗三首》(错误、致橡树、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备课资料,标签:人教版高一册语文教案,http://www.88haoxue.com

全诗共有四次出现“幸福”字眼,三节中部有一个“幸福”,其中第二节两次提到。全诗看起来是在表达对于世俗幸福的认同与承诺,呈现着一种向物质生存方式靠拢的姿势;在语气上,十分果决、轻快。这一切合起来给人一个印象;仿佛诗人已经完完全全地、非常乐意地趋向于现世的快乐了,要做一个同身边人一样的平凡而快乐的人了。但是,事实却远非如此。在第一节里,表面的“幸福”生活方式的描述,正好暗示出诗人内心的背离,诗人两次申明要“从明天起”,投入庸常的所谓“幸福”,从行动到内心的关注.都附着于实在的物质生存的对象之上:“马”柴”“粮食…“蔬菜”以及充满了山水土石的“世界”。但细心的读者同时必然会引起疑问:为什么要下这样的决心?而且这个决心能否真正兑现?于是,暗示就产生了作用。最末一句那所突兀而来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房子,也与前三句的庸常情景判然有别,充满了背景的张力,暗示出一个幻想色彩浓重的景象,这一句其实是对前三句意象的一个悖论性描述。第一节就是这样通过两个“从明天起”的语气,同时通过最末一句的意象突转,给读者心理造成了强烈的暗示,折射出诗人内心的痛苦与矛盾。

第二节里,诗人通过强化首段语气和重申首段内容的方式来暗示。对语气的强化是再次 重申“从明天起”我要如何如何。在内容方面,由前段外在的“幸福”期待转入内在的“幸福”认同:“我”已经获得了“我的幸福”——然而.这“幸福”却是“闪电”一般的东西,这就暗示读者:诗人是真的“幸福”了吗?闪电式的幸福能够持久吗?而且要到“明天”才能告诉亲人,那就意味着现在这“幸福”还不能确定无疑.说不定一夜之后,它就变了味……于是,这语气,加上这内容 的过分强调,读者不难领会到诗人的内心彷徨犹豫,另外的意蕴被暗示出来。

在第三节里我们要注意的是这样两个词:“尘世”“只愿”。“尘世”一词绾结起前四句的内涵.它包括“温暖的名字”“灿烂的前程”和“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些都是“尘世”的幸福。这四句是承接前两节的语气和内容一贯而下的.只不过大大增强了力度,如果诗作仅仅到此为止,那就没什么了。然而诗写到这里,出现了一个“我只愿……”.“只愿”是一个陡转,一下子重回“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一中心意象上面:通过这个陡转.情思和内蕴一下子由物质的、尘世的、他人的世界,回到了精神的、心灵的、个人的、玄想的世界。这一句与首节的末句形成复沓回环,于是,诗人似乎什么也没有说,却暗示出许多胜过说出来的内容,一个顽强的、执拗的、善良的、痛苦的诗人,就伫立在我们的面前了。

韦勒克•沃伦说:“凡是艺术的象征都不是代替或翻译而是暗示,凡是艺术的暗示都是以有限寓无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文本写出来的是物质世界,暗示出来的是精神家园;诗人歌唱的是世俗幸福,暗示的是心灵痛苦。这篇诗作的矛盾与痛苦便是诗人灵魂的炼狱。

 (选自《名作欣赏》2003年第4期)

三、诗文荐读

1.        假如生活重新开头

 邵燕祥

假如生活重新开头,

我的旅伴,我的朋友——

还是迎着朝阳出发,

把长长的身影留在背后,

愉快地回头一挥手!

假如生活重新开头,

我的旅伴,我的朋友——

依然是一条风雨的长途,

依然不知疲倦地奔走。

让我们紧紧地拉住手!

假如生活重新开头,

我的旅伴,我的朋友——

我们仍旧要一齐举杯,

不管是甜酒还是苦酒。

忠实和信任最醇厚!

假如生活重新开头,

我的旅伴,我的朋友——

还要唱那永远唱不完的歌,

在喉管没有被割断的时候。

该欢呼的欢呼,该诅咒的诅咒!

假如生活重新开头,

我的旅伴,我的朋友——

他们不肯拯救自己的灵魂,

就留给上帝去拯救……

阳光下毕竟是白昼!

时间呀,时间不会倒流,

生活却能够重新开头。

莫说失去的很多很多,

我的旅伴,我的朋友——

明天比昨天更长久!

阅读提示:诗人以“假如生活重新开头”为题,表达了对于未来生活的信心,展现出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的情怀。诗歌的前五节,均以“假如生活重新开头”一句起首,通过反复咏叹,表现出诗人心胸的豪迈与情绪的高昂。假如生活重新开头,诗人仍然愿意选择不懈奋斗之旅,仍然对人充满忠实与信任,仍然会坚定地面对挫折和不幸,仍然会对未来充满希望。虽然时间不可能倒流,但只要抛开失意与不幸,生活就能够从一个崭新的起点开始,明天就会给予你比昨天更多的东西。

2.        我总觉得

顾 城

我总觉得

星星曾生长在一起

像一串绿葡萄

因为天体的转动

滚落到四方

我总觉得

人类曾聚集在一起

像一碟小彩豆

因为陆地的破裂

迸溅到各方

我总觉得

心灵曾依恋在一起

像一窝野蜜蜂

因为生活的风暴

飞散在远方

阅读提示:顾城,朦胧派代表诗人,诗集有《舒婷顾城诗选》《北岛顾城诗选》《黑眼睛》等。本诗中诗人以一颗晶莹的童心,祈祷这个世界永是团结,永是欢聚,永是依恋,而对世界的现状充满遗憾和忧虑。

四、鉴赏方略

品味诗的语言

叶圣陶先生说:“文艺鉴赏还得从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入手。这件事看起来似浅近,但是最基本的。”(《叶圣陶论创作》)可见,赏析诗歌中,语言分析十分重要。分析品味诗歌的语言,就是从分析语言的准确性、形象性、抒情性进而达到对诗歌深层意蕴的把握。如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用词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如“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字写出山之多;“遍”字写出红之广;“层”字写出了树林重迭之状;“染”字着意刻画出枫林仿佛是人有意染成一样的壮美景色。“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句写的是近景,“透”字表现了江水的碧绿清澈,形象可感,而“争”字则给平静的江面增添了昂扬的动感。真可谓是景中寓情,情中显志,而所有的这一切都蕴含在这些(当然还有其他词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之中。

诗歌难于解读,首先含蓄在意象上,其次含蓄在语言上。诗歌的语言不同于一般的记叙描写性语言,更不同于一般的议论说明性语言。诗歌的语言是高度个性化的,比一般语言更含情,它的表达往往是非直陈式的、反常化的。非直陈式的,指诗歌语言多通过比喻、通感、双关、隐曲、用典、象征等方式表达语意,从而使人感到含蓄、朦胧、多义。如流沙河的《就是那一只蟋蟀》就用《诗经》的典,“蟋蟀不仅是客观自然中的物体,更深的寓意是反映我们民族共同的心理状态,反映我们中国人共同的血缘和共同的文化”(教参);再如惠特曼的《啊,船长,我的船长》“采用了整体象征手法,把美国比作一只大船,把林肯总统比作这只船上的船长,……诗人形象而又鲜明地表现了对林肯的敬仰爱戴和对林肯之死的无限悲痛”。反常化主要指诗歌语言的跳跃使得句与句不像其他文体那样连贯、符合语法规范与逻辑思维规律。《就是那一只蟋蟀》写蟋蟀“一跳跳过了海峡”绝非实写,而是夜夜召唤游子归来的浓浓的乡情的替代物。《金黄的稻束》对中心意象“金黄的稻束”在视觉与听觉两种感受上截然不同的描写,就体现了语言的反常化。鉴于此,在品味时就要善于从简约中猜测主题,从跳跃中填补奥妙。

在语言的品味中,寻找最明亮的珍珠即警句,也是不可忽视的。“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警策之言俗称诗眼。《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诗中的“找”字,就让读者深深体会到人民对总理的怀念之情,而让作品完成了情感移植。因此,扣住诗眼,可以带动全篇,完成对诗作的欣赏。


上一页  [1] [2] [3] [4] [5] [6] 


Tag:高一册语文教案人教版高一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人教版 - 高一册语文教案
》《《中国当代诗三首》(错误、致橡树、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备课资料》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