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唐诗宋词《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教案(无锡教学设计比赛一等奖)» 正文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教案(无锡教学设计比赛一等奖)

[10-21 00:05:30]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唐诗宋词   阅读:68327

概要:【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怜”是爱怜、怜惜的意思。熄灭蜡烛之后,月光洒满屋子,诗人(诗中主人公)产生怜惜之情。“怜”字写出了诗人的孤单和相思之情。因为诗人孤单,所以看到相伴左右的月光而产生怜惜之情;因为月自古都是寄寓相思之情的媒介,也因此诗人分外怜惜月光。【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肥”“瘦”原指人体大小。在这里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绿叶繁茂,红花稀少的景象,暗示了春天即将过去。抒发了女词人惜花伤春之情。【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空”是“没有结果,白白的”意思。这里描写的是长江滚滚滔滔、永恒无尽地向前流淌的状态。诗人借自然的永恒反衬人生短暂,时光易逝,从而表达出时不我待、建功立业的渴望。诗眼可以是动词、形容词、副词等。三、布置作业1、请从其他诗歌中寻找“诗眼”,进行分析鉴赏。2、运用本课所学方法完成《学习与评价》上第6第14题。第四课时训练目标:完成大纲要求,撰写500字左右的鉴赏文章。一、训练要求:请从“意境型”“炼字(句)型”“紧扣话题型”或者“表达技巧型”四种方法中,选择一种手法来鉴赏王维的《山居秋瞑》。字数300-500字。二、写作角度提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教案(无锡教学设计比赛一等奖),标签:唐诗宋词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怜”是爱怜、怜惜的意思。熄灭蜡烛之后,月光洒满屋子,诗人(诗中主人公)产生怜惜之情。“怜”字写出了诗人的孤单和相思之情。因为诗人孤单,所以看到相伴左右的月光而产生怜惜之情;因为月自古都是寄寓相思之情的媒介,也因此诗人分外怜惜月光。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肥”“瘦”原指人体大小。在这里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绿叶繁茂,红花稀少的景象,暗示了春天即将过去。抒发了女词人惜花伤春之情。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空”是“没有结果,白白的”意思。这里描写的是长江滚滚滔滔、永恒无尽地向前流淌的状态。诗人借自然的永恒反衬人生短暂,时光易逝,从而表达出时不我待、建功立业的渴望。

诗眼可以是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三、布置作业

1、请从其他诗歌中寻找“诗眼”,进行分析鉴赏。

2、运用本课所学方法完成《学习与评价》上第6第14题。

第四课时

训练目标:完成大纲要求,撰写500字左右的鉴赏文章。

一、训练要求:请从“意境型”“炼字(句)型”“紧扣话题型”或者“表达技巧型”四种方法中,选择一种手法来鉴赏王维的《山居秋瞑》。字数300-500字。

二、写作角度提示:

  1. 意境型:谈谈这首诗的意境美。
  2. 炼字(句)型:分析诗中传神的字词句。(诗中有几个句子发生了倒装现象,可以从韵律和情理的角度分析倒装的原因。)
  3. 表达技巧型:结合诗句谈谈诗歌运用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各有何表达效果。
  4. 紧扣话题型:可以课后“品读与探讨4”为话题,来分析鉴赏诗歌。

三、可用素材

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

宁栖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岖见王侯。    ——王维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刘禹锡《陋室铭》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陶渊明《归园田居》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饮酒》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鹿柴》

(补充资料)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开元九年(721)  进士。累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晚年闲居蓝田辋川。诗与孟浩然齐名,称为“王孟”。前期写过一些边塞诗,但其作品最主要的是山水田园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苏轼曾赞:“味摩诘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著有《王右丞集》。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初步了解盛唐边塞诗派。比较《燕歌行》《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一、导入新课

1、边塞诗兴盛的原因

杨炯诗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王维诗句“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城。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岑参诗句“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丈夫一英雄” 。

2、特点

以边塞风光、战争场面、战地生活为主要题材,或表现边地生活的艰辛、战争的酷烈场面,或表现将士的思乡思亲之情或,表现为国建功立业的渴望,或表现为不屈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保家卫国的豪情  。 

雄浑悲壮,慷慨激昂,浪漫瑰丽……体现了阳刚之美 ,成为中华民族的最强音,充分表现了盛唐精神,成为后世诗人可望不可即的高峰。

3、代表诗人

二、比较阅读:《燕歌行》和《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都是边塞诗,请从写景和主题上比较两首诗歌的不同。

方法:1+1=1 ,即分别对两首诗进行解读,然后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点。

三、分项解读

(一)《唐之韵》05集介绍高适岑参,对两者的风格和内容有个大致了解。

(二)《燕歌行》

1、齐声朗读

2、请学生用白话解读诗歌大意(可事先作预习准备)

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写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

  第一段八句写出师;  第二段八句写战败;

  第三段八句写被围;  第四段四句写死斗的结局。

按照战役发展的顺序:出师——失利——被围——结局(心愿)

    3、诗歌描写了哪些人的生活?请找出诗中原句。通过比较把握主题。

将帅:美人帐下犹歌舞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士兵:战士军前半死生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铁衣远戍辛勤久      征人蓟北空回首

思妇:

主旨句: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李广:骁勇善战,足智多谋,身先士卒,不贪功,爱士兵。)

通过比较,谴责将帅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士兵受到极大的痛苦甚至牺牲。

4、诗中描写了怎样的边塞风光?有何作用?

山川萧条极边土,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绝域苍茫无所有  

提示:“大漠”“穷秋”“塞草”“孤城”“落日”“斗兵”六个意象营造怎样的意境?

  荒芜、衰败、冷落、凄凉的意境,有着鲜明的边塞特点的阴惨景色,表明战役的地点,战役的惨烈,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揭露将帅的罪责。鉴赏诗词中,我们常把这种方法称作:借景烘托。

(三)《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诗歌比较简单,不作详细讲解,整体感知之后可以直接和《燕歌行》比较阅读)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唐诗宋词唐诗宋词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唐诗宋词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教案(无锡教学设计比赛一等奖)》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