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论语》《孟子》选读《民为贵》教案及练习(人教版选修)» 正文

《民为贵》教案及练习(人教版选修)

[10-21 00:01:39]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论语》《孟子》选读   阅读:68563

概要:2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以令公勋德,而请一吏致阻,是宰相之不知体甚也 ⑵王在河中,禁无故走马,犯者死。 25、“对宾僚吁叹者数四”的原因是( ) A、奏一州县官,而敕不下 B、宰相之不知体甚也 C、朝廷姑息方镇武臣 D、某之诸子,皆奴材也 拓展提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曹端,字正夫,渑池人。永乐六年举人。五岁见《河图》《洛书》,即画地以质之父。及长,专心性理。其学务躬行实践,而以静存为要。读宋儒《太极图》《通书》《西铭》,叹曰:“道在是矣。”笃志研究,坐下著足处,两砖皆穿。事父母至孝,父初好释氏,端为《夜行烛》一书进之,谓:“佛氏以空为性,非天命之性。老氏以虚为道,非率性之道。”父欣然从之。继遭二亲丧,五味不入口。既葬,庐墓六年。 端初读谢应芳《辨惑编》,笃好之,一切浮屠、巫觋(xí)、风水、时日之说屏不用。上书邑宰,毁淫祠百余,为设里社、里谷坛,使民祈极。年荒劝振,存活甚众。为霍州学正,修明圣学。诸生服从其教,郡人皆化之,耻争讼。知府郭晟问为政,端曰:“共公廉乎。公则民不敢漫,廉则吏不敢欺。”晟拜受。遭艰归,渑池、霍诸生多就墓次受学。服阕

《民为贵》教案及练习(人教版选修),标签:《论语》《孟子》选读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2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以令公勋德,而请一吏致阻,是宰相之不知体甚也

⑵王在河中,禁无故走马,犯者死。

25、“对宾僚吁叹者数四”的原因是( )

A、奏一州县官,而敕不下 B、宰相之不知体甚也

C、朝廷姑息方镇武臣 D、某之诸子,皆奴材也

拓展提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曹端,字正夫,渑池人。永乐六年举人。五岁见《河图》《洛书》,即画地以质之父。及长,专心性理。其学务躬行实践,而以静存为要。读宋儒《太极图》《通书》《西铭》,叹曰:“道在是矣。”笃志研究,坐下著足处,两砖皆穿。事父母至孝,父初好释氏,端为《夜行烛》一书进之,谓:“佛氏以空为性,非天命之性。老氏以虚为道,非率性之道。”父欣然从之。继遭二亲丧,五味不入口。既葬,庐墓六年。

端初读谢应芳《辨惑编》,笃好之,一切浮屠、巫觋(xí)、风水、时日之说屏不用。上书邑宰,毁淫祠百余,为设里社、里谷坛,使民祈极。年荒劝振,存活甚众。为霍州学正,修明圣学。诸生服从其教,郡人皆化之,耻争讼。知府郭晟问为政,端曰:“共公廉乎。公则民不敢漫,廉则吏不敢欺。”晟拜受。遭艰归,渑池、霍诸生多就墓次受学。服阕,改薄州学正,霍、薄两邑各上章争之,霍奏先得请。

霍州李德与端同时,亦讲学于其乡。及见端,退语诸生曰:“学不厌,教不倦,曹子之盛德也。至其知古今,达事变,末学鲜或及之。古去‘得经师易,得人师难',诸生得人师矣。”遂避席去。端亦高其行谊,命诸生延致之,讲明正学。

端先后在霍十六载,宣德九年卒官,年五十九。诸生服心丧三年,霍人罢市巷哭,童子皆流涕。贫不能归葬,遂留葬霍。

1、比较“其”字的意义和用法,选出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①其学务躬行实践 ②其公廉乎 ③亦讲学于其乡 ④至其知古今 ⑤端亦高其行谊

A、①句和②句相同,③④⑤句相同。

B、①句和④句相同,③句和⑤句相同,②句与以上四句都不同。

C、①句和③句相同,④句和⑤句相同,②句与以上四句都不同。

D、③句和⑤句相同,①②④句相同。

2、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注音和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笃志研究 ②坐下著足处 ③一切浮屠……时日之说屏不用 ④毁淫祠百余

A、笃:坚定 著:zhù附着 屏:píng摒弃 淫:惑乱的

B、笃:忠诚 著:zhuó附着 屏:píng摒弃 淫:滥设的

C、笃:坚定 著:zhuó踏 屏:bǐng除去 淫:滥设的

D、笃:忠诚 著:zhù踏 屏:bǐng除去 淫:惑乱的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

A、年荒劝振 劝振:指勉励赈灾

B、就墓次受学 墓次:指服丧人的临时住处

C、端亦高其行谊 高其行谊:指赞扬他的行为和情谊

D、命诸生延致之 延致:指去请……回来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父初好释氏,端为《夜行烛》一书进之。

⑵既葬,庐墓六年。

⑶诸生服从其教,郡人皆化之,耻争论。

5、选出完全表现曹端至孝、清廉品德的一组内容( )

①父初好释氏,端为《夜行烛》一书进之。

②继遭二亲丧,五味不入口。

③既葬、庐墓六年。

④上书邑宰,毁淫祠百余。

⑤年荒劝振,存活甚众。

⑥遭艰归,……服阕,改薄州学正。

⑦贫不能归,遂留葬霍。

A、①③④⑥ B、②③④⑤ C、①②⑤⑦ D、②③⑥⑦

6、叙述或评价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曹端读谢应芳的《辨惑编》后对佛教道教、巫婆神汉、阴阳先生、凶时吉日的说法都不相信,表现他开始有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B、曹端为百姓设里社、里谷坛,让百姓好祈报收成,在我们看来仍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

C、与曹端同在霍州讲学的李德见到曹端,离开时,对曹端的学生说了一番话,赞扬曹端学识广博,是难得的人师。表明李德是个有自知之明的先生。

D、曹端去世,诸生服心丧三年,霍州人罢市巷哭,童子皆流涕。其原因是曹端在霍州十六载,做官时为政公廉。

答案:

积累整合:

一、jì zì chéng jié zhòu shì kuàng tă què zhān ài shū xū nì zhūn jiàn pù

cháo jìn sòng ōu cuàn jiàn

二、稷(社稷) 桀(桀纣) 圹(空圹) 鹯(鹯鸟) 淑(淑女) 谆(谆谆)

谡(马谡) 粲(粲然) 犷(粗犷) 颤(颤抖) 椒(辣椒) 淳(淳朴)

觐(朝觐) 讼(诉讼) 讴(讴歌) 践(实践) 篡(篡权) 溺(溺爱)

靓(靓丽) 忪(惊忪) 呕(呕吐) 栈(客栈) 募(招募) 搦(搦管)

三、(1)社稷:土神和谷神,后来代指国家。(2)丘民:指庶民、众民。(3)牺牲:供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祭品。粢盛:盛在祭器内用来祭祀的谷物。(4)然而:这样却(5)放:流放(6)传:指传记(7)一夫:即独夫,指残暴无道、众叛亲离的统治者。(8)道:办法。(9)斯:这样。(10)犹:就象。(11)为:介词,替、给。(12)欲:想。得:能够。(13)畜:通“蓄”,积聚。得:得到。(14)忧辱:忧愁受辱。(15)淑:善。胥:皆。(16)与:给。诸:“之乎”的合音。(17)谆谆然:耐心引导、恳切教诲的样子。(18)行:行动。事:事件。(19)暴:显露,公开。(20)治:处理的好(21)中国:这里指帝都、国都。(22)声:声望。(23)得:赢得。(24)善:好的。畏:畏服。

四、①仁政 ②《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

学习探究

一、 整体感知

1、因为国君和社稷都可以改立更换,只有老百姓是不可更换的。所以,百姓最为重要。

2、“诛一夫”的行为,使推翻暴政的行为。

3、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仁得天下,不仁则失。

4、万章的看法:在禅让制的时代,这一代的君权是由上一代的天子授与的。孟子的看法:天子个人并没有权力把天下拿来授与谁,只有上天和下民(老百姓)才有这个权力。

5、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二、重点揣摩(略)

探究创新:

提示:孟子的民本思想是其德治思想的社会政治依据,性善论是其德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仁政论是其德治思想的归宿,但孟子的德治思想与当代的以德治国又有根本区别,民本思想进步性表现在“民贵君轻”和对“天、神、鬼”观念的突破,因此它在历史上对统治阶级治国安邦起到极大的作用。孟子的民本思想及德治思想对今天贯彻以德治国的方略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今天的“以德治国”的方略可以说是对古人进步思想的延伸与发展。无论是什么时代,每一个当权者都应该善待百姓,因为只有百姓安,才能天下安,只有百姓富,才能天下兴。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论语》《孟子》选读《论语》《孟子》选读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论语》《孟子》选读
》《《民为贵》教案及练习(人教版选修)》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