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88好学网教育学习大全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一个小农家的暮》教案» 正文

《一个小农家的暮》教案

[10-21 00:01:39]   来源:http://www.88haoxue.com  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   阅读:68349

概要:一个小农家的暮 整体感知 《一个小农家的暮》写于1921年的伦敦,在西方现代化的都市里,诗人思念着祖国,回想农村的生活情景,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祖国、故乡、农村、农民的深情。或许这首诗也代表了诗人对故乡江阴浓郁的怀念之情吧? 这首诗以叙事的笔调朴实无华地写了一个小农家的傍晚生活。 黄昏时分,下了田的丈夫回到家里,妻子在灶下烧饭,丈夫在这个空儿里,逗逗狗、探探牛,问一声新酿的酒怎样了;月亮出来了,孩子们数着星,看着月,唱着,跳着,戏耍着。一幅多么安详和乐的农家生活图。 这首诗最感动人的是它的亲切、真实。每一个住过农村的孩子,心中都有这份甜美的回忆。城市里长大的人,透过诗人忠实的描写,也能想象体会出这份安详的幸福。这一首诗的调子自然、流畅。诗的描写不仅感人,而且是美丽的。 第一段“嫣红的火光”“殷红的脸”“闪红”的“青布衣裳”,透过“颜色”的处理,美化了诗境。读者情不自禁地要认定,这妻子的容貌是美丽的,这妻子的性情是温柔的,这妻子的心地是善良的。 妻子如此,丈夫呢?透过“便坐在稻床上/调弄着只亲人的狗”,以及踱到栏里去看牛,回过头问声“怎样了——/我们新酿的酒?”等

《一个小农家的暮》教案,标签: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大全,http://www.88haoxue.com

一个小农家的暮
整体感知
《一个小农家的暮》写于1921年的伦敦,在西方现代化的都市里,诗人思念着祖国,回想农村的生活情景,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祖国、故乡、农村、农民的深情。或许这首诗也代表了诗人对故乡江阴浓郁的怀念之情吧? 
这首诗以叙事的笔调朴实无华地写了一个小农家的傍晚生活。
黄昏时分,下了田的丈夫回到家里,妻子在灶下烧饭,丈夫在这个空儿里,逗逗狗、探探牛,问一声新酿的酒怎样了;月亮出来了,孩子们数着星,看着月,唱着,跳着,戏耍着。一幅多么安详和乐的农家生活图。
这首诗最感动人的是它的亲切、真实。每一个住过农村的孩子,心中都有这份甜美的回忆。城市里长大的人,透过诗人忠实的描写,也能想象体会出这份安详的幸福。这一首诗的调子自然、流畅。诗的描写不仅感人,而且是美丽的。   第一段“嫣红的火光”“殷红的脸”“闪红”的“青布衣裳”,透过“颜色”的处理,美化了诗境。读者情不自禁地要认定,这妻子的容貌是美丽的,这妻子的性情是温柔的,这妻子的心地是善良的。
妻子如此,丈夫呢?透过“便坐在稻床上/调弄着只亲人的狗”,以及踱到栏里去看牛,回过头问声“怎样了——/我们新酿的酒?”等“动作”的处理,也表现了他的温柔善良与可亲,读者同时也认定这丈夫是强烈地关爱着这个家的。
最后诗人描写孩子们的歌唱——
        “地上人多心不平,
         天上星多月不亮。”
世间的人啊心常不平,心不平的人啊哪有快乐? 
 
问题探究
一、作者为什么把在军阀统治下的农村生活写得如此诗情画意?
这首诗写的是被诗人理想化了的农村生活。诗人以欣赏的态度,跳荡的旋律,便于表现欢快情绪的“阳”韵,描写一个农家的傍晚——年轻的女主人和她的丈夫、孩子,荡漾着幸福、和谐与欢乐的生活。描写平淡,而诗意盎然。有的论者说,诗人所写的是现实中不曾有的“世外桃源”,美化了军阀统治下的农村生活。这是一种误解。刘半农当时并非不知道农村的贫富对立,也并非不知道农民生活的苦楚。应从生活的多样化去理解这种“农家乐”。这大概是一个能够自给自足的农家,两夫妻在劳作之后晚炊时,享受一下小家庭的融融和和,也不是不可能的。
之所以这样写,也与作者此时在国外,思念头祖国、思念故乡的情怀有关。距离,使诗人把记忆中的农村生活的表象修缮了,变得更加美好,更加让人思念。
二、结尾孩子们唱:“地上人多心不平,/天上星多月不亮。”这话有什么深意?
这两句普通的江阴民谚,如果说单从孩子的口里唱出来的话,只能说明它是一种流传的歌谣,孩子只是把它哼唱出来。那么,从字面上,从传播的广度看,它代表大众的心声,对地上苍生的艰难生活的申诉。另外,也体现出诗人当时大力提倡写作民歌、儿歌,从各地方言中吸取精华用于诗歌创作的诗歌理念。
 
语言品味
初期白话诗的语言有诗句口语化的特点。这首诗语言质朴无华,而富有变化。在写女主人公时运用色彩的变化来映衬她的勤劳、娴淑和美丽。“灶门里嫣红的火光,/闪着她嫣红的脸,/闪红了她青布的衣裳。”“嫣红”和“青布”颜色的鲜明对比,动词“闪”逼真地写出了火光闪动的画面,生动地描写了农家生活最细腻的厨房场景。
而在描写男主人公时主要用动作,“衔着”烟斗从田里“回来”,“挂去”了锄头,“坐”在稻床上,“调弄着”狗,“踱”到栏里去看牛,从这些动作看出了农村生活的悠闲、与自然生命的贴近。诗人对农村生活非常熟悉,他知道农民的烟斗都是衔了多年的,锄头是放在屋角的,床是南方的稻床,狗如同自己家的亲人一样。而且男主人显然以一家之主的身份问:“怎样了——我们新酿的酒?”
孩子们的活动是看月、数星和“借景抒情”地唱着民谚。整首诗的语言是散文化的,例如对月色的描写:“门对面青山的顶上/松树的尖头,/已露出了半轮的月亮。”格外地清新、隽永。
 
有关资料
一、  作者简介
刘半农(1891-1934),原名寿彭,改名复,字半农,号曲庵,江苏江阴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健将。1907年入常州府中学,1912年到上海任中华书局编辑。1917年任北京大学预科国文教员。《新青年》创刊伊始,即为之撰稿,并一度参加编辑工作。1918年和钱玄同合作演双簧戏,争辩关于白话文的问题,有力地推进了白话文运动。是最早发表白话新诗的诗人之一。1920年赴英入伦敦大学学习,1921年转入巴黎大学专攻语音学,获文学博士学位。1925年秋回国,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1926年主编《世界日报》副刊,并任中法大学国文系主任。同年诗人将自己多年来在诗歌创作上的成果结集出版,分别是《瓦釜集》(诗集中对民歌形式的利用作了有益的探索)、《扬鞭集》。1929年起历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北平大学女子文学院院长、辅仁大学教务长等职。1934年7月14日在赴绥远地区调查方言,搜集民谣途中病逝。
刘半农是中国新诗的开拓者、白话文的倡导者。他积极主张写新诗和应用白话文,并亲自进行实践。他还倡导文学作品的分段和运用新式标点,并创造了“她”“它”二字,沿用至今。
二、  恬淡的农家之景,浓郁的思国之情——刘半农《一个小农家的暮》读解兼与《教
我如何不想她》比较(秦林芳)      
1920年,在文学革命初战告捷的时候,刘半农这位为它“很打了几次大仗”的战士却携妻将雏,告别了生于斯长于斯的祖国,到欧洲攻读语言学,由此开始了学者生涯。但是,学问之道并没有消解其作为诗人的敏感与热情,相反,远离故土的孤寂与悲哀在无情煎熬着他,折磨着他;于是,在彻夜难眠之中,在孤灯片影之下,这位为白话新诗的诞生而费尽心力的诗人在异国他乡又挥笔写就了许多思乡的诗章。《一个小农家的暮》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篇。
本诗写于1921年2月,为诗人在英国伦敦所作。刘半农论诗,一贯“求真”,力斥“虚伪文学”。他十分推崇陶渊明,认为“老陶能于自然界中见到真处”,强调要把“自然界”与“情感的势力”相交相并,在真自然中写出真情感。本诗正是这种审美理想的典范之作。与许多海外赤子直抒胸臆的爱国诗篇(如郭沫若的《晨安》、闻一多的《太阳吟》等)不同,诗人在本诗中没有把对祖国的思念以浓烈火爆的方式喷泻而出,而是含蓄地把它寄寓在对一个小农家晚间生活场景这一“真自然”的白描之中,精心地勾画了一组富有中国乡土气息和田园风光的“真自然”的画面。

[1] [2]  下一页


Tag: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
》《《一个小农家的暮》教案》相关文章